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西安之行

wanghui6796

<h3><font color="#010101">&nbsp; 2010年5月我在北京参观故宫时导游就告诉我们说,五百年历史看北京,五千年历史看西安,那时的我心里就充满着对西安的向往之情。之后终于在2018年7月28日上午8点多,昆明长水机场,历经两个多小时的飞行,飞机降落在西安咸阳机场。在机场,咨询了一家旅行社,觉得几个重要的景区费用也不高,就和他们签订了旅游合同并交了押金。然后是乘坐机场大巴到了我多年来梦中向往的西安城。和兄弟王焱通了电话后,他随后赶到,肚子也饿了,王焱带我们到“皇城168酒店”不远处的小吃一条街把肚子填饱了。之后王焱又带我们爬了西安古城墙,累了,到王焱的住处,我在他那里小睡了一会,恢复了大部分体力。晚饭后,早早回旅馆休息,为第二天的行程做准备。</font></h3> 之后6天的行程,也就是从29日起,前两天,29、30日,在导游的带领下,我和妻子参观了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唐明皇夫妇泡澡的华清池。还乘电瓶车去了华清池后面的骊山,参观了蒋介石当年藏身的石缝,我还亲自到石缝体验了一把感觉。29日下午乘车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晚上在城边某地看演出,名字记不得,大意是大唐的西游之行。30日去华山,乘车4小时,排队2小时才轮到我们坐索道车上华山。看华山风景大约3小时,体验了一把不同于往日的惊险刺激的索道车和华山的特殊风景。<br>  31日感觉累休息了一天,用心感受了西安城中心的名小吃。<br>  8月1日和2日是西安人称之为“北线2日游”的几个景区,具体包括皇帝陵、黄河壶口瀑布和革命圣地延安。<br>  小小一个西安,景区不算太多,但历史跨度长,从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到5000年前的皇帝陵,再到2000多年前的秦始皇兵马俑、1300多年前的华清池、80多年前的骊山故事和延安故事,历史跨越却是6000多年。这次游行,印证了北京导游的那句话——5000年的历史看西安,其实何止5000年啊。<br>  概括来说,这次游玩参观的地方包括两个遗物的地方,两处藏身之地,两处自然景观,两处消闲之地,多处人文景观。具体的景观情形我就不描述了,那可是世界级风景,我哪能和那些历史名人比啊,人家描述得够祥尽的了,网上随便一搜都有若干描写,再说我是走马观花看到的,因为时间紧——其实也没有必要很深入,这里我只能谈点粗浅的感受。<br>  两处遗物的地方——半坡遗址、秦始皇兵马俑。半坡遗址,一个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多个坑,几处陶窑,几处墓葬。印象深的还是那些罐子,不仅生活用它,还作为随葬品,和尸体埋一起。秦始皇兵马俑,那些泥制的人和马竟然还那么多,立放在坑道里左一排右一排的……追寻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还有思想,是我们当代正常人的本能反应,尽管这些东西是那个年代的人们主观上无意留下但客观上留了下来,这为我们猜想那个年代的人提供了依据。这时我就想,今天的我们,可不可以主动把我们的某些能留的东西留下来呢?我们要考虑到如何满足后生他们的好奇心,但关键还是历史文化的传承。 <h3><font color="#010101">  两处藏身之地——延安和骊山。在延安参观了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生活办公的地方杨家岭和枣园,那个地方有点像我们这些山多沟多的小村子所在的地方,比如说我们阿岗的阿窝、小发歪等地,据说在当时的条件下难攻易守,很好地保存了党中央的实力,为中央领导更好地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做了贡献。而那个蒋介石躲藏的骊山石缝,就是一条石缝而已。少数几个人躲进去还可以,但爬却要一个一个地爬,人多挤不下。这里离蒋介石开始出逃的骊山脚下大约一公里吧。我从网络上搜索到了关于蒋介石当年逃离时的历史剧片断:蒋介石在华清池洗了澡睡觉,听到枪响,以为是红军来了,睡衣都忙不得换,在手下人的帮助下夺窗而逃,跑到骊山石缝处时鞋子都跑掉了一只。等张学良手下士兵找到时,冬日的气温冷得他瑟瑟发抖,大脚拇指抽筋缩在二脚拇指下面。幸好士兵问他是谁时,他说是委员长,否则士兵扔手榴弹进去蒋恐怕连命都保不住了。同样是领导,同样是躲,毛是几万红军战士的领导,尽显将军风度,而蒋却是几百万国民党军领导,在关键时刻只顾自己狼狈逃命,气质格局一目了然,只能任由后人评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两处自然景观——华山之巅和黄河壶口瀑布。听说华山主峰好几个,我们是乘索道车上去西峰的,历时约10多分钟,沿途看到了华山的悬崖峭壁,感觉到了曾经的“凶险”一词形容它实不为过。刚才还是闷热的山脚,到了山顶一下就清凉了起来,山顶植物和我们云南阿岗的差不多——海拔也差不多的原因吧。听说七月份的时候有个攀援者解开安全绳主动跳崖而下,我想这个跳崖者落地时断然是粉身碎骨了。在山顶,想起曾经教过学生的古诗名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身临其境体会了一把古人作诗时的环境。