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丝路(甘肃篇)

啄木鸟——6503013

<h1><b><br></b></h1><h1><b>  谢谢莫理循先生,是他用一部黑白相机,在一百多年前沿着丝绸之路漫行,留下了这些弥足珍贵的黑白光影,让今天的我们透过历史迷濛的烟云,看到了一段远去的岁月和历史的背影。</b></h1><h1><b> 1910年,莫理循开始了为期半年的中国西部考察,从陕西西安出发,途经甘肃平凉、兰州、凉州、甘州、肃州,出嘉峪关进入新疆,经哈密、乌鲁木齐、石河子,一路西行到达伊犁,尔后向南翻越木扎尔特冰川,经阿克苏到达喀什噶尔,后向西过乌恰,最后到达俄国的奥什(今属吉尔吉斯斯坦)。</b></h1><h1><b> 斯时,甘肃久旱不雨,饥馑的阴影笼罩着陇坂。影像里,大地萧瑟,苦难的人们神情落寞,身后拖拽着绝望的长长阴翳。</b></h1><h1><b> 古老的丝绸之路,百年历史,百年沧桑,因为他,我们有幸还能俯身捡拾起遗落的斑驳的历史碎片,哀伤地回望,怅惘地解读。</b></h1><h1><h1><b> 这些影像,大部分都是甘肃境内的,有关西域的并不多。但无论如何,我都得感谢他在漫长的考察中,用他独俱的慧眼与视角,给我们留下了这些宝贵的影像资料。</b></h1><div><b><br></b></div></h1> <h1><br></h1><h1><b> 这是甘肃平凉崆峒山的白水寺,也是我的祖籍,我的父母就出生在那片古老的黄土高原。那里有黄泥小屋,有冬暖夏凉的窑洞,有深沟大壑的屋顶窑畔升起的袅袅炊烟。</b></h1><h1><b> 1910年的2月7日,应该还是隆冬,寒意逼人,薄霜还在寺庙瓦脊的背阴处闪着幽幽的寒光。寺门前寥无人迹,不知那些日子是否还回响着浑厚的晨钟暮鼓?佛前是否还萦绕着空灵的梵音佛唱?大清帝国已走向了穷途末路,寒风里飘荡的是一个王朝最后的挽歌。</b></h1><h3><b><br></b></h3> <h3><br></h3><h1><b> 这是一个八十岁的老太太。</b></h1><h1><b> </b><b>她衣衫褴褛,白发枯槁,三寸金莲,拄着拐杖,眼神空洞而迷茫,深深的皱纹里满是岁月的风尘和沧桑。</b></h1><h1><b> 那路边一排落尽枯叶的柳树,愈发衬托出老人暮年的凄凉。她也曾有青春的年华,清纯的梦想,美丽的容颜,而如今,只有弱不禁风的风烛残年 …… </b></h1><h3><br></h3> <h1><br></h1><h1><b> 这是衙署派遣的一个差役,鞍前马后地伺奉着莫理循,姓甚名谁,史料里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墨迹。</b></h1><h1><b> 大襟袄,大裆裤,绑腿,瓜皮帽,看不到辫子,但脑后一定拖着一条长长的辩子。一条或粗或细的辩子,是那时男人的标配。</b></h1><h1><b> 从差役的衣着,已看到了一个王朝的没落与困顿。没有看到苍茫的暮色与落日,但已看到了日薄西山与江河日下的国运。</b></h1><h3><b><br></b></h3><h3><br></h3> <h3><br></h3><h1><b> 一条空寂的官道。</b></h1><h1><b> 路的两旁,是一排排萧瑟的柳树,在笼盖四野的天穹下静默地守望着远方和春天。</b></h1><h1><b> 已好久没有金戈铁马的军阵驰过了,车辚辚,马啸啸,那是一个遥远的梦境。偶儿,会有一只夹着尾巴的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地跑过 。久旱不雨,饥馑拖着长长的影子在陇坂大地上徘徊着 ……</b></h1><h3><br></h3> <h3><br></h3><h1><b> 这是官道上的一座墩堡,有瞭望屯兵守关之功能。</b></h1><h1><b> 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是自汉代沿袭下来的防御祖制。</b></h1><h1><b> 农耕文明,在流转的二十四节气里丰盈广大,而马背上的游牧民族高擎着劫掠的旗帜,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每当烽燧上升起狼烟烽火,便是一次十万火急的预警 —— 又有敌人奔袭而来。</b></h1><h1><b> 堡里戍边的将士,就会枕戈待旦。</b></h1><h3><b><br></b></h3> <h3><br></h3><h1><b> 这是会宁县境的青城驿客栈。