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河那塔那学校

一叶一菩提

<h3>题记:</h3><h3>七里坪镇柳林中学是我人生工作的第一站。从二十岁干到二十七岁,在这里结婚,成家,得子。柳林中学位于柳林河畔,双城塔附近,县水泥厂旁边,校园后面有一小山岔,满岔的桃树和梨树。</h3><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柳林中学</b></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柳林河,是一条河(倒水河的一段)、也是一个村庄的名字。这个塆子没有杂姓,姓张,大约有200多户人家,加上邻塆的张明甫,便是一个行政自然村——柳林河村。柳林中学正处在两塆之间的一个小山坡上,成阶梯状依次有柳林卫生院、柳林河小学、柳林中学(一所乡村初级中学)。我人生工作的第一站就是柳林中学。</h3><p style="text-align: left;"> 1990年七月份的某一天,我拿着一纸教委的调令函便去报了到。依稀还记得当时的情景的,接待我的是学校校长——张国南(已作古多年了),当时大约五十多岁的样子,头发稀松,白发颇多,身材很胖,慈眉善目,面带微笑。“小叶啊,回家乡工作,条件就这样,年青好啊,你可是我们学校第一位大学生哟,好好干吧”,如此之类勉励的话语。</h3><p style="text-align: left;"> 记得当年秋季学校是七个教学班,三个初一,初二、初三各两个班。我的教学任务是:一个初一班的班主任,数学课,全校的体育课,兼早操,课间操(吹哨子,整队形;喊口令做第六套广播体操),另外还有司钟,层檐之下挂一铃挡,用绳子一蹬一蹬的那种,“刻钢板”出试卷之类的工作。回想起来便觉不可思议的。但那时并没有觉得苦和累,像打了熊血样,有劲倒的(家乡俚语,用红安话说最有味道的)。</h3><p style="text-align: left;"> 这样的日子一晃三年,同时也迎来了我的第一届毕业生。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年中考,我所任教班级的数学(全镇四校比较)人平分第一,最高分满分在我班,高分率、吻合率均是第一,创了七里联校的一个奇迹的。记得总校校长胡传福在全体教工大会上大张旗鼓地表扬了我,据说表扬了我近30多分钟的。后来去总校办事时,不少同仁笑谈“名人来了…… ”</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当时七里坪镇有四所初级中学的,分别是七里坪镇中学,天台中学,杨山中学,柳林中学。七里坪镇中学是总校,其余三个是分校。</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往事如风,每一段踏实走过的路一定是一场修行的。</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柳林河</b></h3><h3><b>(倒水河的一段,周家墩村的人叫她周家墩河,贡家河的人叫她贡家河,她的上游杨山河现在叫“爱河”)</b></h3><h3> 出学校大约300米便可到公路上,省道阳福路,小河绕路而行,时而以公路为岸,时而隔公路数里之远,滚滚北来,滔滔南去。有水,有路,自然便是一处繁华所在。七里坪镇之乡村就数这里人口最稠密的了!</h3><h3> 那时,常年河水青青流不尽,清凉碧透,双手掬一捧到口里便喝的。清晨,朝霞万丈,波光粼粼,河里小鱼,小虾一群群的,清晰可见,鸭子在河水里嬉戏,追逐,觅食,一猛子扎进水里,数米后又浮出水面,一遍祥和安宁的景象。</h3><h3> </h3> <h3> 那时,水清澈见底,碧云蓝天,岸柳婆娑,杨树笔立数丈,倒影河水之中,俨然一幅山水之画,清风徐来,凉爽惬意。鸡犬相闻之偶尔,牛羊肥硕之经常,稻花香里丰年旺,花生地里民歌响。夕阳西下,霞披万里,沙鹭欢飞,“最喜小儿无赖”,浅水里光着身子游泳,嬉戏……桃花源也莫过于此吧。</h3><h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两岸乡亲勤劳,淳朴,和睦而又风趣。怡然自得不觉我,半点矫情不由人。</h3><h3> 如今,河上的桥明显多了起来,可河里的水却少了……</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双城塔</b></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柳林河塆正河对岸便是周家墩村,周家墩往东南方向有上岔,易家塆,胡家,许家,邹家岗,双城塔正在这几个塆子的中间。</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双城塔又名大圣寺塔,地藏王塔,以大圣寺塔最为人知的。此塔始建于元代,塔高35.4米,正六边形结构,高十三层。各层斗拱、腰檐、勾栏、门窗、藻井、神龛均以特制青砖拼装而成,榫卯相扣,严丝密缝。此塔通体比例均衡,收分圆和,庄严肃穆。可登顶望远,顿觉天高地阔,神情畅然,时空倒转,思绪泉涌也。</h3><p style="text-align: left;"> 传说,元代一风水大师云游四海,发现此处紫气弥漫,隐隐有帝王出生之象,便上禀朝庭建此塔以镇之。</h3><p style="text-align: left;"> 传说,此塔高耸入云,本有18层,代表地府之18层地狱。一仙人云游至此,拦了其云头,一怒之下,挥金鞭以抽之,塔顶5层便飘然至永河镇桃花乡处,便有如今的桃花塔是也。</h3> <h3> 传说终究是不可信的,但多少带一点遐思和美好憧憬的味道,最起码可以肯定这一处是一块风水宝地。</h3><h3> 工作几年间,常有友人看望,首选游览双城塔,它不仅承载着某种厚重的历史、文化,也念记着我生活的一段时光,见证着我的学友情谊的!</h3><h3> 往事如潮,大圣寺塔依旧风采照人,我等俱已半百之人矣。</h3> <h3>  有一个颇有禅意的故事是说,一高僧,打柴、挑水、做饭;得道之后,打柴、挑水、做饭。</h3><h3> 从教至今已三十年矣,还站三尺讲台,还当班主任,还要批改作业矣。虽名至“黄冈市十佳班主任”,可初心一点也没有改变的!</h3><h3><b> 那河、那塔、那学校,那场修行。</b></h3> <h3><b>图片(部分):网络</b></h3><h3><b>文字:一叶一菩提</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