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父亲节前又一次去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外孙去上大都会举办的儿童欣赏艺术课,我再次去看了欧洲馆的油画。照样用手机拍了一些大师作品,感觉比以前用相机拍的色彩和清晰度都好,尤其像梵高的作品,厚重的笔触都清楚可辨。还是借用《美篇》的平台编辑一下,让更多朋友欣赏。</h3> <h3>这里拍下的十一幅梵高作品算是陈列数量较多的,基本是梵高最后三年的作品。梵高是美术史上的一个传奇,他只活了三十七岁,生前不知是否想到自己会在美术史具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我留心看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十一幅作品中有十幅都没有签名,只有最后那幅向日葵在左下角签了名,并注明是1887年作品。</h3> <h3>下面十三幅作品是莫奈的,具有他各种题材画风的代表性。</h3> <h3>这一幅莫奈花园的睡莲图,我前两年临摹过挂在了女儿家里。</h3> <h3>下面这几幅是雷若阿的作品。女孩儿、钢琴、静物都是温暖的色调,充满温馨家庭气氛。</h3> <h3>这是克里姆特的一幅作品,人物色彩清新,不像他使用金铂色的人物画有名。</h3> <h3>这幅毕沙罗的蒙马特大街,我看过多次,也是我退休后第一幅临摹画。</h3> <h3>这次去大都会博物馆又看到一个服装艺术相关的特展。外孙还偶遇了一位超写实铅粉美女画家,画家高兴的借他铅笔画画,同他交流使孩子受宠若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