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山西~观瞻“应县木塔”(2019.5.10)

英旋

<h3><b>手机拍摄:英旋</b></h3><h3><b>手机型号:华为Mate 10 Pro</b></h3><h3><b>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杜福编著《应县木塔揭秘》;钟葵、李华东《中国古代建筑展如何抗震?木结构建筑“以柔克刚”》;柴泽俊《山西: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等。</b></h3> <h3><b>  “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内西北角,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式高层建筑,中国独一,世界无双。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b></h3><h3><b> </b></h3> <h3><b>  佛宫寺,据明万历《应州志》记载,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初名宝宫禅寺,金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增修,元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改宝宫为佛宫,始称今名。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释迦塔、大雄宝殿。寺前建有钟鼓二楼,大雄宝殿两侧为观音殿、地藏殿。佛宫寺除释迦塔为辽代建筑外,其他皆为明清以后建筑。</b></h3> <h3><b>  佛宫寺木牌坊,正面额书“浮图宝刹”,背面额书“千仞玲珑”。三楼四柱悬山顶,始建于清代。1964年为配合县城排水改造,将其整体升高0.7米。1998年10月,在大寺门街改造工程中,再次将牌坊西移4.7米,北靠5.2米,升高0.76米。两次移动,木牌坊保持完好。</b></h3> <h3><b>  佛宫寺山门。山门“佛宫寺”匾额长3米,宽1.05米,蓝底金字。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b></h3> <h3><b>  佛宫寺钟楼</b></h3> <h3><b>  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即北宋至和三年。由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田和尚奉敕募建,至金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增修益完。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总重量约为7400吨(其中耗材红松木料3000多立方米,2600多吨)。</b></h3> <h3><b>  整座木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平面亦呈八角形,塔身共九层,五明四暗。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外观为五层六檐。塔刹由基座、仰莲、相轮、圆光、仰月、宝盖、宝珠组成,制作精巧,与塔身十分协调。</b></h3> <h3><b>  木塔除了石头基础外,全部用松木和榆木建造,构架中所有的关节点都是榫卯结合,具有一定的柔性。木塔外表为五层六檐,实为九层,明五暗四。分层立柱,逐层叠加。明层通过柱、斗拱、梁枋的连接形成一个柔性层;各暗层则在内柱之间和内外角柱之间加设了多种斜撑梁增加了塔的结构刚度。</b></h3> <h3><b>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经写到:“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并告诉林徽因:“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不然我真不知你要几体投地的倾倒!”</b></h3> <h3><b>  木塔上悬挂众多牌匾,共计52面牌匾(含3面记事匾)和6副楹联。这些匾联不仅具有文学艺术方面的重要价值,而且也是木塔修缮史和记载重要活动的珍贵史料。</b></h3><h3><b> “释迦塔”匾,是木塔上最大的匾,不包括匾舌、匾带长2.65米,宽1.7米,悬挂于塔身中部南面第三层外檐。匾正中竖刻“释迦塔”三个双钩大字,颜体正楷,浑厚清劲,间架严整。大字两侧插进诸多小字,字体不一。现存226字(不含模糊难辨的19字),记载了从金至明227年间塔及匾额修缮记事。</b></h3><h3><b> 匾额为木塔建成后137年,即金明昌四至六年(公元1193~1195年)进行第一次大修期间,由时任西京路盐使判官王瓛于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题写。</b></h3> <h3><b>  木塔一层,南门上方“万古观瞻”匾,长3.3米,宽1米,为清代章弘题写。</b></h3> <h3><b>  木塔二层, “天宫高耸”匾,长3.88米,宽1.2米,为清代李恕所题。下面“正直”匾,长2米,宽1米,为清代李佳士题写。</b></h3> <h3><b>  木塔第四层,外檐南“天下奇观”匾,长3.29米,宽1.28米,为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明武宗朱厚照题写。第五层“峻极神工”匾,为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明成祖朱棣题写。</b></h3> <h3><b>  塔内各明层均塑佛像,共计24尊。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内槽墙壁上画有如来佛像,门洞两侧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b></h3> <h3><b>  全塔共用54种不同形制的斗拱,种类之多,国内罕见,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木塔建成近千年以来,经历过多次大地震的考验。据史书记载,木塔建成200多年时,当地曾发生6.5级大地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只有木塔岿然不动。1926年,冯玉祥与阎锡山在山西展开冯阎大战,木塔曾被200多发炮弹击中,除打断了两根柱子外,别无损伤。1948年解放应县时,国民党守军以木塔为制高点,设立了机枪阵地,木塔被12发炮弹击中,木塔依然屹立。</b></h3> <h3><b>  斗拱是由比较小的木块和木枋组成,斗是拱与拱和整个斗拱与柱头的铺垫构件;拱是里外悬挑左右拉接的构件。另外还有斜插的昂,是一个具有杠杆性质的构件。斗拱有时也被称作“铺作”。木塔中的斗拱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功能有别、组合完美,是中国古建斗拱使用的典范。</b></h3> <h3><b>  1960年4月15日,应县政府所立《释迦塔文物保护标志》碑。</b></h3> <h3><b>  释迦塔前的铁经幢。</b></h3> <h3><b>  释迦塔前,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的铁狮子。</b></h3> <h3><b>  释迦塔前明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的铁香炉。</b></h3> <h3><b>  释迦塔西侧广场上,立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碑。</b></h3> <h3><b>  佛宫寺,位于寺院南北中轴线上释迦塔之北,为“前塔后殿”布局。寺院建在高台之上,门楼额书“第一景”,两侧墙书蓝底金字“佛”。门楼背面,正对木塔北侧,额书“小西天”,两侧墙上分别书“法相”、“庄严”。</b></h3> <h3><b>  木塔北侧</b></h3> <h3><b>  佛宫寺香炉</b></h3> <h3><b>  佛宫寺的殿宇主要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和“地藏殿”。据有关专家考证,早期这里的大殿非常宏伟。现存建筑基本为清代修建。</b></h3> <h3><b>  释迦塔前的广场,十分宽阔,为人们观瞻木塔提供了极佳的条件,无遮无拦,一览无余。同时也使木塔更显威严,傲然屹立,雄俊无比。</b></h3> <h3><b>  木塔西侧</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