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扰清寂

明月秋

<h3>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br></h3> <h3>  世间万物都在寂静中抽芽开花,也在寂静中枯荣凋谢。或许当我们从乡间小径迈步而过的时候,我们曾错过草叶上露珠滚动的轻柔;当我们从一棵树下走过的时候,我们曾经错过枝头黄鹂婉转的歌声。我们曾经错过太多美好,但仍庆幸,因为每一次的错过,都意味着我们守住了自然的清寂。 <br></h3> <h3> 勿扰清寂,当学川端康成:“凌晨四点,看到海棠花未眠”,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在凌晨端坐于窗前。也许他手执一卷诗书,也许他轻尝一杯清茗,也许他描摹一幅字画。窗外或雾气深重或烟雨迷蒙,窗台,属于他的海棠花悄然开放。这一刻,天与地,人与花在这个平淡的清晨,超然于繁扰纷乱。对于康成而言,纵使不能“抱明月而长终”,但因着那份“遗世独立的静寂”,自能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h3> <h3>  勿扰清寂,当学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郁闷不得志的诗人在雨夜欣然起身立于门侧,静静聆听满池枯荷与雨花相拥的美妙乐章。雨滴溅落在枯拜的荷叶上,旋转跳跃,在空气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敲击出“环佩相击”之音。诗人痴立一旁,仿佛天地之间再无其他,只余那满池清寂。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吟着“此情可待成追忆”的翩翩公子,而是在寂寂长夜中沾染岁月风霜的离人。残荷、细雨、离人,交织相融,将万物晕染成一幅缥缈淡雅的水墨画。 <br></h3> <h3>  勿扰清寂,当学林清玄。“心若香茗,静听花年”。流年动荡,独他一人手捧清茶,悠然行走在岁月之中,茶香氤氲的是他那颗淡然的心。因着这份沉静,当他俯身倾耳向花的时候,花开的清寂与他沉静的心跳渐趋一致,也就能听见花开的声音了。 <br></h3> <h3>  勿扰清寂,收获的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空明,得到的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拥有的是“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超然。当抛弃了浮生的喧嚣繁华,舍弃了人世的几番浮沉,丢弃了骨血中叫嚣沸腾的欲望,方能不扰清寂。正如林徽因所说:“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即使如流往事,涛声依旧,放弃执念便可寂静安然”。勿扰清寂,何尝不是在守住内心的清寂呢?</h3><h3><br></h3><h3> (2014年6月23日于安徽怀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