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画集萃》第十五期2019.6.10~7.9

(河北 刘长青)

本期亮点 <h1><b> 本期导读</b></h1><h3><b><br></b></h3><h3>1、“精品赏析”栏目,钢笔画家、理论家程庆拾(古生)老师为您介绍著名画家仲萃雄老先生的钢笔画精品,小品大气见性情!</h3><h3>2、“佳作欣赏”,由钢笔画家吴志勇(雅士)老师跟您一起欣赏品读夏维明、许太平、兴云等著名钢笔画家的钢画佳作;</h3><h3>3、“来稿选登”和“速写掇英”,仍然是推荐以往期多见的钢笔画家的作品欣赏为主;</h3><h3>4、“它山之石”,吴天涯、吴悦光、印国强等老师的精彩作品有看头,不要错过;</h3><h3>5、“争鸣天地”,a 钢笔画家陈贤富老师畅谈中学增设钢笔画课程的教学体会;b 钢笔画家蔡靓老师随想,侃侃而谈如何掌握好钢笔画这门线性艺术,实现技法和创作能力的突破;</h3><h3>6、“新人新作”,著名钢笔画家任保海老师撰文,介绍他的高足董梦林老师钢笔画作品获国际奖项的成长经历;</h3><h3>7、雅士老师即兴赋词一首《摸鱼儿》。</h3><h3>接下来一起见证精彩!</h3> 精品赏析 <h1>仲萃雄</h1><h3><br></h3><h3><br></h3><h1><b>  小品大气见性情</b></h1><h3><b><br></b></h3><h3> 程庆拾(古生)</h3><h3><br></h3><h3> 天府之国,锦官之城,地灵人杰,俊彦辈出。75岁高龄的著名建筑设计师、水彩水粉画兼钢笔画家仲萃雄兄,神交数年,尚吝一面。他的水彩、水粉画陆续见过一些,功夫扎实,手法老到,而钢笔画更是个性特出,优雅出众,令知道他的画友们甚为喜欢和钦佩,当然也包括我了。</h3><h3> 他的主业是建筑设计,玩纯粹的水彩水粉、钢笔画属于业余状态。然而,仲老半个多世纪的功夫,不知不觉将自己玩成不折不扣的专业画家水平。无论在建筑设计主业与业余爱好上,他都深受诸多名家、大师的亲炙,受益颇多,加之聪慧而勤奋,多才多艺,故而取得了骄人业绩。</h3><h3> 纵观和细赏仲萃雄老发来的几十幅钢笔画作品,如赴盛宴,大快朵颐。</h3><h3> 窃以为他的钢笔画艺术有如下几点值得肯定与赞美:</h3><h3> 一,小品见大格局和大气象。</h3><h3> 仲老钢笔画多绘于八开甚至更小的纸面上,篇幅虽不大,却气格、气场甚大,可谓精彩纷呈,功夫纯正老辣。</h3><h3> 二,家乡风物,情趣盎然。</h3><h3> 仲老原籍上海,大学毕业分配到巴山蜀水工作,故钢笔画题材大多描绘四川山川风物与人文建筑,诸如古镇旧宅,老树巍然,小桥流水,塔影离离,柳枝依依。他处理各色树木与各种水面,极为精准而有情致。而且,作品时间跨度甚大,确为一生心血凝成。</h3><h3> 三,个人技法风格特别突出而养眼。</h3><h3> 这一点尤为值得称许。其实,用钢笔绘制这样的景致,可谓多矣,但难就难在画出自家面目。而仲老作品个性极为强烈,不用看姓名,一望即知出自他之巧手。虽在全国钢笔画圈名声不是太显,但在四川钢友中,其影响的确不小。事实上,仲老不是爱显摆得瑟者,做人颇为低调,但作品一摆出来,丝毫不亚于一些著名钢笔画家。他用线上的强烈个性,和不断探索新技法与新感觉的精神,的确令人叹为观止,更让我们这些后学感佩不已。</h3><h3> 四,图式唯美多姿,且甚重意境表达。</h3><h3> 仲老之作,极重意境的描绘与再现,无论疏疏几笔,还是密密排线,无不韵致高雅,意味深咏,颇耐品读。虽不显山不露水,然在作品的背后,既是显学养之丰裕,又蕴性情秉赋之朴厚,更兼甚为突出的灵感与天趣,故能达此化境。</h3><h3> 其构图之谨严优雅,空间关系的自如表达,点线面灵动且娴熟的各种个性化的用线处理技巧,以及善于留白与恰到好处的疏密对比变化,和作品意境的诗化再现,无不把仲老业余状态下的钢笔画创作推向专业水准。