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春

唐正林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泰 和 春</p><p class="ql-block">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p><p class="ql-block"> &nbsp;唐正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早春一个雨后初晴的周日上午,我与洪录兄、本超弟各自携带家人游赤水河谷地的泰和世家。</p><p class="ql-block"> 濒临赤水河畔的泰和世家,相距合江县城五公里,是由合江人继军先生新开发的一处田园兼备民居的山水休闲民园。这里地势平缓,从云贵高原大山深处南来的赤水河,进入这一平缓地带,缺失了一泻直下的条件,河水委屈地在小山丘陵之间徘徊,弯弯拐拐曲折迂回,形成了逶迤婉转、九曲流淌的美丽景观,“之溪美景”之誉便由此而来。泰和世家建在河道东岸偌大的一块平坝上。平坝的后山,是巍峨挺拔的少岷神山。山势顺坡蜿蜒而下进入赤水河谷地,平坝左右两方各为小丘,坝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悠悠的赤水河如一玉带缭绕,真正一个名符其实的,泰若安然、吉祥和睦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田园兼备民居的山水休闲民园”,是我个人对泰和世家的说法。实景画面正是这样:少岷山背景下,一块偌大的平坝,坝右是一池明镜般的湖水,湖岸坡上是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湖四周是疏密有序的垂柳;坝中及坝左分别是两口十亩荷塘,也是垂柳环绕、花儿点缀。状元亭、书画壁、假山石坊、满月形门洞分布湖、塘之间。湖与塘的堤坝临着赤水河,堤坝上的观景亭直接面对着河水。堤下岸坡是大片油菜花。</p><p class="ql-block"> 因为喜欢泰和的田园风景,我已经是第四次光临这里了。洪录、本超则是初涉。为了实现三十年前青春年少时商议的,经年以后各携家人团聚一次的约定,我把地方选择在了这里。我的感觉是这里的田园风光太美,美得没有一点瑕疵。</p> <p class="ql-block">  走进泰和,最引人心动的是那一弘湖水和它岸边的徽式建筑。夜雨后初晴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明镜,将粉墙黛瓦的民居和围绕湖水的杨柳,以及婀娜垂柳外围含情露放的油菜花儿、桃李花儿,尽数映入其中。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清清的水影,清丽的景象,让我们真切地陶醉在了泰和春的怀抱之中。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nbsp; 暖暖的春光,融融的春意,朋友本超美丽激情的“—— 春啊,别急着归去,多留些儿踪迹,给人几回春梦忆趣……”诗吟,搅动了我们内心深处情感的涟漪。三十年前的青涩、三十年前的愚顽,这明镜一般的水,竟然映照出了我们内心往昔岁月里一切春的时光!啊,原来春的岁月是这么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我们曾经生活过,原来我们并不如春的路边小花一样卑微!三十年之约,回忆是当然的事。而在这泰和春的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的田间地头,对尘封岁月里那些艰辛,那些磨难的回忆,竟然没有丝儿忧伤!更没有些许悲凉!为什么?为什么呢?!难道风景真的是一个生长思想的地方?对生命意义的寻绎,在蔚蓝高远的天地间,思想就能升华吗?难道县城到凤呜的书担真的不算沉重吗?难道临江肩膀上100公斤重的鹅石担子,还算不了极限的负重吗?难道洪录统计的八位去了天国的同班同学不是</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悲哀吗?我们到底经历过多少苦难和悲伤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生活在继续,没有这么多的难道,因为我们有友谊!因为我们都心存一份诗意的信仰!正因为对生活负责的信念,洪录与妻才能坚强地用劳骨又劳心的饮食铺,培养出一个博士潇儿;本超与妻才能用医之艰辛,泡制出高贵的政法燕子;家荣与妻才能用船工的川江风雨,孕育出一个银行中干娟娟;我与妻才能抵御内蒙风雪,培养出科奥达我那心爱的月儿。孩子们是我们的欣慰,是我们的光荣,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给了他们一个完美温暖的家。谁说我们卑微?有为的孩子们就是我们对社会伟大的奉献!有了这样的欣慰、光荣、骄傲,贡献,我们还有什么难道?还有什么忧伤与悲凉呢?!</p> <p class="ql-block">  慢提那些往昔记忆,眼下泰和昂贵的柴火鸡还真的让我们敬而远之。我们都是勤俭持家的庶民,消受不得昂贵。我们去了泰和一公里外的密溪古镇。寒场天,密溪古镇显得很清静。一桌人点了二百多元的羊肉汤,喝了自带的一瓶郎酒,竟然都吃得很满足。折返泰和,三女晕车,坚持徒步。我与洪录、本超和本超的女儿燕子及外孙儿坐车先返回堤坝上的凉亭。面对轻柔潋滟的春光,我拿出了心爱的竹笛,我想用竹笛吹奏出我内心的惬意。习习山风轻拂着堤坝下的赤水河水和堤上泰和的湖、塘,以及湖、塘四围翩翩舞动的垂柳,我的柔幔的笛音,随风飘荡在了之溪泰和春天的美丽的山水间。我知道一首笛曲抒发的是一种心情。女士们寻着我的笛声如仙子般飘逸着款款而来,我们惬意地沉浸于泰和春天的温馨里。我们在愉悦中完成了三十年前的约定。我们的心灵觅得了片刻的宁静,这如何不是一种幸福?路还很长,也许,路走着走着就没了,梦做着做着就断了,生活会越走越厚重,然而只要心有春晖,就有绿的希望萌发,人就永远年轻!我想朋友之间应该相携着前行,这相携不是在面上而是在心里,佩斯说:“朋友,十载不相聚,心中一辈子”,说的就是这个理。</p><p class="ql-block"> 感谢春的泰和给了我们心灵一日的愉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敬呈我的好友:</p><p class="ql-block"> 洪录兄和小琴嫂及潇儿; 本超弟和妻莉莎及小燕子; 家荣弟和妻远英及娟娟; 我的妻淑英及心爱的月儿!</p><p class="ql-block"> 还有远在天国的冯源兄。我永远记着冯源兄的绝笔《桃花吟》: “一一是你最先告诉我,春天来了……” 那美丽而忧伤的诗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4月1日</p><p class="ql-block"> 于四川合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泰和湖边的徽派建筑一起合张影!</p> <h3>泰和世家人性化的雕塑</h3> <h3>在泰和湖堤岸俯视赤水河!</h3> <h3>泰和世家十里荷塘!</h3> <h3>  "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h3> <h3>远眺云贵高原!</h3> <h3>泰和世家的那些乡居野趣!</h3> <h3>泰和世家,如轻施粉黛的少女,静静的守望着家乡的这一方水土!</h3> <h3>  往昔的许多照片都遗失了,这是洪录兄提供给我的,我与他的合影。合影时间大概在四十五年前吧,那时我们都很青涩!</h3> <h3>(完)</h3><h3><br></h3><h3><br></h3><h3>文字:唐正林</h3><h3>摄影:唐正林</h3><h3> 网 络</h3><h3>音乐:秋 思</h3><h3><br></h3><h3><br></h3><h3><br></h3><h3> 2019年6月15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