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画家谷野

罗福

<h3>最近看作家冯骥才的一篇散文《我已经七十五岁了,我还有理想》。于是想到了我认识的画家谷野,他今年已七十六岁了。若是与冯先生相遇,他们定会一拍即合。</h3><h3> 谷野是锦州籍有名气的画家。很多年前就会在报刊上看到他的作品。对水墨画我那时懵懵懂懂,但是被他的一幅画吸引住了。</h3><h3> 至今仍能回忆起那幅画给我的感觉。那是一种率真质朴天性的审美感动。那幅画有题画诗,是李清照的如梦令,也是那幅画的主题。“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返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运用了夸张写意的画面上 ,才女李清照于荷花丛中奋力划桨,四周荷叶被摇荡成绿色的波浪,洲渚的水鸟又被波浪惊起飞上了天。谷野截取了诗人回看飞鸟惊鸿一瞥的美丽瞬间,使那个游兴未尽的主人公跃然纸上,精准地进入到李清照创造的词境。</h3> <h3>不久前又看到谷野在辽宁美术馆的参展作品《情浓最是故乡秋》。远虚近实起伏的山岭上是着色大胆醒目的橙黄,那是大片大片的秋树。碧树描金,整片山上的树都跃动起来。片片的黄,点点的橙。形色交错从山底直到山顶。秋天的绚烂成熟就在这大面积的橙黄中。你在这时会想起“叶叶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诗句,想起层林尽染的后面是故乡热火朝天的丰收锣鼓……融情于景的艺术作品总会让观众产生无限的联想和共鸣,也让人感受到作者特有的生命精神和美感。</h3> <h3>几年前曾去谷野在北京的画室拜访。画室墙上他的画排成上上下下的几排,一幅幅热情地欢迎来客。那一年谷野就年过七十了。在访问中得知他每年都有小半年的时间徜徉在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墙上的那些画也不断的告诉我画家曾经去过的地方。</h3><h3> 雄壮苍凉的陕北黄土地,积淀了黄土地深层文化依山势开凿出来的陕北窑洞;烟云缥缈的雪山脚下蜿蜒在大峡谷中的雅鲁藏布江;白塔林立经幡飘动的川北藏区;云贵高原过渡向丘陵的贵州苗岭山麓;九曲黄河第一镇山西碛口;深深打上儒家烙印的孔子故乡山东曲阜;还有谷野在新疆发生暴恐袭击期间气定神闲地在戈壁滩上画的胡杨树……</h3><h3> 北疆的戈壁,南疆的沙漠,大江南北,太行东西, 行程何止万里,写生何止三千。归来 ,桌上有笔,砚中有墨,壮丽河山的千般意味万种情怀轰轰烈烈地走进了他的作品。</h3> <h3>那以后,谷野在锦州搞了个人画展,可惜错失了参观机会没有看到更多作品。后来他离开了北京,按常规想法以为年事已高定是回家颐养天年了。</h3><h3> 然而几天前在微信中得知,2019年他与同行刚刚完成对江西宜黄县棠阴古镇的考察写生。微信转过来的几幅古镇写生,是棠阴历经几百年历史沧桑的建筑群。鼎盛时期虽不复存在,但在谷野的画中,亦可感受到浓浓的明清建筑风格。</h3><h3> 至今还在 走南闯北的谷野叫人震撼。我在微信上问他:“您这样年纪还一直到处写生,没遇到过困难吗?”他没有回答。又问:“比如风餐露宿,跋山涉水,不通车远足,遇见了强盗…”可能觉得好笑,他答了:“除露宿和遇强盗,其它都是正常人能遇到的。”又问他:“您还会继续吗?”他答:“作为一个在艺术道路攀爬的人,他的双眼只是盯着前面自设的无尽的颠嵐。”</h3><h3> 这就是我认识的画家谷野。他的艺术生命与祖国万里河山,与五千年华夏文明历史相濡以沫。他的作品不追求在市场上创造价格奇迹,却天天为我们创造自然的本质的无尽的美。</h3><h3> 韶华不与少年留,可是却留给了这位七十六岁的艺术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