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6月12日上午9时,筹备组冯同学将四十周年同学会活动消息发布群里后,不禁让我回想起自己四游三清山的有趣往事。写此文与同学们分享,以备同学们登山时做好适当的准备工作。</h1> <h1> 这是三清山在晴朗时所拍摄的照片,美景并不逊色黄山。<br> 记得第一次是在1984年的夏天,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二年,那年才20岁。我与衢师单位里4位男同事(经常一起通宵打三副扑克牌红五的牌友们)相约一起去爬三清山,我们4人从衢州坐火车到玉山,再转二趟汽车才到了三清山的山脚下,找了一家普通旅馆。大家精力充沛,兴致很浓,晚上凑在一起就是打牌,结果一打就刹不住,直至早上5点半,简单吃完早饭后,天才蒙蒙亮,在村民指点下,沿着一条小路就开始爬山了。当时三清山还处于未开发的原始状态,根本没有山门,也从不收门票。<br></h1> <h1> 我们四人一路上山,最险处是百步梯和千步梯二处要挟,台阶坡度很陡,且两边没有扶拦,那是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也是人们上山的必经之路。这时,我们从远处看到前面有许多人在吵吵嚷嚷着,走近时发现原来是一群上海口音的游客与拦在坡路中间的四位山民在争吵怒怼,其中一位山民坐在石梯中间,手里将一啤酒瓶敲碎底部露出锋利的尖角拿在手中,摆出一副随时刺人肚子的凶样,另外几位手时拿着扁担挡着去路,要求每位过客交5元钱,才放行,说这是用来修建山路的。这群上海人(约20人)不肯交,说你们有没有收费许可证啊?这里有没有王法啊?这几个山民根本不理睬,说这里我们就是王法,于是这批上海人就一直僵持着。这群上海人见我们4位年青男人到来,也想拉我们一起与山民们去评理。遇此情况,我们的领头知道遇到了“秀才遇上兵,有理讲不清”的情况,何况此处山高皇帝远,还担心的山民会以为我们四位也是上海人那就更麻烦了。于是我们领头人赶紧准备了20元零钱,递给了那位坐在石梯中间拿锋利啤酒瓶的山民,才放了我们过去。</h1> <h1> 我们急忙离开此是非之地,加速爬山,大约在中午11点半左右,我们到达了山顶。当时山脚下倾盆大雨,山腰却是雾气腾腾,距离10米处,就看不见人影。而到了山顶却是阳光灿烂与厚厚的白云,仿佛真是人间仙境!</h1> <h1> 中午吃完自备干粮后,稍作休息后,山顶附近走了一圈后,就下山了。</h1> <h1><font color="#010101"> 山顶就一个湖,一小庙。</font></h1> <h1> 到达山脚,大约是下午四点钟左右,当时已经没有汽车了。路上就拦了一辆运沙石的拖拉机,我们给了司机一些钱与香烟,让他带到我们去玉山城里,司机答应后,我们四个就拥挤着站在露天后拖车上,一路颠簸着。结果路上还遇到几处山体滑坡,好不容易等路面清理干净,到达玉山县城己是晚上八点了。</h1> <h1> 第二次是1992年暑期,我当时是学校里的教工团支部书记,暑期里要组织青年教师旅行活动,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大多数年青教师没去过三清山,兴致很浓,于是我带领着这群青年老师再次去爬了三清山。考虑到一天时间上下爬山会很累,于是在山顶上的农家旅馆住了一晚。由于山上长年湿润,被子都不容易干燥,我就穿着衣服躺下休息的。</h1> <h1> 第三次是2014年3月16日,这时候的三清山索道与栈道都己修好,完全不是我早年二次未开发时的原始模样。我爱人从没去过三清山,听说风景比美于黄山,就报团参加了,这是当时山顶的照片,天气很好,能见度很清晰时所拍的。</h1> <h1> 我们是乘索道上去的,因为这天是周末,上山的人很多,团队导游通知我们务必在7点之前,必须全体赶到索道排队口,否则会因为等候排队的人很多,需等候很长时间。由于我们参加的是散团,大家都不认识,晚上也没安排什么活动,大家都是早早休息,养足精神。导游通知我们早上六点起床,六点半吃完就上车赶赴索道口排队。</h1> <h1> 这是距离索道口不远处所拍的一张留念,当我们赶到索道口时,发现其他团队也早己经排队候着了,原来别的团队导游也都是这么想的,甚至做得比我们团队还过分。结果我们全体还是苦苦等候了一个半小时后才轮到上缆车,让我再一次深深切切地体验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长长排队的痛苦感受。</h1><h1> 缆车在运行过程中,是一刻不停的,在上下缆车时,虽然减速,但依然有惯性,人需要往前小跑一步,不然人是站不稳的。</h1> <h1> 现在的三清山完全开发了,没有了原先整个爬山艰难的惊奇刺激,就是索道上山顶,然后是沿着栈道绕山顶一圈,看看风景,绕山顶一圈大约需1个半小时至2小时就结束了,完全不需要住在山项,因为山下宾馆条件要好许多。</h1> <h1> 第四次去三清山是2015年7月3日,是我原先工作单位组织的疗休养活动,人均每次2000元。如果自己放弃不去,那是一分钱都不会退还的。我们当时就住在天龙山大酒店,“天龙山”是三清山的山脉名称。 </h1><h3><br></h3> <h1> 我的网名“天龙山风”,就是这个缘故。我早年对三清山的深刻印象,所以我的网名就一直取作“天龙山风”。那天,同事们都去登山时,告诉同事自己己经来过三次了,不想再去痛苦排队,于是我一人留在宾馆里休息,看看电视。<br> 以下是我的同事拍下的照片:</h1> <h1><font color="#010101"> 暑期7、8月份天气多变,山上带去的雨伞是没用的,风一大就可能刮走或者刮翻。如果这次女同学去登山,提醒一下:不能穿漂亮的连衣裙,当心风大时会将连衣裙吹翻的。如果不幸走光,那可不太好,男同学会抓拍的,哈哈。</font></h1> <h1> 山上也只适合小团队拍合照。暑期里7、8月份,山上山下的气温都比较低,希望同学们都能多带上件两用衫外套,不然可能会感冒着凉。一次同学会相聚,回来后就生场病,就不上算了。另外,雾起时,能见度会很低,有时10米开外,已经见不到人了,因此团队一起出来玩,最好不要走得太散,尽量沿着己开发好的栈道行走,男同学千万不可以好奇探险去走小路啊!</h1> <h1></h1><h3></h3><h1> 我十分怀念30周年时,那次组织的平湖之行,既休闲又安全,而且还留下的许多珍贵的美景美照,都将成为我们今生永久的快乐记忆!</h1><h1> 最后,祝各位同学相聚三清山,玩得开心,注意安全!</h1><h3><br></h3><h1> 2019年7月27日修改</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