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六月,骄阳似火,暑气留恋。但这风风火火却远不能掩盖季节的丰富内涵,今天海秀中心小学迎来了语文海口市秀英区五校联片教研活动,涌动的人流,以五颜六色的衣妆,汇成横亘天地间的七色彩虹,炎炎夏日也阻挡不了老师们渴望知识的心。</h1> <h1> 阳光强烈的早晨,依然挡不住老师们热爱学习的心,五校联片语文教研活动由海秀中心小学工会主席刘娟珠主持。<br> 活动流程如下:<br> 一、8:20~9:00听课<br> 二年级低段阅读课《大象的耳朵》<br> 授课教师:庞琳<br> 二、9:10~9:50听课<br> 中年级习作课《抓动作,写具体》<br> 授课教师:陈巧霞<br> 三、讲座 <br> 1.海秀中心小学<br> 发言教师:邓心怡<br> 题目:《中年级习作之动作描写专项训练初探》<br> 2.海南子校<br> 发言教师:吴多芬<br> 题目:《小学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实践探讨》<br> 3.永兴中心小学<br> 发言教师:梁桂和<br> 题目:《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之我所见》<br> 4.西秀中心小学<br> 发言教师:王南<br> 题目:《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预习能力的方法》<br> 四、海秀中心小学刘娟珠主席做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之语文课标解读课题研究介绍</h1><h1> 五、海南子校陈静云副校长做学期小结<br> </h1><h3></h3> <h1> 整齐的队伍,朝气蓬勃的面孔,祖国的花朵,海秀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多彩多姿的每周一诗活动诵读唱跳</h1><h3></h3> <h1> 紧凑的时间,渴望知识的心不停歇,活动的第一环节,由海秀中心小学庞琳老师带来的低段阅读课展示《大象的耳朵》。</h1><h3></h3> <h1> 《大象的耳朵》本文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体裁为童话故事。故事围绕着大象的耳朵,通过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等小动物的议论,告诉我们对别人的说法,要动脑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这个道理。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我会通过指导读音、多方法识字、指导读问句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h1><h3></h3> <h1> 课堂开始啦!庞琳老师绘声绘色的课堂教学,看!孩子们上课认真专注的神情,课程的开始庞琳老师利用课前游戏拉进师生距离,猜图游戏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h1><h3></h3> <h1> 生动有趣的语言,大方得体的教态,庞老师在初读课文基础上,出示要求,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同时,思考问题。三、再读课文,学习多音字扇、似,理解耷拉、竖着。四、读好疑问句和语气词“咦”。五、利用字源识字法讲解“扇”、“耷”字,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来理解字义并说一句话。六、识记生字“扇、兔”并指导书写。</h1><h3></h3> <h1> 回味在生动形象有趣的庞琳老师课堂教学之时,匆匆忙忙迎来了陈晓霞老师课堂对于中年级习作课教学《抓动作,写具体》,习作是孩子们成绩差距的翘板。陈老师巧用观看动画视频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h1><h3></h3> <h1> 陈老师这堂课的目标十分明确,即让学生掌握动作分解的方法。<br> 这一目标如何达成?<br> 陈老师选择的策略清楚明了,课堂上,以“劳动课上学生劳动”为例,以《猫和老鼠》中的淘气猫汤姆为训练点,设置三大板块:1、动作细分法。2、动词推敲法。3、修饰添加法。逐层递进,“导——练——评”结合,通过感受、比较、讨论、点拨、渗透等策略,让学生学会对主要动作进行分解,抓住连续性动作,并且注意推敲有关动词来反映不同语境。</h1><h3></h3><h3><br></h3> <h1> 习作一直被认为是老师们教学的短板,今天陈老师让孩子们动了活了,课堂氛围亮了,孩子们激烈的讨论,认真写作的状态,真是一到靓丽的风景线!