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善良

涛涛江水

<h3>六年前的父亲节,父亲离开了我们。</h3> <h3>没有父亲的日子,总是提不起精神,生活没有了味道,少了真挚的话句,更缺少朴实的唠叨。</h3> <h3>父亲十分注重邻里关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和谐。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还在追求三转一响,生活不是十分富裕,家里逢年过节包饺子、杂油氽、做鱼圆,总是先给邻居送一盆,然后才家里人一起吃。邻居亲朋有点事,也喜欢找父亲聊聊,父亲排行老二,大家叫他二爷。</h3> <h3>父亲乐于助人。经常和我们讲,别人有困难能帮要帮,特别是一些家境一般的人。因为我们弟兄仨人先后离开家乡读书就业,亲朋好友有子女升学教育方面的问题,总喜欢来向父亲讨教,父亲总是放下心头的事耐心解答,有时候都忘记了做饭。</h3> <h3>父亲出生在中医世家,听奶奶说民国时期的某一年,父亲大约两岁的时候,家乡发大水,父亲掉在水里,把奶奶吓得直哭。可能是这次事故,给儿时的父亲留下了阴影,形成了父亲一生严谨、小心的个性。</h3> <h3>父亲非常孝顺。记得爷爷、奶奶过生日,父亲大都要掌勺做饭,爷爷喜欢吃冬笋烧肉,有时候大伯伯会从外地寄来新鲜的冬笋,父亲马上去菜场买上好的猪肉,做好给爷爷奶奶和一大家子品尝。父亲出差回来,一般都会带回各地特产,让大家享用。</h3> <h3>父亲善待晚辈。每逢寒暑假我们回家,或是堂兄、堂姐们回来,父亲总是忙的不亦乐乎,让我们吃个不停,他做的菜不需要说好,只要光盘就行,每次大家开心的吃完,父亲总是躺在椅子上休息,慈祥的脸上写满了爱意。</h3> <h3>父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善良的品行一直影响着我们。坦荡做人、踏实做事的要求时常回响在我们耳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