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渤海人”系列报道》心血化春雨,迎来桃李香―――渤海中学优秀教师鲁琴

戴南平

<h3>鲁琴,2000年毕业于德州学院外语系,2004年于聊城师范大学外语系本科毕业,现任教于庆云县渤海中学。2000年,鲁琴老师走进庆云县大丁中学的校园,在这个偏僻而又特殊(回汉混合)的农村中学,她抛洒了汗水,播种了希望,奉献了自己美丽的青春。2006年调入渤海中学工作。从教以来,她工作勤勤恳恳,尽心尽力,模范履行职责,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h3> <h3>“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直是她不变的原则:多少个深深的夜晚,多少个蒙蒙的黎明,她忙完了家里忙备课,把全部心血献给了教育事业。1米60的个头体重却只有90来斤,但在教学上她始终是个强者,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永葆青春的活力。鲁老师所教的英语多年来在全县名列前茅,她所教的学生更是多次在奥赛中获奖。2007年国际奥林匹克英语竞赛她所教的学生又获殊荣,其中4名同学获全国二等奖,2名同学获全国一等奖(全市仅四人)。</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鲁老师教过的一名男同学吴某,父母体弱多病,仅靠赶毛驴车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了解情况后,鲁老师为他买来衣服、学习用品,并争取学校的支持,减免学杂费,资助他完成了初中学业,后来吴某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了庆云一中,现正在大学就读,他母亲逢人就说:“我儿子能有今天,多亏了鲁老师”。从教以来,她一直把爱心播撒给学生已经是她工作、生活的一部分。</span><br></h3> <h3>在大丁中学任教时,学生因故辍学者较多,特别是回民学生,鲁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少个日日夜夜,鲁老师走在家访的路上;多少次披星戴月,鲁老师叩开学生的家门。家长在她的劝说下提高了认识转变了思想,认识到了子女学习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被她的真诚所深深感动,家长纷纷主动地把孩子送回学校。就这样几年来,她走乡串村,用一颗滚烫的心说服了一名又一名家长,使辛红等二十余名辍学的孩子重返了校园。</h3> <h3>她乐于奉献,平时任劳任怨,敢挑重担,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集体观念,工作中早上班,晚下班,那是经常的事,在渤海中学工作期间,她任教的班上学生因种种原因不能适应寄宿生活而哭哭闹闹时,她总会在第一时间赶到场,陪他们说,和他们聊,直到他们露出笑脸。鲁老师努力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面向全体学生,服务全体学生。</h3> <h3>“咬定青山不放松”为了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鲁老师总是孜孜以求,加强学习,自我完善。她扎根在教育这片沃土上,不断地汲取,又不断地付出。汲取的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养料,付出的是自己对教育的全部的爱。因为她深知现代社会、现代学生更需要具有锐意创新的教师,只是凭着自己已有的经验、满腔的热忱是只能做“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她不断地充电,不断地寻找提升自己的源头活水。</h3> <h3>袁振国的《教育新理念》、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张思中的《二十四字教学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说起这些,她如数家珍。她从各方面、各领域猎取知识,就像一个孜孜不倦的求学者。知识让她满足,让她充实,让她得到快乐。</h3> <h3>附上女儿写给鲁老师的一首小诗:</h3><h3><font color="#39b54a"><b>妈妈我很爱你 </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但我不愿做你的女儿,我要做你的学生。</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女儿常常被你遗忘,学生却永远让你牵挂。</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你教会学生放飞自己的理想,</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你让学生的生活充满诗意。</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却只教会我如何忍受孤独,</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其实, 这还是我自己学会的。</b></font></h3> <h1><font color="#39b54a"><b>渤海中学,成才的沃土,希望的摇篮,和谐创新,自主学习,一切为学生的发展奠基,绿色渤海,让你尽享成长的快乐!</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让我们自主扬帆,幸福起航!</b></font></h1>

学生

老师

中学

渤海

所教

教育

庆云县

自己

大丁

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