</h1><h3></h3> <h1> 努力是一种魅力,是的,教学更是如此,教学永远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陈老师通过视频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使得孩子们在短短时间内完成了符合要求标准的佳作。</h1><h3></h3> <h1> 听完两节老师绘声绘色的课堂教学,老师们马不停蹄开始了第三环节,首先由海秀中心小学邓心怡老师的讲座《中年级习作之动作描写专项训练初探》。邓老师紧扣本堂习作课进行讲座。陈老师一开课就通过巧妙设计问题。如:1.陈老师能把一句话变成很长的一段话,你能相信吗?这个看似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其实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再用一张图片同学在干什么?3.找出一段句子中存在的动词并说出动词。4.由擦窗大动作细分几个小动作。通过以上问题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例文从范文中悟出抓动作写具体的描写方法。把动作化大为小就是把一大动作细化成连贯的小动作,要想把握住动作连贯化方法就必须仔细观察。<br> 如何指导学生落实培养观察以及细化动作的写法?<br> 陈老师通过观看视频并提出明确要求,对学生拿捏不准的动词,再通过观看视频或放慢视频及时引导学生准确说出动词。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按顺序把“汤姆吃鸡”过程写出来,在请学生把自己写的写作读出来达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做到了培养学生有顺序表达的效果。<br> 陈老师这堂课整个环节可分为四个步骤: 一、范文引路悟写法<br> 二、观看视频教学表达<br> 三、巧迁移,活运用<br> 四、评改导互学习<br> 一堂课,只有围绕目标,设计目标,根据目标设计要求,习作教学中只有长期巩固学生知识,长期锻炼进行专项训练,学生的作文才有真正的进步。<br><br></h1><h3></h3><h3><br></h3> <h1> 接下来由海南子弟学校吴多芬老师的讲座海南子校《小学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实践探讨》<br> 讲座的开始,吴老师阐述了自己在习作教学的感悟。吴多芬老师引用视频《海南的美食》吸引所有老师们注意力,所有焦点集中于这色香味全的美食中,吴老师用自己的实践告诉老师们,习作教学选取题材定要选择贴近生活,选择学生喜欢感兴趣的题材,以达到学习的效果。那么如何把习作教学生活化呢?<br> 吴老师总结了一下几点:<br> 一、解决学生无话可说,说相同的话引导学生体验观察生活。<br> 1.选择孩子们喜欢的话,找到喜欢表达的源头。<br> 2.生活是语言的发源地。<br> 二、解决学生如何说的困境也就是如何借助各种手法来进行丰富表达。<br> 1.多种修辞并用 <br> 2.教师教学利用多媒体进行、口语表达的师范 <br>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乐趣,给学生指明方向。<br> 3.引导孩子亲身的体验。学生应如何说得更生动呢? <br> 以《我的故事》为例,课前让孩子回家了解自己的出生情况,让孩子带来自己出生证深刻的相片,再通过父母回忆叙述,触景生情。<br> 4.搜集整理信息,锻炼学生。<br>如何进行信息有条有理的处理呢?《我的故事》课例,让学生学会倾听并学会处理信息。<br>那么在如何说得更好呢?还更要有一定的语言规律。<br> 引领学生说出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教师有多个角度示范,学生从各种方式角度去说,学生应要认识自己,引导学生写作时要像课内习作靠拢。使让学生说好自己想说的话。<br>四、借助多种方式进行即使评价,增强自我表达信息。<br> 1根据老师出示的标准,点评有据可循<br> 2.关注学生表达的起点<br> 通过课例整理出习作生活化的作法:教师通过录音激发思路,录像激励想象,通过图片激发思维,避免学生有话不懂表达;避免学生有情不懂怎么表达的情况。</h1><h3></h3><h3><br></h3> <h1> 紧接着由海口市永兴中心小学的代表梁桂和老师讲座《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之我所见 》,梁老师丰富的语言,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道路上,朗读不仅是老师们更是孩子们学好语文的法宝,梁老师主要和老师们分享了五点:<br> 一、教师做好范读,激发学生兴趣<br> 二、教师逐句齐读,培养学生语感<br> 三、创设教学情境,读出学生个性<br> 五、表扬和激励。<br> 在朗读教学中,学生的朗读十分重要,学生朗读结束之时应及时表扬,表扬要有一定的技巧,读的好,“棒极了”读的很好“你真行”不同的表扬使学生在表扬中得到成功的乐趣。