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俗话说的太阳戴枷现象,名曰“日晕”。今天上午,西安国联公司山西边坡绿化项目宁武昌元煤矿工地“日晕”当空现象,引起了许多朋友的关注,同时大家开始猜测,“日晕”是怎样产生的?“日晕”的出现代表了什么?甚至还有网友质疑——“日晕”是否昭示着灾难呢?</h3><h3> </h3> <h3> 日晕也叫圆虹 ,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当光线射入卷层云中的冰晶后,经过两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有卷层云时,天空中会飘浮着无数冰晶,在太阳周围同一圈上的冰晶,都能将同一种颜色的光折射到人的眼睛里形成内红外紫的晕环,(实际并没有)天空中有冰晶组成的卷层云时,往往在太阳周围出现一个或两个以上以太阳为中心、内红外紫的彩色光环,有时还会出现很多彩色或白色的光点和光弧,这些光环、光点和光弧统称为冰晕。</h3><h3> </h3> <h3>日晕是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现象,围绕太阳环日晕形,呈彩色日晕的出现,往往预示天气要有一定的变化。日晕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天象,有全晕圈和缺口晕。</h3><h3>当光环半径的对应视角在22-46之间的角度,人们可以肉眼观察到“日晕”现象。云层中冰晶含量越大,阳光产生折射后所呈现的“日晕”形状就越小,光环也就越显著,容易使人观察到;反之,则无法形成“日晕”。</h3> <h3>天人合一;古人对日晕的认识</h3><h3>美丽的日晕却被认为是一种不祥之兆,预示着灾祸。从阴阳学的角度看,日晕的出现和阴阳交和有关系,阴阳交和则意味着男女关系。因此,古人说“晕,攻也,纯阳攻阴气故也。阴阳不和,昏姻错乱,淫风流行,男女互相奔随,则此气盛。”</h3> <h3>天象示人~古先贤又说“晕不时见,女谒乱宫。晕者,阴阳交接之气,阳唱阴和之象。今失节不见,似君心在房内不修,外事废礼失义,夫人淫恣而不敢制,故曰:”女谒乱宫”。或曰:“虹不时见,女谒乱宫。虹者,阴阳交接之气,阳唱阴和之象,今失节不见者,似人君心在房内,不修外事,废礼失义,夫人淫恣,而不敢制,故女谒乱宫。”意思就是皇室内皇妃妇人色乱,妇不专一,混乱宫闱,进而干预朝政,架空皇权。</h3><h3><br></h3> <h3>日晕的基本知识</h3><h3>“日晕”多出现在春夏季节。当高空中出现鸟类羽毛般的卷云,并在卷云下6000米左右的空中出现含雨的卷层云时,由于气温低,云中的水滴变成六棱柱状的小冰晶。太阳光穿过云层后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会使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晕通常呈环状或弧状,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由太阳照射冰晶反射至人类眼睛称为“日晕”,而月球照射冰晶反射至人类眼睛则称为“月晕”。 大气中的冰晶通常是由卷状云带来,当太阳光射入冰晶时,则反射于人类眼睛,产生环状或弧状的卷圈,通常为内圈红光,而外圈为紫光。 这就是日晕。</h3><h3><br></h3> <h3>日晕预示着地震吗?</h3><h3>正所谓: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日晕的出现往往是预兆着雷雨天气的来临,因此民间也叫它风圈,只有大量的水晶体才能折射出这么多彩的花环来。</h3><h3>日晕是一种常见的大气光学现象,它的形成与高云有关。高云一般由微小的冰晶组成,这些冰晶相当于三棱镜,当太阳光通过高云中蕴含的冰晶时,经过两次折射、反射便形成了日晕。由于蕴含冰晶的高云一般是雷雨天气入侵的“先锋”,所以日晕的出现,往往预兆着天气在短时间内便会转坏。故民谚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之说,至于说能预示地震纯属无稽之谈,与这次四川长宁地震仅仅只是巧合而已。</h3> <h3>吃一颗定心丸:民间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谚语,意思是说若出现日晕,可能夜半三更将有雨。日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出现日晕天气有可能转阴或下雨。但如果说这种现象可以预兆灾难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同时,气象台提醒:今明两天宁武县的天气从气象上来预测应该是晴天,但是日晕出现,明天可能会转阴。</h3><h3> 图片提供:杨中慧</h3><h3> 文字编辑:三国志</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