8月份,正值黄河涨水的季节,导游说去看壶口瀑布正是时候。在旅游车内远观黄河时也不觉得怎么样,以致导游说“是不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心已死?”可近观就不得了了,“浊浪涛天,波涛滚滚,震耳欲聋,汹涌澎湃,雾气弥漫,水花四溅”这些词都可以用上。人要离得开一点,否则一不小心,泥水就会脏湿了衣服。看黄河,给我的感觉就是可以表达一种愤怒,一种特别的愤怒,《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肯定就是受到了黄河的启发有感而作的歌词吧,难怪当年唱了这首歌的人去抗日前线会那么勇敢顽强,誓死和日本鬼子血拼到底。刚好黄河岸边有个演出台,一群重庆某中学来的学生身穿红军服,在领队的指挥下齐唱“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中国人喜欢把黄河称之为母亲河,为什么呢?民族危亡之时,母亲都发怒了,做儿女的哪有不去前线拼死抵抗的道理。黄河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代人只有知道了“生于忧患”,才能“死于安乐”的道理。站在黄河岸边,我用手机拍了多段视频,准备回去播放,慢慢品味黄河的精妙所在。</font></h3> &nbsp; 两处消闲之地——华清池和大唐芙蓉园。华清池位于骊山脚下,似乎离西安城也不太远。导游带我们参观了华清池的一些建筑,那里保留着西安事变前蒋介石办公的地方和睡觉的地方。然后是硕大的屋宇内的几个石头砌成的坑,干坑,没有水,分开在不同的屋子里。小的那个听说是当年杨贵妃用过的,大的那个是唐明皇用过的。屋外有唐明皇家人用的池子,另外还有大臣官员们用的。都是干的,没有水,仅供游客参观。许多游客还扔了硬币纸币在这些池子里。听导游讲,杨贵妃每年12月到这里,当年这里叫华清宫,然后是3月份回长安(现在叫西安)。想不到,曾经那个烟雾缭绕,莺歌燕舞,迷人馨香的李隆基和杨贵妃爱情的地方就是在这里,追溯历史还是1300多年前的事呢。庭院内有杨贵妃的塑像,丰腴富态,半披着衣服在后面,前祼,睡眼惺松,迈出左腿。大唐芙蓉园是最后一天因为是下午四点的飞机,早上临时想到要去的。在西安城中心的南侧,据说有一千多亩,门票120元,不低呢。里面宽敞奢华气派,路桥蜿蜒曲折,山水楼阁、字画浮雕、花草鸟鱼,尽显帝王家气势。听说当年除了皇帝及其家人外,普通民众也可到这里游行。这两处消闲之地和前面的两处藏身之地比较,让我想起了古代的一句名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毛泽东同志带领红军战士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了延安时已经是百炼成钢了,这时候的蒋介石和帝国主义在他们眼里都成了纸老虎。而蒋介石,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在华清池泡温泉住宿,连办公都非得安排在这里不可。想当年李隆基和杨贵妃在这里图痛快,导致安禄山叛变,大唐走了下坡路,杨贵妃被赐几尺白布勒死,美其名曰自缢,李隆基最后也是在孤独寂寞中死去。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之后不忘对红军的剿灭,导致的结果是节节败退,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放了全中国,蒋介石带着他的五万多箱金银珠宝连同他的残兵败将退守台湾,到死他也只承认他打战比不上毛泽东,失败的深层原因他始终找不到。苦中寻乐,越苦越乐,乐中找乐,乐极生悲——这是我最近一些年来的人生感悟,而若干历史事件也印证了我的观点是对的。<br><br> <h3><font color="#010101">  多处人文景观。听兄弟王焱介绍了几处,也看了一些,但印象深的还是古城墙相连的那个瓮城。兄弟介绍说,古时来犯之敌过了护城河,来到城墙边,假如攻进了第一道城墙,敌人以为攻进城了,其实错了,是进了瓮城。敌人进了瓮城就成了瓮中之鳖,若不投降,四周城墙上的射手万箭齐发,敌人只能就地毙命。在那个冷兵器时代,一般的城池也只有护城河和高高的城墙,这里突然多了个瓮城,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钟鼓楼我们只去了鼓楼,爬上鼓楼,以二十四节气命名的各面大鼓依次陈列在二楼屋檐下两侧的走道上。正中里面是一个大的房间,前面有舞台,旁边有一部分凳子,累了,我们坐在上面休息。过了一会,说是有表演,游客也越聚越多。开始表演了,只有一个小伙子,其他几个都是二三十岁的姑娘,为首的一个打一面大鼓,其他再配以编钟、琴、笛子什么的等等,声音清翠、韵律优美,确有唐代盛世长安的感觉。我用手机录了视频上传到“我的优酷”里,回家后打开看了N遍,以后可能还会看的,算是百听不厌吧。其它古建筑和当代建筑跟各地的城市比也差不多,就不多说了。</font></h3> 黄帝陵那个地方,导游没有作具体介绍,让我们自己看。主要就是两个土山,在那里见到了五千年的柏树,还有现代的规模宏大的建筑。听说曾经的国民党主席连战去拜黄帝陵就是在那里,中央电视台录像,全国新闻联播。我作为炎黄子孙之一,对这里的具体情况不熟悉,也不便多说,历史的东西,有待我慢慢地去学习。<br><br>  其它不得不提的是西安小吃,各种馍,比如羊肉泡馍、牛肉泡馍、各种肉夹馍……作为云南人的我们,偶尔吃一下,觉得味道还是很好的。