</h3><h3> 不久前还在《钢笔画集萃》上点评过他的一幅作品《漓江疏柳》,我这样写道:初见此作,眼前真的灿然一亮! 不由冒出古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之句,情与景似相仿佛。但没有月,唯见碧螺之峰,远远近近排列着。水平面压得极低,枯柳在上,将天空静静分割着。冷寂,空灵,甚至有几分凄清。画家需要的,正是这等感觉啊。如此冬日,如此柳骨,如此碧峰,如此帆影,如此泠泠之江水……活脱脱一派古诗词的意境呢! 用不多的钢笔线条为之,以少胜多,既灵动又工致,真真绝活! 萃雄老师乃我的乡党与长辈,主业建筑设计,水彩、水粉都是老手,书法也甚见风骨,近年大玩钢笔画,功夫如此深厚扎实,此作可谓厚积薄发,见情见性,在下殊感佩服!</h3><h3> 作为本期"精品赏析"的这幅钢笔画风光小品,我暂且命名《无限湖山共一图》吧,仲萃雄老师创作于去年底,尺过不过八开左右,描绘一常见的南方山野景致,但见树木葱茏的山林,静影沉碧的一带湖面,以及作为近景的湖岸草坡。近中远、黑白灰,调式很丰富,呈质朴之生机一派,意境优美,令人动情。</h3><h3> 如此寻常的画面,却颇能吸引观者眼球,赏之极见功底与情趣。功底者,钢笔画技法的纯熟运用;情趣者,则指此作不是进行景物的刻板描绘,更非地形形貌之图。但见用笔潇洒而灵动,刷刷点点,尽情自由发挥,在随意点抹之间,所留笔迹,集束皆成"文章"。</h3><h3> 此作多用平线为之,但有长有短,或疾或徐,在率性而自如的排列中,妙出天成,亲切灵动。山林中远远近近,大大小小的树,何其生动传神。湖近前的草坡,几近留白,仅仅在其中随便划拉了几下,但顿觉不空,仿佛满坡尽是森森草丛,且与湖面、与山林的深黑调子形成自然而和谐的对比。</h3><h3> 这样的以少胜多,非高手而难为也。</h3><h3> 整个画面既是静谧的,又充满真气与活力。</h3><h3> 我想,这样一幅写生小品,不过一两小时的功夫吧,但它却凝积了仲老师一生钢笔画的情缘和功底,并远超技法的层面,更可读出他对艺术、对人生的思考,与丰富文化的积淀。</h3><h3> 这样的所谓"小品",其中蕴含的东西,其实太多太厚。看似不经意,实则大手笔。</h3><h3> 这幅作品再次令我深信,画之大,与尺寸无关,实大在画家的格局与襟怀、眼界,以及无与伦比的娴熟技法。</h3><h3> 仲老个人作品集即将隆重推出,这对他总结自己大半生的艺术探索及成果,对国内钢笔画界,对年轻的手绘及钢笔画爱好者,都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吧。而笔者有幸对仲老大作略作胆大妄为的赏评,其实还真有些沾光的意味。</h3><h3> 坚信此老的艺术之路还会有新的升华!</h3><h3> 2019年6月</h3><h3> 于天山下双千堂</h3> <h1>仲萃雄</h1><h3><br></h3><h1>仲萃雄,上海松江人,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长期在四川成都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为著名建筑设计师、水彩、水粉画兼钢笔画家。</h1> 佳作点评 <h1>夏维明</h1><h3><br></h3><h1><b> 《夏维明钢笔人物》</b></h1><h3><b><br></b></h3><h3> 这幅外国小女孩眼带犀利的面部特写,是夏维明老师的近期钢笔人物画新作。</h3><h3> 这幅作品再一次震倒了我!钢笔画线条的魅力像魔魇一般勾魂摄魄,让我们这些追求此艺的铁杆烧友们迷恋不休——她已经超脱了艺术的技巧价值,凡是乐于此道的人,应该无不是囿于自拔吧?