</b></h1><h1><b> 骑马或坐着木轱辘马车南来北往的商贾旅人,日暮的时候,会在这里停下匆匆的脚步,洗去风尘,来一海碗手擀哨子面,外加一个锅盔,补充能量,然后鼾然入睡 …… 梦里,路仍迢迢,山长水阔。</b></h1><h1><b> 当太阳再次从东方的天地交接处升起,他们又将风尘仆仆的踏上征程。</b></h1><h3><b><br></b></h3> <h3><br></h3><h1><b> 二月的会宁,仍然是寒风刺骨。</b></h1><h1><b> 这赤着脚的三个小乞丐,如何度过这漫长的冬天?人生的艰辛,生活的重轭,并没有让她们的眼神黯淡下去。没有玩具,没有父母的呵护,饥寒交迫中,能有一囗饭吃,就是她们最大的奢望。</b></h1><h1><b> 上天有好生之德。不知相依为命的她们是否能看到春天的桃红柳绿?田野里的青青麦苗?</b></h1><h3><b><br></b></h3><h3><b><br></b></h3> <h3><br></h3><h1><b> 农耕社会,先生的装扮,与村野耕夫自然有很大的差异。</b></h1><h1><b> 一副圆型的水晶眼镜,一根儒雅的木质手杖,一杆玉嘴的旱烟枪,一身有别于常人的衣着,便显现出读书人的身份与地位。</b></h1><h1><b> 读书人,即使是在清贫里,落魄中,也要活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精彩与不凡。</b></h1><h3><br></h3> <h3><br></h3><h1><b> 兰州黄河岸边的水车。</b></h1><h1><b> 当凛冽的朔风远遁,一川的坚冰在和熙的春风里化作大大小小的冰排,拥挤着,碰撞着,顺流而下,荒废了一冬的水车,便又吱吱呀呀的吟唱了起来。那时的黄河两岸,农田的浇灌都要依赖水车来完成。</b></h1><h1><b> 一百多年后,在车喧人嚣的黄河风情线上,仍能看到水车的身影,但那已是一种点缀,早已失却了曾经的实用功能。</b></h1><h3><b><br></b></h3> <h3><br></h3><h1><b> 这是兰州早期的一座纺织厂,应该是作坊式的,规模很小。</b></h1><h1><b> 但那也是工业文明的一缕署光,一抹希望,至少在那个年代有着一定的科技含量,有着进步的重要意义 ——</b></h1><h1><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h1><h3><b><br></b></h3> <h3><br></h3><h1><b> 这是为纪念左宗棠而建的一座祠。山门,青砖,黛瓦,石狮子 …… 在那个年代,应该是高大巍峨肃穆的一座祠庙。</b></h1><h1><b> 左宗棠,陕甘总督,苦心经略西北多年,是力主收复新疆的有功之臣,是大清拓疆守边功不可没的名臣,是 “ 无湘不成军 ” 的领军名将。杨昌浚曾以饱满的激情写诗赞颂道 ——</b></h1><h1><b> 大将筹边尚未还,</b></h1><h1><b> 湖湘子弟满天山。</b></h1><h1><b> 新栽杨柳三千里,</b></h1><h1><b> 引得春风度玉关。</b></h1><h3><b><br></b></h3><h3><br></h3> <h3><br></h3><h1><b>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着装和精神风貌。</b></h1><h1><b> 这是一百多年前在兰州拍摄的一张照片。长袍马褂,是清代服饰的显著特色。相对于穷乡僻壤的村民耕夫,这些城里的人衣着已优渥的多了。</b></h1><h3><b><br></b></h3> <h3><br></h3><h1><b> 没有这张泛黄的照片佐证,谁会相信兰州曾也有一座带有廊桥的清真寺呢?廊桥是实用的,也是诗意的,是山青水秀的南方独有的。没有想到,在这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三原汇聚的地方,也有它的身影。</b></h1><h1><b> 伊斯兰教,是一个泊来的宗教,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兼收并蓄,并深深的烙上中华元素的符号,方彰显中国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包容与多元。</b></h1><h1><b> 这座有廊桥的清真寺,也像其它的古建一样,早已消失在了岁月的深处,不知所终。