还有那个biangbiang面,确是好吃,要说具体怎么好吃,一下又说不上来,只觉得一个字——爽,两个字——爽口。 其他方面,比如说西安本地人,我觉得算是比较好的。旅行社订的合约基本也都是照做了,价格适中。车辆礼让行人以前我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说是杭州人做得好,其他城市不曾听说,但这次在西安,切身体会到了被礼让的心情。在同一个地点,那是一个“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也没有斑马线,我要从对面过来才能进入巷道里我们住的旅馆。一次我刚下人行道,准备过马路,看到我右侧的一辆出租车也要经过,我想等他先过吧,这时出租车喇叭响了,意思是让我先过,心情一阵激动。还有一次,同一地点,因为我在本地习惯了站在马路边等机会过,没有站在人行道上,我左侧的一辆公交车也要经过,心想还是等他先过吧,但公交司机挥手示意我先过,心里又是一阵激动,人家可是几十人坐在上面等啊。反思我自己,在云南习惯了,不站在人行道上等车自身素质还有待于提高。连续几天住“皇城168酒店”,35度的高温,有一天房间空调只吹风不制冷了,向柜台小姑娘反映了,给调换了个房间。另一天觉得酒店一楼过道沙发上不干净,不方便坐,男主人手拿毛巾过来反复擦拭,客气得很。<br>  其他几点体会,一是科学与愚昧在历史进程中的反比例关系。最典型的就是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有兵马俑,据说秦始皇一生追求长生不老,求之不成时,本来是要若干男女随他一起去,但不行,就造了兵马俑,但造兵马俑的工匠们一个都没有活下来,全部被杀了,按秦的意思是他在人世间靠武力征服了世界,他还要在另外一个世界像他活着时候一样,指挥千军万马征服全世界。今天,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唯物主义主导着人们的思想,摒弃了那些自欺欺人的形式,越是高级的人,丧事越是从简,倒是在农村还盛行着用纸做成各种动物模型陪葬,也算是继续地自欺欺人吧。二是历史的发展改变了人民的地位。远古时期的人民,是为着奴隶主或封建主而生的,一切的思想和行为都要以主人为中心,帝王们“三千佳丽,财富如山”,普通人却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到了今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是我们工作的目标”深入人心。三是高处不胜寒,地位高的人,要谨言慎行。比如毛泽东就做得很好,他的大部分话就是再过一百年、一千年都不会过时的。反观蒋介石,自私自利,言行不一,比如西安事变时私自找杨虎成谈话,想促成他反张学良,再比如说他抗日战争时会见彭德怀,想策反彭德怀,自私至极,这样的人作为一国之君,能长远立足吗?四是树立新的生死观——生是为了死,死是为了生。个体的生命必有一死,生死的规律谁也抗拒不了,每一个个体的生命来自于自然,最终仍然还要回归自然。同理,死是为了生,吐故纳新,旧的不去,新的怎么来?但一切得顺应自然,按自然规律来,积极乐观面对生活是我们每一个正常人的本能。反对华山那个跳崖轻生的人,违反自然规律,逃避一个人最起码的活着的责任,制造恐怖,给风景区工作人员增加不必要的麻烦。五是生存的基础是物质,但是物质不是生命的全部。古代帝王他们的物质极大丰富,精神不一定充实,毛泽东长征或延安时期物质极其匮乏,但精神却非常富有,他准确地预见到了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的中国历史,恰到好处地做了他们应该做的事——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让革命的后代永不忘。<br>  “读史使人明智”,也有人说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参观历史遗物更让人有深刻的体验,过了的并不是完全就过了,别人在看、在听、在想,我自己呢,还不是在反思,反复地反思,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如今的我要怎么做,随时告诫我自己:引领不了历史的潮流时,也不能拖历史的后退啊;科学地定位家庭中的自我、事业中的自我、社会中的自我很重要。把自己的幸福定位于家庭、事业和社会之上,才是真正的幸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大河东去,我作为河中的一滴水,不进则退,我们要享受得起全民小康生活的环境,同时也要发扬延安精神,能够吃一切的苦,居安思危,不在生活中迷失自己,稳步前行。 等到历史再过100年,1000年,5000年,那时的人们会怎么想我们今天的人呢?也许,巧合的情况下有人读到今天我写的这篇文章,会说:“哦,他们当时有人在这样看历史,这样想问题”,这不就很好了嘛,省得就像我们今天的人只能凭借遗物去猜、去想,有时还不一定想到点子上。<br>  说了半天,古人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道至简”,而我又在这里夸夸其谈什么了,这一想,好像又觉得我是在这里卖弄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