</h3><h3> 眼神的处理是这幅作品的灵魂,其它地方无不是围绕这双眼晴而辅佐。很多同道都爱说线条是钢笔画之魂!形式上说的确如此。但我更喜欢强调,倘若离开画面的内容,离开作者对所绘对象的深刻理解,甚至画技运用中缺少思考后的虚实疏密处理方案,那么单纯的再美妙的线条也构不成我们心目中理想主义的美感,这个画魂会因为无生命力的线条而黯然失色!因此,线条的魂魂作用决不会脱离画作的内涵而独立存在。</h3><h3> 杨雨堂先生说,我们研究钢笔画很多年了,大家都还在围绕着线条变化在研究,为什么不把眼光盯在对象的质感上?换言之,我们大多只注意到具体线条,为线条美而绞尽脑汁,不去注意画面中的面、体、明、暗、浓、淡、虚、实,让线条跟着画意走——我想,维明老师画画时眼晴一定是远离画面的,而决不会像我等一样,凑近画面,每个局部去吹毛求疵。</h3><h3> 回头再看此作,我再次被迷醉了!</h3> <h1>许太平</h1><h3><br></h3><h1><b> 《壮歌》</b></h1><h3><b><br></b></h3><h3> 江苏的许太平老师,大家都不陌生了。我们曾经多次介绍过他。</h3><h3> 大气!几乎就是许老师作品的金字招牌了。场面大,空间大,画幅大,表现内容大。如此弘景,走进去,你就海阔天空,自由翱翔。</h3><h3> 你看那群山,层峦叠嶂;你看那云,翻滚激荡;你看那黑白灰深,层层覆裹;你看那透视构图,可容万马千军。画面画得多壮美,爱上钢笔画多好!</h3><h3></h3><h3> 看看画面右下角的尺幅,你会想象许老师画这一类作品该是多么的“吃功夫”!钢笔画虽然工具简单,但画起来就是愚公移山,没有拧劲轴性,你休想画出如此气势磅礴。难怪很多人之于钢笔画,尤其是写实类钢笔画,欲爱还恨,欲语还休,欲盖弥彰,欲罢不能!钢笔画啊,谁让我们对你情有独钟?</h3><h3></h3> <h1>王朝荣</h1><h3><br></h3><h1><b> 《黄金村》</b></h1><h3><b><br></b></h3><h3> 王朝荣老师的勤奋,早已传为佳话。王有朝荣,李有正强,钢友们无人不知。为求绘画真谛,每天对景挥线,被外行人视而不见的旧屋民宅,花草树木,山石沟壑,在他手里一笔一线地艺术再现。</h3><h3> 近年来,朝荣老师在乡野小景的速写方面积累颇丰,速写技法上,也更加熟稔老到,概括能力更强。他已深谙写生之道,观察中取舍,审美中重构,强调重点,兼顾整体。</h3><h3> 这些画诀,他已经在写生中感同身受。他的大量作品,文静、淡然、隽秀、有意境。既有国画白描形态美,又有西洋素描的造型美。而他自己仍然放低姿态,每天在群里发画请教,征求意见。这种诚挚精神,正是画者难能可贵的品质,他想不成功都难!</h3><h3> 朝荣老师,精彩继续哦!</h3> <h1>興雲</h1><h3><br></h3><h1><b> 《奇山绘意》</b></h1><h3><b><br></b></h3><h3> 兴云老师在绘画界的名气自不待说。他近些年在钢笔画方面的造诣可谓是拍案叫绝!看这幅作品,竟然有国画水墨的意韵效果,而墨分五色的色块效果,却是用钢笔细线累织而成,墨色云层的晕染效果十分到位,令人喜不自禁!</h3><h3> 笔者曾经也有一幅类似作品,描绘的是著名景点张家界奇石风光,虽然幸入第六届全国钢笔画展,但若与兴云老师这幅比起来,无论是线条技法,还是画面处理,都有很大差距。兴云老师此作,正好给了我学习体会的良机,我想今后再画类似题材,我一定会得益于兴云老师经验,找到更多感觉。</h3><h3> 形意形意,先形后意。作者胸臆想象,大多要靠所绘之形体现。这个形,又决非对景直抄,它一定是要经过思考动作,主观地欣现于画面。一幅画,一本书,作者的情感思虑,必然地通过他的习惯、他独有的表现方式形象地再现,感动了观众,将观众留于画前,与作者情境交融了,就绝对是一幅成功作品。