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中的精神升华【悦,读动力】馆员图书推荐系列

书香悦读

成长励志篇 <h1><font color="#167efb">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3)</font></h1> <h3> “打起背包就出发”,十五岁的习近平是下乡知青中年龄最小的,来到梁家河也是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同时也是知青中插队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然而他扎根黄土地,从容坚韧地面对着、坚持着、进步着。</h3><h3> 陕北高原那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劳动生活,锻造着他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知青从城市到农村,从过去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到普遍艰苦的生存环境,从生活等依靠父母家人到生活、工作完全自理,对当年只有十五六岁的习近平来说,所经受的磨练从心理到体力都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总书记多年后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回忆到:“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在遇到困难时想到这些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h3> <h3>  七年的知青经历让他真正接了地气,了解了国情,贴近了人民,真切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冷暖和甘苦,培育了他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他到了陕北农村,同土地结合在一起,同农民摸爬滚打在一起,这使得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农民,了解农村,了解当时中国最底层,最真实的一面。看到了农村缺医少药、教育文化十分落后的现状,体验到了稼穑之苦和衣食之难,读懂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切身感受到了农民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的不易,也感受到了他们为生存、为过上好日子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留给他的记忆一定是刻骨铭心的,这种体验和感受自然要比条件好的地方插队知青要深刻得多、独大的多、也难忘的多。对当地群众贫困状况的了解,让他那时就知道老百姓最缺少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期待什么,也催生他、促使他尽力为乡亲们多办些实事。在陕北七年插队生活锻炼中,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脱胎换骨为群众眼里“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一心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领路人,为他的治国理政思想奠定了基础,让他深刻地理解了“人民”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年后,他说:“陕北七年,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h3> <h3>  延安的红色历史文化和陕北人民豁达、包容、厚道、质朴、奉献的集体人格,滋养了他崇高的政治理念,铸造了他不变的“初心”。延安丰富而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内涵,自然会给对北京知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的正能量,尤其对总书记这样革命家庭出身的子弟,会产生强烈的感染和滋养作用。他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对共产党有与生俱来的崇敬感和亲近感。上山下乡到陕北,在父辈们长期战斗过的黄土地上劳动生活,到宝塔山、延河边留恋沉思、瞻仰伟人和革命领袖当年办公和居住的土窑洞等革命旧址,聆听当年参加过革命的老红军、老赤卫队员、老八路讲述父辈们的青春往事……这样的点点滴滴和所见所闻使他对父辈们创业的艰辛有了实地的了解,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有了直观的理解,对从小接受共产主义人生观、世界观和革命理想教育增强了感性认识,对延安这片养育了中国革命的黄土地产生了特殊感情。这种精神上的滋养、心灵上的洗礼、思想上的升华,不仅奠定了他接受插队生活艰苦磨炼的思想基础,更坚定了他信仰和追随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多年后,他谈起往事充满感情的说:“延安人民曾经无私的帮助过我,保护过我,特别是以他们淳厚质朴的品质影响着我,熏陶着我的心灵。当年我人走了,但是我把心留在了这里!那时候就想,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不同岗位上,都不曾忘记人民,因为在梁家河的时候,他就把“人民”两字深深刻在心里了。</h3> <h3>  七年知青插队生活,习近平坚持读书学习,积淀了丰厚的知识文化素养。他下乡时带的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书籍,利用农活少的“冬闲”时间,阅读各种书籍和学习,始终坚持苦读深思,经常挑灯夜读到凌晨。这让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理论素养。不仅他自己爱读书,在梁家河,他还办夜校带动乡亲们读书识字,提高他们的文化,开阔他们的视界。这些年,总书记在不同场合讲话中旁证左引,信手占来,谈笑风生,妙语连珠,充满自信,越听越觉得有味道、有特点、有内容,越听越爱听、越想听。这种学识,这种修养,这种格局,是他多年磨一剑的结果,梁家河七年的学习积累自然是分不开的。陕北七年正是总书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人生第一站,是他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读懂人生,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在这里,他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收获了一部不著一字都可以受用终身的人生宝典。</h3> <h3>文章内容摘选石家庄市图书馆馆藏图书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