</b></h1><h3><br></h3> <h3><br></h3><h1><b> 这是兰州城的西城门,高大,壮观,气势雄伟,但也与城墙一起湮灭在了历史的烟尘之中了。</b></h1><h1><b> 今天,在车流不息的兰州,只能听到一些有关城门的地域名字。譬如:南关什字,西关什字,双城门,解放门,等。</b></h1><h1><b> 那些城门巳随风而逝。城门上曾有高大的城楼,雕梁画栋,飞檐斗拱,还有笔力遒劲的牌匾。</b></h1><h3><b><br></b></h3> <h3><br></h3><h1><b> 在榆中,不知还能不能找到清水驿这个地方了?也不知还能不能找到那时已荒废了的关门的残垣短壁? </b></h1><h1><b> 在历史的进程中,因形势的不断变化,废弃和重建,一直在交替地进行着。</b></h1><h3><b><br></b></h3> <h3><br></h3><h1><b> 1910年3月8日。这一天,吹过大地的风,已有一缕春天的暖意了。</b></h1><h1><b> 天苍苍,野茫茫。一群散漫的绵羊,一只牧羊犬,两个放羊的孩子,成了枯黄沉寂的大地上唯一还有生命律动的生灵,构成了这幅摄影的基调。</b></h1><h3><br></h3> <h3><br></h3><h1><b> 永昌城,像千疮百孔的大地上一枚补丁,补缀在千里河西走廊的东部。连绵的祁连山,是它南边的一道屏障。</b></h1><h1><b> 这一天,轰动小县城的新闻是这个在街头脚戴脚镣示众的犯人 ……</b></h1><h1><b> 偏居一隅的小县城,也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 有善有恶,有悲有喜。</b></h1><h3><b><br></b></h3> <h3><br></h3><h1><b> 山丹的大佛寺,闻名遐迩,是西北丝绸古道上的一座名刹,因有一尊高十三丈的坐佛,号称天下第一大佛,而得名。也算是实至名归。</b></h1><h1><b> 大佛寺,几度毁于战火,又几次重建。香火明明灭灭,一心求佛向善的信众络绎不绝。</b></h1><h3><b><br></b></h3> <h3><br></h3><h1><b> 这是一段明长城,用黄土夯筑而成,已颓圮凋敝,饱经沧桑。</b></h1><h1><b> 凡说起长城,都会让人想起孟姜女哭长城的凄婉故事。孟姜女哭的是秦长城。</b></h1><h1><b> 凡是有长城的地方,就是边地边关,曾经战事频仍。</b></h1><h1><b> 一段长城,两匹白马,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起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来:</b></h1><h1><b> 古道西风瘦马。</b></h1><h1><b> 夕阳西下,</b></h1><h1><b> 断肠人在天涯。</b></h1><h3><b><br></b></h3> <h3><br></h3><h1> <b style="font-size: 20px;">在历史上,山西人富甲一方。晋商,更是名闻天下。这是在张掖经营的一位山西票商,即开钱庄的大掌框。</b></h1><h3><b style="font-size: 20px;"></b></h3><h1><b> 他衣着光鲜,神情笃定,庄重慈和。相由心生,一望便知是在商海里左右逢源的成功人士。</b></h1><h1><b><br></b></h1> <h3><br></h3><h1><b> 张掖,古时称甘州。</b></h1><h1><b> 这是张掖的一座佛塔,也称舍利塔,非常经典的古建筑。在塔下的地宫里,往往放置着银棺套金棺的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子。</b></h1><h1><b> 佛塔,也是古道上山一程水一程赶路的商贾旅人的地标。在那里,他们可以把无所归依的惶惑的一颗心,轻轻的放下。</b></h1><h3><br></h3> <h3><br></h3><h1><b> 这是西行路上的一个护兵。这付行头,怎能震慑威逼打家劫舍的盗匪?或许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b></h1><h1><b> 护兵,应该是双目如隼,不怒自威。看看他肩头的木棒,若不是身着胸前缀有“兵”字的棉袄,还以为是差役挑夫呢。</b></h1><h3><b><br></b></h3><h3><b><br></b></h3> <h3><br></h3><h1><b> 苍茫的古道上,一行负重的驼队缓缓而行。