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前郭尔罗斯成吉思汗文化园的规划设计结合圣主成吉思汗造就丰功伟绩的历程,传承蒙古民族历史文化,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文化为一体。</h3><h3> 园内“三河七湖、山水相依”的生态环境,使文化园成为一个极具民族风情的塞外水乡。</h3> <h3>成吉思汗文化园一侧的“尚喜毛道”,护佑着平安与安宁</h3> <h3>成吉思汗文化园气势恢弘,通透疏朗,生态自然,风情浓郁,是一处蒙元历史文化和蒙古民族艺术集中展现的特色景区。文化园的建筑风格不同于南方的园林,在景致处理上没有太多的人工雕琢痕迹,在建筑手法上也没有过多的细腻与含蓄,它将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通过雕塑、碑刻等建筑形式淋漓尽致的还原展现,充满了草原民族粗旷豁达、豪迈奔放的原生态韵味。整个成园形似钥匙状,充分表达了郭尔罗斯人秉承圣主精神、开启幸福未来的美好愿景。</h3> <h3>成吉思汗文化园正门</h3> <h3>“成吉思汗石”高3.69米,重达239吨,正面有“V”字纹络,象征胜利、成功,所以又称“成功之石”,简称“成石”。</h3><h3>石正面隐现着“狼头”、“鹿首”、“跃马”、“雄鹰”、“玉兔”、“马头琴”以及松嫩两江、吉祥哈达等等元素,都是蒙古民族喜爱的图腾或图案。</h3> <h3>白玉石曲桥</h3> <h3>水上乐园</h3> <h3>祖源传说雕塑</h3> <h3>成吉思汗文化园碑石</h3> <h3>遥望圣山</h3> <h3>折箭教子雕塑</h3> <h3>园内饲养的鸭群</h3> <h3>桥上</h3> <h3>郭尔罗斯人群雕</h3> <h3>巴尔达雕像</h3> <h3>苏勒德</h3> <h3>陶格陶胡</h3> <h3>蒙古包</h3> <h3>马头琴</h3> <h3>勒勒车</h3> <h3>小桥流水</h3> <h3>成吉思汗文化园中的民俗建筑景观</h3> <h3>蒙古包</h3> <h3>地窨子</h3> <h3>撮罗子</h3> <h3>农家小院</h3> <h3>圣火台</h3> <h3>圣山前如意广场上的鸽群</h3> <h3>【成吉思汗圣像】</h3><h3>这座铜像既不是弯弓驭马、配刀挥鞭的征伐形像,也不是帝王面南襟坐的形像,而是屹立在圣山之上,遥望远方,他左手指向南方,右手把握鸿卷,彰显了一代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外交家的雄浑气魄。</h3> <h3> 座成吉思汗圣像是当前世界最高的圣主站立像,高22米,合66尺,重666吨,象征圣主执政22年,光辉生命的66岁。1206年,统一了蒙古高原的英雄铁木真,在斡难河畔的忽里台大会上,被举称汗,号成吉思汗。这尊巨像,正是他44岁成为世界帝王的至尊形象, 这座成园,正是蒙古帝国皇帝登基盛典的宏大场景。</h3> <h3>成吉思汗文化园一侧竖立的前郭县全民义务植树园碑石</h3> <h3>成吉思汗文化园管理中心办公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