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滕王阁,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象征着中国五千年积淀的文化、艺术和传统。滕王阁是南方唯一一座皇家建筑,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它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现在的滕王阁主阁落成于1989年10月8日,是1985年按照梁思成绘制的《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重建的,是南昌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共九层,濒邻赣江,面对西山,视野开阔,距唐代阁址仅百余米,主体建筑为宋式仿木结构,突出背城临江,瑰玮奇特的气势。2001年元月核准为首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br></h3><h3>基本信息</h3><h3>中文名:滕王阁</h3><h3>建筑用途:娱乐</h3><h3>地点:南昌市赣江边</h3><h3>动工日期:1985年</h3><h3>对外开放日期:1989年</h3><h3>类别:楼阁</h3><h3>所在地:江西南昌</h3><h3>开放时间:07:30-18:00</h3><h3>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h3><h3>票价:50元</h3><h3>景区等级:AAAA级</h3><h3>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h3><h3>荣誉:“江南三大名楼”之一</h3><h3>相关作品:滕王阁序、滕王阁诗等</h3><h3>馆藏精品:《时来风送滕王阁》</h3><h3>建造时期:公元653年</h3><h3>滕王阁在历史上有几处,其中最知名的是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h3><div>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今天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四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div><h3>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h3><h3>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呵成,写下这篇千古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王勃作序后,唐代王绪写《滕王阁赋》,王仲舒写《滕王阁记》,史书称之为“三王记滕阁”佳话。文学家韩愈也撰文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西江第一楼”之誉。1300多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28次,可谓惯看春花秋月,饱经雨雪风霜。</h3><h3>重修后的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步入阁中,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在第一层正厅有一幅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第二层正厅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璧,令人叹为观止。第五层是凭栏骋目的最佳处。进入厅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h3><h3>上元二年,王勃回家探亲路过洪州,恰逢洪州牧阎伯屿刚刚重修了滕王阁,在修缮一新的楼阁中举办宴会,王勃也参加了。据说,阎伯屿的女婿孟学士颇有才华,阎伯屿便想让他在众人面前露露脸。阎公先假模假样的依次邀请座中之人为今天的宴会写序文,大家当然知道阎公的意思,可能也是才华不够怕当场出丑,因此个个推辞。没想到邀请到王勃时,这个二十啷当岁的小伙子居然毫不客气地拿起毛笔就写。</h3><div><br></div><div>阎伯屿看王勃如此莽撞,心中十分恼怒,他借口更衣愤而离席。不过阎伯屿也想知道王勃到底能写成啥样,所以让下属把王勃所作内容逐句告诉自己。所以王勃这边写,阎伯屿便在那厢听。</div><div><br></div><div>一开始,王勃写了两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认为这是老生常谈,人人都这么说,不值一提。王勃又写两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说这也无非是些旧事罢了,并无新意。</div><div><br></div><h3>也许此时阎伯屿还当王勃是个莽撞的愣头青,并无什么真才实学。没想到王勃开始发力了,华丽的辞章如泉水一般在他笔下汩汩涌出。当阎公听到王勃写出“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时,他已经不说话了。再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传诵千古的文字跃上纸面时,阎公算是彻底服了,他知道今天这个人是真正的天才,必当青史留名。因此阎公不再恼恨王勃的行为,他走了出来,立在王勃身旁看着他写完全篇文字,可谓宾主尽欢。</h3> <h3>滕王阁是南方唯一一座皇家建筑</h3> <h3>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h3> <h3>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h3> <h3>鼎能装阁</h3> <h3>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h3> <h3>现在的滕王阁主阁落成于1989年10月8日,共九层,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h3> <h3>濒邻赣江,面对西山,视野开阔,距唐代阁址仅百余米。<br></h3> <h3>是1985年按照梁思成绘制的《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重建的</h3> <h3>主体建筑采用宋朝楼阁“三暗七 ”格式,突出背城临江,瑰玮奇特的气势。</h3> <h3>南昌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h3> <h3>主楼入口处为毛泽东书“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不锈钢楹联。</h3> <h3>滕王阁阁主一一李元婴</h3> <h3>上元二年,王勃回家探亲路过洪州,恰逢洪州牧阎伯屿刚刚重修了滕王阁</h3> <h3>在修缮一新的楼阁中举办宴会,王勃也参加了</h3> <h3>阎公依次邀请座中之人为今天的宴会写序文</h3> <h3>邀请到王勃时,这个二十啷当岁的小伙子居然毫不客气地拿起毛笔就写。</h3> <h3>华丽的辞章如泉水一般在他笔下汩汩涌出……“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h3> <h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锦绣文章,惊世骇俗,世间少有。</h3> <h3>江西历代文武状元榜</h3> <h3>23.90×2.55米的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h3> <h3>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h3> <h3>新滕王阁的色彩,绚烂而华丽。其梁枋彩画采用宋式彩画中的“碾玉装”为主调,辅以“五彩遍装”及“解绿结华装”。</h3> <h3>室内外斗拱用“ 解绿结华装”,突出大红基调,拱眼壁也按此色调绘制,底色用奶黄色。</h3><h3><br></h3> <h3>室内外所有梁枋各明间用“碾玉装”,各次间用“五彩遍装”,天花板每层图案各异,支条深绿色,大红井口线,十字口栀子花。</h3> <h3>椽子、望板均为大红色,柱子油朱红色,门窗为红木家具色。室外平坐栏杆油古铜色。</h3> <h3>精美的砖雕,人物神态丰富。</h3> <h3>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h3> <h3>滕王阁的穹顶一一九重天</h3> <h3>著名的王勃和他的《滕王阁序》</h3> <h3>远眺赣江</h3> <h3>江西的浦东</h3> <h3>秋水共长天一色</h3> <h3>在主楼下的一片范围内,建有一个小型苏州式园林“俯畅园”,内有盆景陈列馆等。</h3> <h3>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h3><h3>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h3> <h3>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br></h3><h3>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