川陕印象

伊凡达人

<h3>印象中的四川是李白诗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去四川真的行路难么?就在前几天,我和几个朋友开启了自驾游陕川模式,亲自体验了一把。</h3> <h3>我们到达的第一站—问道函谷关。函谷关地理上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历史上地处“两京古道”(长安、洛阳)之间,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h3> <h3>老子塑像。</h3> <h3>第二站—潼关怀古。陕西省地处黄河流域,是中华5000年文明发源地,历史遗迹数不胜数,难怪有人这么形容“陕西地上吹的风都是历史,脚下踩的土都是文化”。<br>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潼关设于东汉末,因为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h3> <h3>渭河在此自西汇入黄河,然后折向东由陕西流进河南境内。</h3> <h3>第三站—穿越秦岭。西安往南,过了汉中市就进入秦岭腹地。秦岭大体成东西走向,长约300—400千米,南北宽100—150千米,冬季能够阻挡寒潮南下,夏天又能阻挡潮湿的海风进入西北地区,导致这条线的南北地区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也就成为了中国南北方重要的分界线了。<br>穿越秦岭,我们惊诧于漫山遍野、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的绿。开始一段是茂密的灌木丛林,中间下起了小雨,宛如在原始森林中穿行,幽深、静谧,后一段看到的是笔直参天的松林,空山新雨后,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新自然,雨后的松林耸立在若隐若现的水汽中,如人间仙境一般,置身其中遐想万千,抛开烦恼,忘却年龄,释放天性,快哉!</h3> <h3>秦岭顶</h3> <h3>第四站—观剑门关之险。四川是全国三国文化最最浓厚的,留下的三国遗址据说300多处。剑门关因李白《蜀道难》“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得名。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伐魏,于剑阁外磊土设关。从此,剑门关成为南北通道的要隘。得剑门者得汉中,得剑门者得巴中。今日远观剑门关楼,一睹其险要霸气,仿佛历史的硝烟就在眼前,战马的嘶鸣声就在耳畔。</h3> <h3>剑门关鸟道,危险的地方不敢东张西望,更不敢拿手机拍照。</h3> <h3>游览剑门关,攀登绝壁长廊,体验鸟道之险,领略唐朝大诗人李白《蜀道难》所描写的:&quot;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quot;的神韵。剑门山山体独特,裸露在外的山体横截面上有数不清的鹅卵石、砾石,外观像由水泥沙凝固在一起,但还很坚固,是否是若干年前海底隆起形成的呢?</h3> <h3>第五站—漫步阆中古城。没到古城就被城外的嘉陵江的美景所吸引,正好是夕阳西下,洒落江面,水波荡漾,游人闲往,两岸绿树轻拂,掩映灰色古城,一派恬静幽雅。</h3> <h3>夜景更是别有风味。</h3> <h3>风味小吃都与三国文化如影随形,不可分割。</h3> <h3>第六站—— 一睹都江堰。都江堰,这个举世闻名、历史悠久的水利工程,我们终于可以一睹尊容了!两千多年前,秦国蜀守李冰与其子用古老的方法,完成了岷江在成都附近排洪、灌溉的无坝工程,成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美名。其以年代久、无坝引水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这项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水患。我们越了解都江堰的原理,越是被我们的祖先折服,叹为观止,古老的中华民族是有大智慧的,今天我们不仅要保护好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还要创造更伟大的辉煌!</h3> <h3>都江堰泄洪一角。</h3> <h3>据说图上左边的大坝是后人修筑的。</h3> <h3>都江堰南桥。</h3> <h3>都江堰鱼嘴一段。</h3> <h3>第七站—慢步成都街头。歌手赵雷的《成都》,唱的人心痒痒,早就渴望到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伴着扣人心弦的旋律,陶醉其中,那该是一种多么激动的体验啊!<br>“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br>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br>你会挽着我的衣袖<br>我会把手揣进裤兜<br>走到玉林路的尽头<br>坐在小酒馆的门口<br>分别总是在九月<br>回忆是思念的愁<br>深秋嫩绿的垂柳<br>亲吻着我额头<br>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br>我从未忘记你<br>成都 带不走的 只有你”。<br>  歌声悠扬,绵绵不断。 信游宽窄巷、锦里,看到的是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诸如掏耳朵、川剧变脸、蜀地锦绣、成都味道等,体会到历史文化的厚重一点都不亚于陕西。