</h3><h3> 谢谢兴云老师!</h3> <h1>钟敏华</h1><h3><br></h3><h1><b> 《小河滩》</b></h1><h3><b><br></b></h3><h3> 钟敏华老师是我的湖南老乡,耒阳人。也是一位听障人士。他对于钢笔画的勤勉执着那真是感人至深!平时守在山林,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浸泡在钢笔画中了。近些年来,绘出大量精品,看过他作品的人,无不为他的精神所震撼!</h3><h3> 这幅小河滩风景,幅面很大(全开),层次表现很细很细,效果生动逼真。远中近水岸相连,山树雾影虚实处理手法高超。敏华兄擅于学习思考,他在微信群中悉听讨论,默默思考,把别人的心得经验尽数引用,而自己却谦逊低调。总说自己不会取舍,是在呆抠硬画。你可别信以为真,看了他作品再说话。似这样的师范之作是呆画画得出来的吗?他对钢笔画的理解,他在海量习作练习中积攒的经验,在作品中都揭示昭然了。我们不得不说一句:佩服!</h3><h3> 逼真妙肖、身临其境是写实钢笔画的重要创作目标,这一点,敏华先生用极细的醮水笔尖做得非常到位!他的最著名的经验之谈就是,看准目标,坚持自我,平常心态,快乐为上!这些话,像诗句一般的朗朗上口,但现实中能做到的又有几人?而敏华兄,却实实在在地做出了表率。</h3><h3> 他就是这样一个敏于行动的乐天派,他发到朋友圈里的作品,总喜欢附上一段流行歌词,我们忍俊不禁之下,却又联系歌词明悟,这不正是他艰辛努力耕耘画艺的真情写照吗?</h3><h3> 敏华老师,为你点赞!</h3> <h1>吴天</h1><h3><br></h3><h1><b> 《徽景写生》</b></h1><h3><b><br></b></h3><h3> 吴天,既是本家,又是我的新钢笔画高研班同窗。但由于乏于交流,我对他了解并不多。知道最多的一点是,他是一个常年奔波在外的“写生狂”,像上面这幅作品,这样细腻,这样表现力丰富,却是大部分作画时间是在写生现场。这真是惊掉眼镜啊!一般大家写生都是画个概况,留下大形、取主舍次地画,主要目的是搜集素材,练习观察概括能力。但他先生不同,写生即是创作,现场美景抓个通透,谁能做到?至少我做不到。呵呵!</h3><h3> 细观这幅徽地民居,取景、透视、取舍都恰到好处。表现手法上就是一个细字。他是如此的钟爱细节层次,那墙上的灰、深调子,那强烈的光影,那飞檐黑瓦,那突出的主题树,那点缀画面的小阶梯……都带给我们一种柔和惟美的感动!</h3><h3> 我们曾经因为吴天老师的画“太灰”而对他提出过看法建议。那是几年前的事了。但这次再看吴老师的作品,完全没有那种感觉了,只有为他净、静、雅、柔、美而感到赞赏和感叹!</h3><h3> 诚望吴天老师,继续努力,再创佳绩!</h3> 来稿选登 <h1>吴志勇</h1> <h1>吴志勇</h1> <h1>吴志勇</h1> <h1>吴志勇</h1> <h1>吴志勇</h1> <h1>程庆拾</h1> <h1>程庆拾</h1> <h1>程庆拾</h1> <h1>程庆拾</h1> <h1>程庆拾</h1> <h1>夏维明</h1> <h1>夏维明</h1> <h1>向晓华</h1> <h1>向晓华</h1> <h1>向晓华</h1> <h1>向以桦</h1> <h1>向以桦</h1> <h1>向以桦</h1> <h1>李化钟</h1> <h1>许太平</h1> <h1>许太平</h1> <h1>王朝荣</h1> <h1>吴天</h1> <h1>吴天</h1> <h1>刘国光</h1> <h1>叶志军</h1> <h1>叶志军</h1> <h1>宋书成</h1> <h1>宋书成</h1> <h1>宋书成</h1> <h1>宋书成</h1> <h1>周东</h1> <h1>周东</h1> <h1>余增昌</h1> <h1>曾平</h1> <h1>曾平</h1> <h1>吴宝至</h1> <h1>吴宝至</h1> <h1>吴宝至</h1> <h1>印国强</h1> <h1>杨六南</h1> <h1>杨六南</h1> <h1>杨六南</h1> <h1>于剑虹</h1> <h1>于剑虹</h1> <h1>章金豪</h1> <h1>章金豪</h1> 