</b></h1><h1><b> 那颈下的驼铃,一定已摇落了大漠的苍凉与沉寂。</b></h1><h1><b> 想必汉唐的丝绸古道上,叠压着驼队层层的掌印;风中,飘荡着旅人忧伤的离歌。</b></h1><h3><b><br></b></h3> <h3><br></h3><h1><b> 祖祖辈辈生息在这大漠的深处,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却是孤独的,对外面的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与疑惧。每当官道上有旅人缓缓的走过,便沉默地张望着,望着他们走近,又渐渐走远,直到消失在视野的尽头。</b></h1><h1><b> 张望,是他们打发时光的最好方式。雁来雁去,他们不知道那些身份各异的旅人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b></h1><h1><b> 天荒地老,春荣秋枯,一代代人,就这样一天天老去 ……</b></h1><h3><b><br></b></h3><h3><b><br></b></h3> <h1><br></h1><h1><b> 蒙古喇嘛与蒙古妇人。</b></h1><h1><b> 光板的羊皮袍子,已告诉世人他们来自草原,来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b></h1><h1><b> 面对生老病死,每一个孤独的灵魂,都需要精神的抚慰与庇护。喇嘛口吐莲花的六字真言,是他们抚平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b></h1><h1><b> 哪里有蒙古人的蒙古包和畜群,哪里就有身披僧衣的喇嘛的身影。</b></h1><h3><b><br></b></h3> <h3><br></h3><h1><b> 这里,是房屋外的一处拐角。阳光很温暖,徐徐吹来的风,也避开了这里。</b></h1><h1><b> 外面的世界很精釆,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她带着幼小的孩子,与世无争,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安身立命的家,看着一个个陌生人走过,就像看着一朵朵云飘过空旷的天空。</b></h1><h1><b> 每一个行旅,与她的一日三餐无关,她只是漠然地看着他们无声无息地走过 ……</b></h1><h3><b><br></b></h3><h3><b><br></b></h3><h3><br></h3> <h3><br></h3><h1><b> 现在,大概巳没有人知晓布隆吉驿站在什么地方了。可曾经有一个穷困潦倒的佣人,在那里真实地生活过,劈柴,打水,喂马。</b></h1><h1><b> 1910年的3月27日,春天的气息已经很浓了,他还穿着厚重破旧的棉裤,因为太热,只好光了膀子。</b></h1><h1><b> 他在赤贫与落魄中苦苦地挣扎着 ……</b></h1><h3><b><br></b></h3> <h1><b><br></b></h1><h1><b> 嘉峪关,始建于1372年的明代,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关城,是丝绸古道上的交通要塞,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也有连陲锁钥之谓。是中国长城的三大奇观之一 —— 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b></h1><h1><b> 嘉峪关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雄峙大漠,孤悬塞外。</b></h1><h1><b> 常常乘火车往返于新疆与兰州之间,我曾透过车窗无数次的眺望过它苍凉的雄姿。虽然此关非彼关,每次路过,我还是会在心里反复吟哦王之涣的《凉州词》:</b></h1><h1><b> 黄河远上白云间,</b></h1><h1><b> 一片孤城万仞山。</b></h1><h1><b> 羌笛何须怨杨柳,</b></h1><h1><b> 春风不度玉门关。</b></h1><h3><b><br></b></h3><h3><b><br></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