难怪有“少不入川,老不出川”、“女不入藏,男不进川”的说法,看来四川人生活消闲、富有情趣,令人心驰神往。</h3> <h3>成都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故纪念他的祠堂称作“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武侯祠、汉昭烈庙及惠陵组成,人们习惯将三者统称为武侯祠。<br>成都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惠陵之时,其中,武侯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形成了君臣合祀,祠堂与陵园合一的格局。</h3> <h3>宽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br>民国初年,才将原来的“胡同”改为“巷子” 。二十世纪80年代,宽窄巷子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3年,宽窄巷子街区正式出现在世人的词典中。宽窄巷子先后获2009年“中国特色商业步行街”、四川省历史文化名街、2011年成都新十景、四川十大最美街道等称号。</h3> <h3>成都街头有好多“少城记忆”或“老成都的味道”的店名。少城,又称满城,位于成都老城区西部,清朝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平定了准葛尔之乱后,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后来成都地区的八旗兵逐渐增多,于是清政府在成都城西部为八旗兵及其家属专门修建了“城中城”。满城,由于处在战国秦张仪修建的少城遗址上,故人称“少城”。</h3> <h3>汉故锦里。锦里即锦官城,成都的代名词。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街道全长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为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为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其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错落有致,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是体验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的魅力街区。</h3> <h3>杜甫草堂。杜甫草堂坐落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今天的草堂仍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年游客量达百万余人次。</h3> <h3>第八站—雨中登峨眉。</h3> <h3>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山与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h3> <h3>峨眉山的天气多变,下雨是常态,不过雨中登峨眉也是一种情调。</h3> <h3>这样的松林与陕西秦岭很相似。</h3> <h3>真如传说中的仙境?</h3> <h3>这样的浪漫很是让人羡慕憧憬。</h3> <h3>山顶树梢上的云海还正在升腾。</h3> <h3>登上峨眉山金顶,我们可以看到金、银、铜三殿和洁白的朝圣大道环拱着十方普贤圣像。朝拜大道,宽18米、长108米,10级,由10对大象相对拱卫,象征着指引众生朝拜礼佛的方向和途径。十方普贤菩萨金像于2006年6月18日落成,通高4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十方普贤像,金佛高48米代表的是阿弥陀佛的48个大愿。金殿为铜面鎏金屋顶,为目前我国最大金殿。整个建筑构思精巧,色彩协调,庄严神圣,佛光灵仙。它们是深厚的佛文化历史底蕴和现代人聪明睿智结晶的见证。<br>矗立于海拔3077米的峨眉山金顶,更为这座佛教名山增辉添彩。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佛在景中,景在佛中,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无尽禅机。</h3> <h3>总想留住时光留下美。</h3> <h3>峨眉山金顶</h3> <h3>刚下过小雨,山上四周云海四起。</h3> <h3>一路走来,收获颇多。我们欣赏着大自然馈赠的精美礼物,探讨着川陕大地的悠久历史,感受着中华古老文化的厚重气息,欣赏着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敬意、自豪。<br>  这次旅游,完全颠覆了我对陕西、四川的传统印象,现在的四川经济和交通都发达,一点儿都不闭塞,高速公路与全国的高速联网,四通八达,穿山越岭,使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整个行程安全系数满满,以后再谈到四川,我不会望而生畏了。<br>  我们行驶几千公里,虽有导航引领,但到景点免不了问路,凡是所遇之人,都热心帮忙、真诚指路,有的还给我们简单讲解,不由得让我们感叹:川陕山美水美人更美,历史文化好氛围!和朋友一道跨越祖国的山山水水,领略各处风土人情,品尝丰美的地方小吃,分享旅途的快乐感受,真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