速写掇英 <h1>刘长青</h1> <h1>刘长青</h1> <h1>刘长青</h1> <h1>刘长青</h1> <h1>刘长青</h1> <h1>徐建哲</h1> <h1>徐建哲</h1> <h1>徐建哲</h1> <h1>王伯良</h1> <h1>王伯良</h1> <h1>王伯良</h1> <h1>王伯良</h1> <h1>杨家驹</h1> <h1>杨家驹</h1> <h1>王子江</h1> <h1>王子江</h1> <h1>王子江</h1> <h1>印国强</h1> <h1>张力</h1> <h1>张力</h1> <h1>张力</h1> <h1>彭维邦</h1> <h1>彭维邦</h1> 它山之石 <h1>吴天涯</h1> <h1>印国强</h1> <h1>印国强</h1> <h1>吳悦光</h1> <h1>吳悦光</h1> <h1>吳悦光</h1> <h1>彭维邦</h1> <h1>彭维邦</h1> <h1>焦佃毅</h1> 争鸣天地 <h1><b> 鄞州中学的钢笔画选修课</b></h1><h3><b><br></b></h3><h3> 陈贤富</h3><h3><br></h3><h3> 我执教的鄞州中学的美术课,高一高二开设了八大模块的课程,包括钢笔画、水彩画、版画、编织、国画、电脑美术和书法。学生自由选择,如选某课的学生人数不足15人,该课程撤消,教师也就无课可上。我们的钢笔画教室只有40个位子,电脑选课设定最多40个,因选得慢了没选上的部分喜爱钢笔画的学生,i通过各种办法来学习钢笔画,故每节课有40几位学生。高三开设美术鉴赏,直到高考前。在普高中,音乐美术从高一开到高三高考前,事实上在全国也属少见。</h3><h3> 在两年的钢笔课中,做到每节课有课件,四个学期,共近八十个课件,数百幅我的钢笔画作品,数百幅现场写生的风景照片。</h3><h3> 第一学期,从临摹入手。每节课在临摹之前,先让学生感悟你手中钢笔画临本从何而来,是怎样将实景一步一步变化成钢笔画。这个很重要,因此将写生现场风景拍下来非常必要。再结合课件,每节课要给学生在黑板上示范。其次,在理论上提升学生审美的能力,我始终贯穿一个教学理念,它来源易学的美育思想,先教学生认识八卦图,易学告诉我们,一阴一阳为之道,阴到极致是阳的开始,阳到极致是阴的开始,阴鱼中有阳眼,阳鱼中有阴眼,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坎为水,上一兆为阴,中间一兆为阳,下面兆又是阴,水是柔,但它也是阴中阳,也有刚性的东西在。因此,摆虚为了务实,务实为了摆虚。这种朴素的美育观念,贯穿在二年钢笔画教学中。</h3><h3> 第二期中前,还是临摹,期中再转入钢笔画写生,即自主创作阶段。现场写生因条件制约,往往不易做到。我便将自己拍的国内外一百多幅照片,喷绘到一百多块KT板上,学生可对着kT"写生",当然学生自带自拍的照片也行。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前再次转入到临摹,期中后再进入写生,第二学期也是写生。</h3><h3> 每学期的开学之初,我们都会组织一次"八大模式优秀作品展",作品装裱后展出,让校领导、美协领导及专家参加开幕式,以示隆重与支持。</h3><h3> 我们的钢笔画课堂作业,深受大家欢迎,曾荣获省艺术节二等奖,宁波市艺术节一等,二等奖等,取得了可喜的成果。