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修炼的三种境界

缠丝拳会馆

<h3>武学修炼的三种境界</h3><h3>  练拳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无明”,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打。面对攻击的时候,凭本能反应来应对。这是大多数人的境界。</h3><h3>  第二个阶段是“有意”,具有明显的攻防技术。动作上,意识上具有很强的攻防感觉。大多数的外家拳都能够达到这个阶段。</h3><h3>  第三个阶段是“无意”,也就是常常说的“无招阶段”了。这个时候,手中有拳,心中无拳,一切都因应对手的变化而变化。出招非出,乃是相应而接招应招。一招出手,看似平平无奇,但是随手施为,却有莫大的威力。这是武术的最高境界——拳经所谓的“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也是所谓的“因敌变化显神奇”阶段了。</h3><h3>  这第三阶段的拳法,就是内家拳的要领和高明之处。可惜的是:绝大多数的人,却连第二阶段都没有达到。因为他们想跳级直接到第三阶段,结果永远在第一阶段里面转。很多缠丝拳老师教学生们要“无意”,要放掉攻防的意识,却不知道这种话只能对已经“有意”的,具有明显攻防意思的人来说。对于很多连门都没有入的人,哪里能谈“意无意”?他们仅仅是在“无明”阶段,“本能”阶段,必须先具有攻防意识后,才能进一步提高,谈“无意”的境界。&nbsp;</h3><h3>  通背缠拳在练的时候,身体要求是松柔浑圆螺旋缠绕舒展开阔,唐顺之先生曰:“百折连腰尽无骨”;可是在“用”的时候,身体要求却相反——像是一根绷紧的弹簧,身体似乎是被压着的犹如五张蓄劲的弓,但随时准备弹弹开。说的好听一点,身体就是特别像是正在捕食的豹子,或者说是捕鼠的灵猫。而对手,对于这样的攻击,往往是“不堪一击”的,他们几乎没有机会来还手。更要命的是:即使打人出手后,身子依然保持卷曲的样子,因为它随时有下一次的出击。</h3><h3>  通背缠拳的应用心法中,有一句话让人很不好懂,就是“打人如亲嘴,手到身要拥”!如果内家拳没有练到一定的程度,告诉你这句话也是没有用的——你根本就用不出来。实际上,通背缠拳打人的时候大多并不“舒展大方”的,可能并不好看。内家拳讲究手不空出,只在接到对方的劲路之后才出招。这样最佳的出拳机会,就往往与对方靠得很近;而一旦出手又不能空回,必缠而抱之,就像是两人要亲嘴一样。这样的距离上,练外家的人由于需要用腿脚胳膊摆动的力矩来获得惯性力量,因此很难贴身发力。可是真正练通背缠丝拳的人,修至“力由大地借,劲自腰腿喷”境界,则能力不出圈,熟练使用残、截、抖、弹、空、冷诸法,就是专门练习在身体的重心周围发力,因此发出来的力量奇大。这种专门在别人无法发力的近身距离内如火烧衣般暴发,以别人无法发力的身体姿势螺旋弹抖,发出超强力量的通背功夫,才基本达到了“一撒通身皆是手”之效。因此,一旦出手,对手就只有一条路——被打飞或者当场被击垮在地。</h3><h3>  所谓的“太极者,长拳也,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中间是没有断点的。因为缠丝拳的打法一旦出手就是连绵不绝的螺旋攻击,不断缠闭封杀对手的攻击机会,不让对方有机会还手——怎样做到呢?很简单,就是攻防合一。拳出手后,第一是“接手半边空”的要义,即卸去对方刚猛冲击顺而后击其中腑;第二是连消带控,不给对方着力点而缠绕锁闭控制之,柔术擒拿之妙。在这里写出了一些内家通背缠拳心得,以资同道参研。一管之见,贻笑大方。欢迎交流探讨,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