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脚下,只要有梦,目标不再遥远

冰🍀zyf

<h1><font color="#010101">  新时代新征程</font>要求教师必须走出去,学习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走进新课堂。 <span style="color: rgb(1, 1, 1);">2019年6月11日,在黎城县教科局的组织下,局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来到首都师范大学,开启了为期一周的研修之旅!</span></h1> 首师大培训之旅 <h1>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汪志广教授的讲座《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修炼》,真正体现了按需施教、学用一致、讲求实效的原则。对基层教师来说,其最大的学习需求,源自希望解决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实践问题。汪教授的讲座注重实践操作的思维与训练,让学员们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h1> <h1>  想要成为名师,先要见到名师。成功的捷径就是向已经成功的人学习如何成功,向已经优秀的人学习如何优秀。听名师、优秀老师的课,就像读活的教育学,活的教学法,这是另外一种方式的读书。</h1> <h1>  汪教授善于把亲身经历变成培训案例,不仅会讲教育故事,而且能引发学员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让学员在思考中悟出道理。他的讲座是报告,但比通常的学术报告生动、活泼、亲切。学员把汪教授的课叫做“教育相声”,谈笑之中包含着教育的真谛。</h1> <h1>  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讲座,让所有教师听的如痴如醉。</h1><h1> 丁立教授的《2.0背景下课堂思考与行动》把大家带入了一个现代化的课堂。看看丁教授的课堂上老师在做什么——“玩手机”。丁教授的讲座道出了信息技术的使用原则,并现场运用大量手机APP进行课堂演示,呈现了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h1> <h1>  吴琳老师的《统编语文教科书及阅读方法的指导》从统编教材的内容结构特点、阅读的重要性、“三位一体”的阅读机制、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等方面对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和实施策略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诠释,令参会的所有人对小学阶段的整体阅读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已成为一个趋势。</h1> <h1>  邓艳红老师在题为《让小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的讲座中,紧紧围绕老师们提出的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国内外小学教育的实际课例入手,全力构建一个轻松愉悦、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h1> 海淀附小培训之旅 <h3>  踏入北京教育学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附小的每一面墙壁都是校园文化,每一个角落都能提升素养!吸引着每位老师去学习、去观察、去讨论。</h3><h1> </h1> <h1>  丁玉茹老师的课堂把小组合作学习体现的淋漓尽致,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合作、探究、表达!小组合作不再流于形式,课堂充满生成而又更加高效。</h1> <h1>  王忠慧校长的专题讲座《教师站在前排》,让我深深的明白,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只要行走,远方不再遥远。</h1> 胡同小学培训之旅 <h1>  6月14日,我们走进了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恰逢北京市其他同仁网上预约的本校三位市骨干教师的语文课公开教学。三位教师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精读课和略读课的散文教学,各有千秋却又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沁入学生心脾,她们用诗情画意般的语言激发着学生的潜能,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h1> 满载而归 <h1>  为期七天的研训结束了,回程路上,大家仍然沉浸在精彩的课堂中,思考着、总结着、感悟着、讨论着……</h1><h1>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