</h3> <h1>学生作品</h1> <h1>学生作品</h1> <h1>学生作品</h1> <h1><b> 钢笔画随想</b></h1><h3><b><br></b></h3><h3> 蔡 靓</h3><h3><br></h3><h3> 说起钢笔画,很多人都觉得钢笔所呈现的只是单纯的线条,而且只有单一的颜色,因此看起来钢笔画似乎比不上水彩画有那么多话语权。但我依旧对钢笔绘画情有独钟——不仅仅因为钢笔携带方便,更多的是因为钢笔线条所呈现出来的形式美感让我有一种想去探寻的冲动。</h3><h3> 我曾与好友秋天老师谈到,有人把钢笔画分成两类,新钢笔画和旧钢笔画。我觉得这是从钢笔画的画面感觉去分类别,无论新的和旧的,钢笔画的本质都是没有变,可见她是一种“线性”的艺术,或者是她是一种多变的可组合可打散的“线性”游戏。 </h3><h3> 有些朋友会问我,钢笔画要打铅笔稿子吗?从哪落笔呢?线条应该如何处理其关系呢?我想,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写一篇论文去表达。</h3><h3> 我从9岁开始学素描集合体,1999年以全国第三名的成绩考入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所以,我想30多年的扎实的素描基本功对现在的钢笔画的表现会有直接的影响。我想说,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坚持”是何等的重要。钢笔画是线条的艺术,那就要考虑线条本身以及线条之间的互相关系,互相关系指的是线条本身的直曲分布,线条的粗细长短,线条的质感软硬关系,以及线条的前后主次轻重等,这些是画好一幅钢笔画最本质最原始的基本条件,就像一个人要学会走路需要健康的足部骨骼血液一样。但是这些健康的优质的骨骼与血液不是一天可以练就的,一定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过程!</h3><h3> 因此,就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我觉得对于初学者来说,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针对性训练:</h3><h3> 1、加强平时的铅笔对景速写训练,这非常重要;</h3><h3> 2、其次,钢笔画的创作方法中有个传统的说法叫构图,实则是对景物的一个取舍,或者说重构,面对的景物纷繁复杂,什么需要画什么不需要画都需要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取舍。我曾经看过一些国画中构图的秘密,也许对构图有一些经验之想,所以构图的问题需要自己多看多思考,疏密繁简的决定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经验去提高画面的艺术性。以上提到的线条与构图都是传统钢笔画的一些基本思考。</h3><h3> 3、传统的绘画技法必须要有创新与突破。钢笔画的突破是一个需要深思的话题,对于钢笔画的未来,我和秋天老师也有几次深入的长谈,要如何走出钢笔画传统的桎梏,要如何将钢笔画的表现形式创新,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我们钢笔画人需要思考的。是不是还是画实景,是不是需要从题材上,表达手法和思想上去寻找新的事物,是不是我们要突破自己而努力具备创新的能力,让钢笔画不再只是传统笔下的钢笔画,如何赋予钢笔画新意义这是我们需要思考与坚持,如果我们还只局限于钢笔画只是表达风景人物而已,那我们会走不出这种传统而绘画重复的困境。</h3><h3> 这些思考,仅仅是笔者的初步想法,钢笔画未来的创新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愿意与各位同道携力共进!