<br> 无论哪种朗读技巧,都应该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时候要保证学生的时间,以致量变产生质变 ,把课堂交给学生。<br> 最后让我们点燃朗读之火!让朗读火起来!让童心火起来!</h1><h3></h3> <h1> 意味悠长的讲座,朗朗上口的语言,接着西秀中心小学王南老师带来的《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预习能力的方法》<br> 预习是学生与教师携手进步有效课堂教学,为教学提供有效通行证。<br> 王老师通过自己教学的感悟,悟出了自己的预习方法并提出了以下几点有价值的方法<br>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预习?<br> 一、激发学生预习兴趣。<br> 1.如何做到激发学生预习兴趣?<br>(1)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认识预习的好处<br>(2)检查预习时进行五分钟预习知识竞赛,预习经验交流。<br> 二、教给学生学习预习方法<br>(1)默读 默读的前提是要了解课文大概意思。<br>(2)查问 引导学生不懂的及时问。<br>(3)朗读 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多多进行朗读文本解读课文。<br>(4)摘抄 把学习的语句摘录下来。<br>(5)思考<br> 三、以评价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br> 及时评价,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之一; 在教学的路上,教师应巧用激励语,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预习也应如此,巧用鼓励表扬,教育的路上花朵更绚丽。</h1><h3></h3> <h1>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中午,老师们渴望知识的心依然那么炽热,活动的第四环节,由海秀中心小学刘娟珠主席做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之语文课标解读课题研究介绍。校本课程是学校老师们关注的焦点,海秀中心小学在刘娟珠老师的指导,专家的认可下,海秀中心小学的校本化课标解读与实施有了质的发展。<br> 优雅大方的刘娟珠老师将从背景、过程、成果三方面对校本课程进行解读。<br> 首先,在背景上,刘娟珠老师从现状进行分析:海秀中心小学是所农村学校,一直以来有一句话:数学清清楚楚一大片,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是的,一句话道出了多少语文老师的无奈,无奈的是教学目标指向不明,没有深入对文本解读,语文教材模棱两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br> 因此,老师们迫切希望寻找一条打开教学的钥匙,搭起一条连接教育学的桥梁,才能真正解决问题。<br> 接着,在过程上,刘娟珠老师用优秀课例阐述了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校本化解读与实施:<br> 在教学路上教是教学的指南针,所有的教学都应该以此为准则,这也是作为海秀中心小学将来几年研究课题。<br> 在明确目标,确立课题,那么如何有效去研究着手,达到什么目的?<br> 根据2011版本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制定解读目标,确定解读形式,解读流程的进行。<br> 老师们自己研读,专家引领指导,细心梳理,形成范式最后形成优秀课例。<br>最后,在全体海秀中心小学老师们共同努力下,展示校本化课程实施与解读所取得了优秀成果: </h1><h1> 1.课例范式<br> 2.一课两单<br> 3. 课题研究<br> 4. 优秀课例<br>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坚持是一种品格,努力是一种习惯,成长在与行动,只要我们不放弃,有揭竿而起的勇气和行动,请立即去充电和提升自己,未来就会像我们敲开无限的可能。<br> 统一的力量,统一的团队,成功是必然的,相信海秀中心小学教师的团队越走越棒!</h1><h3></h3> <h1> 活动的最后,由海口子校陈静云副校长做学期小结,陈静云副校长肯定了此次的活动的成果,的确,众人拾柴火焰高!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学的道路上,老师们认真的专研、备课、上课,不停的听课,磨课成就了今天的精彩的活动。</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