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何伟毅集书东坡词集句二百首》自序</h3><h3> </h3><h3> 集句,是中国传统诗词的一种创作方式,就是在前人诗词文中选取句子,集合成新的作品。这是一种艺术再创造,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比起原创诗词难度更大。如集句者在写作中自出机杼,若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天衣无缝,则为上乘之作。如此另辟蹊径,富寓别样意趣,可令人耳目一新,品味再三,从而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h3><h3> 集句滥觞于春秋时期,西晋傅咸的《七经诗》是现存最早的集句作品。集句在宋代最为盛行,王安石、苏轼、文天祥、辛弃疾、黄庭坚、晁补之等名家皆有不少集句作品。元明时期集句仍有发展,清代更为繁荣,近现代则少有人问津。</h3><h3> </h3><h3>集句选取对象的范围,可以是几个朝代,或一个朝代;可以是几家,或一家。集取朝代较常见的为集古、集唐、集宋。集取个人较常见的为集陶潜、集李白、集杜甫、集苏轼。</h3><h3> 集句有集句诗与集句词之分,先有集句诗,词至宋代方成熟,故宋代以后才有集句词。以数量而言,历代词比诗为少,因而集句词也相应为少。集句词在清代获蓬勃发展,至近现代则趋式微。据对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学社团南社的机关刊物《南社丛刻》的统计,22册鸿篇巨制共收录集句诗词683首,集句词仅35首,作者11人。</h3><h3> 笔者对“集”这一形式颇感兴趣,曾以榜书之祖《泰山金刚经》所存247个单字为限,撰成集联380副,集诗64首,选书部分,名为《何伟毅集书泰山金刚经二百联》,2005年由上海书画社出版。一晃十余载过去了,近年学习苏轼词作之余,以中国书店2007年版叶嘉莹主编《苏轼词新释辑评》为准,又撰成集句词200首,并以小楷书之,名为《何伟毅集书东坡词集句二百首》,愿与同道分享。</h3><h3> 本集具有三个特点:</h3><h3> 一、不取众多作者的作品来集句,仅取一个作者的词作来集句,且达200首,参考范围窄而创作数量多。</h3><h3> 二、当今诗家大多不懂书法且不学书法,而书家又大多不懂诗词且不学诗词,笔者二者并重,自集自书,力求完美结合。</h3><h3> 三、在同一首集句词中,对同一首东坡词,只取用一句,不取用二句或更多,并避免不规则重复字。这样自我加压,把集句的难度几乎推到了极限,但也更増加了集句的含金量。</h3><h3> 如此看来,说像戴着镣铐跳舞,似不为过。笔者大胆努力试技,不知尚可入诸多方家法眼乎?</h3><h3> </h3><h3> 2019年5月于海上味易居</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