</h3> <h1>蔡靓</h1> <h1>蔡靓</h1> <h1>蔡靓</h1> <h1>蔡靓</h1> 新人佳作 <h1>董梦林</h1> <h1>奖牌</h1> <h1><b> 生命有梦,眼底见林</b></h1><h3><b><br></b></h3><h3> 任保海</h3><h3>&nbsp;&nbsp;&nbsp; </h3><h3> 记得初识董梦林的作品是在2015年,感觉她的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与味道。沉稳大气,有格调,且带有丝丝伤感美学的意味,这是给我的第一印象。慢慢熟悉后,发现梦林是一个有思想、纯净、善良、却又深藏忧郁的人 ,有时一些认知远超同龄人,这也许和她独有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吧!</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其实梦林从2015年才开始接触钢笔画的,由于她对绘画本能的酷爱和纯粹,再加上勤奋与悟性,各方面提升很快。她对绘画有着自己独有的理解与感知,并能将个人的感受通过作品释放出来。</h3><h3>&nbsp;&nbsp;&nbsp;&nbsp; &nbsp;2016年开始,她的作品逐渐有了表现主义的痕迹。通过作品更着重表现内心的主观情感和自我感受,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伤痕美学的特质更加突显。其实伤痕美学里面包含的不是苦难,而是美和诗。</h3><h3>这幅在第九届国际风景大奖赛中荣获最佳素描奖的钢笔画作品《回家的路》创作于2016年,也是她的众多作品中我比较认可的作品之一。在选报作品时,梦林征求我的意见,我筛选了两幅,再由她选定其中一幅,此幅便在其列。</h3><h3> 这幅作品整个画面的构图采用了黄金分割构图法,将表现的主体重心视点放在了画面中的黄金分割点上,画面显得非常的和谐,富于美感。</h3><h3> 作品刻画的是在荒草丛生的小路旁傲然伫立着一棵翘首遥望家乡的大树。大树身形壮硕,虬枝交错,繁茂的枝条好像在诉说着自己强大的生命力,而每一个枝条、树干好像都在远望路的尽头------家的方向。</h3><h3> 据梦林讲,一个人在外地读书,尤其在生病时,会感到特别的孤寂与无助,更加思念亲人。画这幅画的时候就是在一次生病期间,画中那条路是回家的路,那棵树就是自己,但是我却回不去,只能站在回家的路边凝望。渴望自己尽快好起来,像那棵大树一样独立、坚强。</h3><h3> 这幅作品画面的融入度非常好,大气从容,沉静雅致,有着诗一般的气质。当一幅作品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便有了生命力,而生命力在艺术作品中恰恰是最最不可或缺的东西。</h3><h3> 获奖只是一种认可与鼓励,以后的路还更长,希望梦林认真总结、规划自己今后艺术的道路,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向,加强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进一步提升作品的厚度,沉下心来创作出更多反映心灵温度的作品,描绘出更好的自己。</h3><h3> 正像她在一幅作品中提到的:“当一棵树不再炫耀自己的枝繁叶茂,而是深深扎根泥土,他才真正拥有深度。” </h3><h3> &nbsp;“生命有梦,眼底见林” 。</h3> <h1>作者</h1> <h1><b> 个人简介</b></h1><h3> 董梦林,女,1994年出生于贵州省六盘水市。