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中的“研究”培训心得

🍊

<h3>  今天有幸参加了万柏林区教育局举办的儿童哲学的探究培训,听了儿童研究中心杨妍璐教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对儿童的思想有了进一步了解,对我的工作有了很大帮助。</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儿童哲学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只是我们大多数父母很少关注的一个儿童期教育的领域。它源自我们对儿童世界的观察以及儿童传递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信息。<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如果你承认儿童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关于这个世界的困惑,以及儿童对自己也会很好奇,那你就离儿童异常精彩的精神世界不远了。</span></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尊重和关注儿童的“三思”意味着你在踏入儿童异常精彩的哲学世界后,你开始关注他们的思考本身(对包括儿童在内的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那么接下来你就需要引导和协助孩子不断探究这个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充满惊喜的世界。</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与很多高高在上,一知半解的成年人不同,儿童自降生那一天起,就具有一种穷尽一切好奇的探索、探究之心和思考的能力。这既是他们,也是我们最初认识世界与自我的一种方式。只是,后来我们中的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远离了这条探究与认知真理真相的道路。</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儿童正处在这样一个通过反复探索和认知,建构自我精神世界的最初阶段,需要我们辅之以必要的呵护、关注、耐心、尊重、引导以及合适的启蒙方式方法,帮助他们总结和建立正确的思维路径,完成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升级”的使命。</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爱智慧,爱思考,会思考——儿童哲学启蒙,这将是我们送给孩子受益终生的礼物。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面对孩子时都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想他们所想、感他们所感,这样会拉近孩子与我们之间的距离。教师的工作需要儿童哲学的帮助,新时代的教师更加需要创新与突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