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客家情

乡明

何为客家?是中国历史上从黄河流域大批居民迁移到南方,为别于本地居民而称为客家。他们的后代广泛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等地。<br>我爱客家,是因为她是把博大的中原文化带到我蛮荒之地的启蒙人,带领我们走向文明。<br><br>在江西南大门的龙南县,是一个纯客家县,客家文化和客家风情浓郁,至今还保持着独特的龙船会和众多闻名遐迩的客家围屋,加上一个神秘变幻的小武当山,吸引着人们欲去探一究竟。端午节,我和我班同学随着寻梦的老师一起到了龙南采风活动,见识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和围屋,以及热情的客家人,亲身体现了浓浓的客家情。<br><br>让我最难忘却并有别于广东的,是那有特色的龙船会。赛龙船,起源于明朝弘治年间,是龙南客家人历经五百多年流传一直沿袭至今的端午习俗,而客家龙南的龙船赛又以杨村镇古称太平堡龙船会最有特色。每年,在杨村镇杨村村面积仅有15亩的池塘里举行,这在江南端午龙船活动中是绝无仅有的。<br>龙船会形成了一套祀奉龙神、请龙神、龙船会、扫邪、决赛、游船、龙神归位、送游船鸭等为一体的独特的传统龙船民俗文化,成为赣粤两省三县五乡一场端午节期间最受欢迎的传统民间活动。龙船会期间,江西龙南、广东连平、和平县的客家人纷纷前来参与,龙船会高潮时游人达数万人,五月初五是龙船会的高潮。如今,传承了500多年的太平堡龙船会已经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br> 龙南的围屋建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均属世界之最。据资料介绍,龙南遍布全县共有376座围屋,占赣南客家围屋的70%以上,杨村燕翼围、乌石围、栗园围、关西新围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和“建筑教科书”,是名副其实的 “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br>杨村燕翼围建于清顺治年间,距今已320多年,为杨村赖福之所建,取山海经中“妥先荣昌,燕翼贻谋”中“燕翼”二字为围名,是深谋远虑、荣昌子孙之意。<br>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迄今已390多年的乌石围,前方后半圆形,在众多风格迥异的客家围屋当中,可以说是独具特色,弥足珍贵。<br>神奇的栗园围八卦巷建筑规模宏大,风格迥异,生活设施布局科学。围内主要建筑布局以纪缙祖祠、栊梃厅厦、梨树下厅厦、新灶下厅厦(一祠三厅)为核心。<br>关西客家围位于关西镇关西村,是赣南地区典型的客家民居,其中又由关西新围、西昌围、田心围、鹏皋围等八座不同风格的客家围屋构成。围内主房结构是客家民居特色中的典型建筑,围屋工艺精细考究,并有大量的木雕石刻,是赣南地区最有特色的珍贵客家民居建筑,是赣、闽、粤围屋建筑中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东方古罗马城堡”。关西新围是迄今国内发现保存最为完整,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一处有代表性的赣南客家围屋。<br> <h3><font color="#010101">说过了围屋,我们再来看看桥。太平桥位于杨村镇车田村、杨村街北面三里许的太平江上,桥身设计独特,为两孔三墩、四拱双层重叠组合石拱桥,上层有四通凉亭,亭顶四周三耙飞檐相衬,桥跨两岸,宛如长虹,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被《世界桥梁大观》收录。该桥重建于清嘉庆至道光年间,主体桥身完好。</font></h3> <h3>在我们离开龙南的第二天,即发生了一场特大洪水,大水把太平桥的桥面也冲垮了,好在,桥的主体平安无事。祈祷你,太平桥!</h3> <h3><font color="#010101">现在,小武当山现已定名为南武当山(湖北的武当山自然是北武当山了),她距龙南县城45公里,处于赣粤两省交界处,是融丹霞石林风光和佛教文化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主峰海拔864米。小武当山有99个峰,绵亘耸立,犹如直戟,奇石峭立,千姿百态,其中有两峰并立,犹如姐妹相依的姐妹石,尤为奇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客家人十分勤劳又热情好客,我们所到之处,均被亲切问候,让我们“饮茶”,还给我们赐坐,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客家情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h3>本篇照片汇编同学老师在群中发布,在此一并致谢。</h3><h3>谢谢您的观看!</h3></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