2017年7月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h3><h3> 2015年作品“枯木系列”之一之二选入第七届贵州省青年美术作品展。</h3><h3> 2016年部分作品刊登于《当代钢笔画》杂志第三期。</h3><h3> 2016年作品入选中国美术人才网第七届美术大赛并评为优秀奖。</h3><h3> 2017年毕业设计作品展荣获一等奖。</h3><h3> 2018年参加全国钢笔画展荣获铜奖。</h3><h3> 2018年部分作品刊登于凤凰出版社报纸。</h3><h3> 2019年参加第九届国际风景沙龙艺术大赛,作品《回家的路》荣获最佳素描奖。</h3><h3> 2019年带队参加“北外滩水城杯”少儿绘画大赛获得优秀组织奖。</h3><h3> 热爱并研习钢笔画,早已成为我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件大事,甚至是生命的组成部分。 曾获得国内知名钢笔画家程庆拾先生的文字推荐。 自2015年起,开始专注于表现主义钢笔画的研究与创作,导师是著名钢笔画家任保海先生。</h3><h3> 许多人曾问我,为什么这样喜欢画枯木? 其实是因为此前有一阵身体不大好,故喜欢独处与静思,自然渐渐喜欢上亦沉默无言、静立山野的树,尤其是伟岸孤傲的大树。其精神之可贵可亲,即使少枝无叶,悄然独立,也活得好好的,笑对春风秋月,雨雪冰霜。希望自己活得像棵树一样,守静,向阳,安然。我也多想以大树的姿态,静立于一片荒芜的大千世界,寻找一种更适合自己的生长方式。</h3><h3> 对于别人而言,枯木或许意味着死亡,意味着生命的黯然终结。但对我来说,却也意味着接受,面对,等待与新生……</h3><h3> 生命有梦,眼底见林。 </h3><h3> 我叫董梦林,枯木可视为另一个我。</h3> 资讯快递 <h1>献礼国庆70周年2019“记忆·荣光·梦想”中国钢笔画邀请展以及庆祝建国70周年中国(分水)新钢笔画优秀作品展目前都已经进入征稿及初选,这是钢笔画界今年的两大盛事!&nbsp;</h1> 文摘 <h1><b>摸鱼儿·绘艺闲愁</b></h1><h3> 雅士</h3><h3><br></h3><h3>怎隐得幽谷麓峪,</h3><h3>倏倏秋来春去。</h3><h3>灵雀语讥觅雅俗,</h3><h3>亭阁书榭楚楚。</h3><h3>文无章,书失魂,</h3><h3>夫子诲训归正途。</h3><h3>世事笃定,应时鞠勤勉;</h3><h3>廊檐如绘,莫日惹尘污。</h3><h3>群英聚,</h3><h3>予拟佳期不误。</h3><h3>达人钦羡无妒,</h3><h3>千金难鉴写年谱。</h3><h3>拳拳矢志谁诉?</h3><h3>君稍安,君可见,</h3><h3>山人白石皆作古。</h3><h3>凡心最好,休教欲壑填;</h3><h3>彩虹常在,雨过睛朗处。</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尘世的纷争中,多少人迷失了自我?一个人再强,哪怕八大山人、齐白石等,最终也会一杯黄土,尘缘了尽。凡事争名抒志无怨无妒,顺应天行、付出努力,平常心态即可。遂赋此词,以希共勉!</h3><h3><br></h3><h3><br></h3><h3><br></h3> 编辑部通告 <h3>(1)作者把稿件投给刘长青、吴志勇、程庆拾或者发到群里即可。</h3><h3>涉钢文稿投给吴、程二位老师。</h3><h3>(2)作品像素不低于500kb。</h3><h3>(3)投稿作品一定要属实名。否则不予采纳。</h3><h3>(4)本刊改为月刊,请大家周知。</h3><h3> 钢笔画集萃编辑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