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父亲的安居梦一一仅以此篇祝天堂里的父亲母亲节日快乐!

今开

<h3>一个老父亲的安居梦</h3> <h3>小时候家里住的是个筒子房,中间是走廊,两边住人,阳面住四户,阴面四个房间一分为二住八户。我家住阳面东头的大屋,说大屋也只有13平方米。由于是独身宿舍,因此没有厨房,没有煤气,要生炉子做饭取暖。十几户人家挤在走廊里做饭,谁家做点好吃的,满走廊香气,共同分享;谁家的炉灶犯风,满走廊浓烟,共同受罪。现在看来根本不能住人,那时还觉得不错,当时的中国家家如此,贫富差距不大,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h3> <h3>随着家家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房子越来越紧张了,结婚的房子一直是父亲一块心病,两个儿子都长大了,结婚上哪去住呢?当时正值“文革”,靠分房是指不上了。他开始琢磨自力更生给儿子盖房子。先是在房子的南面盖了一间,大约有十多平方米。放了一张床,装了电灯。下夜班我就住在那里,可以不影响家人睡觉。因为有一棵梧桐树挡害,不得不把树干包在房子里。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有这样一段情节,张大民没房子住,盖小房把树包上了,还给孩子起名叫张小树。看了这段仿佛就是取材咱家。在那困难的年代,中国最基层的老百姓,就是这样生活的,电视剧与现实生活如此相似是不足为奇得。后来又在房山头盖了一个小房,开了个门把新旧两间房连通,就像现在的套间。老房子把炕拆了,打了水泥地面,放上张木床,弟弟又打了箱子、箱座。这样一改,焕然一新。</h3> <h3>这两间房子我和弟弟结婚并没有用上,时代发展了,老房子动迁了,我们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尽管这样,回想这段往事仍让我们内心激动,深深的感激着纯朴的父爱。</h3> <h3>历史的原因,简子房没有留下一点影像资料,笔者凭记忆画了这几张示意图,权做插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