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据夏氏墓碑记载,明朝末年,夏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因地势低洼,曾名夏家洼。清初,黄、郭两姓迁入,夏姓他迁,遂改称下洼村。村中除黄、郭两姓外,还有唐、李、张、刘、蒋等8姓。村中诸姓居民,世代和睦相处,亲如一家。<br></h3> <h3>村西水库</h3> <h3>下洼村四周群山连绵起伏,其中较有名气者为村东的珍珠山。过去曾建有多座庙宇,庙中道人积德行善,以黄立真、黄立文兄弟二人最为出名。方圆百里之内,每遇丧葬之事,必聘请二人前往诵经念佛,超度亡灵。二人皆在百岁之后,无疾而终。<br></h3> <h3>对于珍珠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h3><h3> 珍珠山的传说 </h3><h3> 莱芜区和庄镇下洼村东面有座颇为秀丽的山,名字叫珍珠山。山并不是很高,但满山树木葱茏,山巅系巨大的花岗岩石层层叠生而成,呈宝塔状,层与层之间是数十米的悬崖,颇为壮观。为什么叫珍珠山呢?有人说是因为山顶的巨石远远望去有珍珠的形状,故名之为珍珠山。其实不然,这里有一个美好的传说:传说很久前,山上有一座道观。道观背后就紧靠着宝塔状的巨岩。巨岩下有一个很深的山洞,据说有七十二间,与海相通。道观里有一个小道士,年幼童心,一直想到洞里看个究竟。但听说有一条巨蛇守护着洞口,一般人进不去,只有师傅功德深厚,又会念咒语,能够入去出来。于是三番五次的纠缠着师傅,要师傅带他到洞里看看。师傅被他纠缠不过,终于有一天要带他到洞里去。临行之前,嘱咐小道士:“进洞以后,不要拿任何东西。”小道士满口答应。洞口果然有一条巨蛇,目光如炬,张着血盆大口,瞪着小道士。老道士合掌为什,口中念念有词,蛇便闭上大口,温驯的躲在一边,由他们进去。洞里很暗,小道士提着一盏风灯,师徒二人慢慢往里走。洞里有很多奇花异草,人参、灵芝……小道士趁师傅不注意,弯腰拔出一颗人参。但是,他手中的灯却一下灭了,周围一片黑暗。他慌忙扔掉人参,灯又亮了起来。这当然瞒不过师父,小道士被呵斥了一顿,然后又往前走。前面地上、周围有许多奇珍异宝,小道士忍不住伸手捡了一块金子,可灯又灭了,他只好扔掉……走了一会,听到前面有隆隆的水声,那声音在洞里沉闷可怕。师傅看看灯里油已不多,对小道士说:“前头是暗河,直通东海,回去吧。”于是一同往外走。快到洞口的时候,小道士想:“进一会洞,不带一点儿东西回去,不是太遗憾了?拿贵重东西不行,就抓把土回去吧!”想着,伸手抓了一把土装在衣兜里。这回灯没有灭,可到了洞口的时候,巨蛇又张开了血盆大口。老道士又念动咒语,蛇才闭上大口,放他们出来。回到道观里,小道士把土掏出来一看,哪里是土?原来是晶莹闪亮的珍珠!小道士非常吃惊,说:“明明是土,怎么会变成珍珠呢?”老道士悠悠的说:“万物土中生,土不仅可以变成珍珠,也能变成黄金、人参……以后,这道观便定名为珍珠观,山也因此叫珍珠山。观里的道士、山下的百姓都勤奋耕作,生活得很幸福。下洼村的农民至今都记得土变珍珠的道理。<br></h3> <p>农历三月十五是珍珠山庙会</p> <h3>黄氏祖茔</h3> <h3>美丽的下洼村欢迎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