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行之六:雁荡山(4)灵岩

山水之间

<h3>  4月22日 星期一 时雨时晴 灵岩</h3> <h3>  今天游灵岩。</h3><h3> 灵岩景区位居雁荡中心,面积9平方公里,景区内峰峦雄壮浑庞,绝壁回环,古洞诡异,鬼工雕镌,形态万变。“雁荡冠天下,灵岩尤绝奇”(宋王十朋句),灵岩景色为全山之冠,被誉为雁荡山之“明庭”。</h3><h3> 灵岩景区合计景点有91个。主要景点有屏霞嶂、灵岩寺、天柱峰、展旗峰、灵岩飞渡、小龙湫、龙鼻洞、卓笔峰、卧龙谷等。</h3> <h3>  来到景区门口,首先看到一块大石,上书“钟鼓齐鸣”四个大字,过了此石就是灵岩景区了。</h3> <h3>  石头上的青苔经过多年越来越多,红色的字却还一如从前般醒目。</h3> <h3>  前一夜刚刚下过雨,这一日也是时而出太阳,时而飘小雨。</h3> <h3>  田纪云副委员长的题词“雁荡奇景,贵在天然”。</h3> <h3>  进入景区不远,立有徐霞客的石雕像。</h3><h3>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h3><h3>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h3><h3> 《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h3> <h3>  李先念主席的题词。</h3> <h3>  景区中每隔一段距离就是一个小景观,例如展旗峰、青蛙聚会等等,全部是“大自然造物神”的杰作,玲珑活现、惟妙惟肖,当然还要添加一些人为的想像力。</h3> <h3>  青蛙聚会。</h3> <h3>  老僧拜塔,神韵十足。<br></h3> <h3>  展旗峰,此处发育典型的留纹岩层,记录了距今约1亿年前熔岩流动的痕迹。</h3> <h3>  展旗峰。</h3><h3> 位于灵岩寺左前方,与天柱峰相对,高约 260米,状如大旗飘扬,气势壮阔。</h3> <h3>  灵岩周围群峰环立,松柏参天,千年古刹灵岩寺隐身其中,天柱峰、展旗峰并立对峙,形成了著名的“南天门”。</h3> <h3>  天柱峰。</h3><h3> 位于灵岩寺右前方,高266米,色白体圆,立地擎天,气势磅礴。峰北侧的摩崖“辟立千仞”和“天不塌,赖以柱其间”,写得很传神。</h3> <h3>  屏霞嶂。</h3><h3> 又名灵岩,进入南天门,迎面可见。嶂“高广数百丈,壁立于霄,色五彩相间,如大锦屏。”明刘芳誉《屏霞嶂》诗:”摩天峭壁俯禅关,炫目丹砂好铸颜。恍愧仙源迷路处,乱霞飞绕赤城山。”可谓写出了它的容采风神。</h3> <h3>  景区内每天定时有灵岩飞渡表演, 天柱峰、展旗峰两峰相隔约250米,之间系有钢丝缆绳,堪称“世界上最高的空中舞台”。表演者在悠扬悦耳的《雁荡谣》歌曲声中时而在天柱峰上系着缆绳飞崖走壁,快速下降,犹如山雀,时而在两峰之间的钢丝上突然来个猴子捞月,又来个悬空跟斗,我们揪心的看着精彩的表演,听着主持人介绍飞渡历史,灵岩飞渡最早起源于农民上山采草药,后来演化成现在的高空飞渡。</h3> <h3>  灵岩寺大雄宝殿。</h3><h3> 灵岩寺背依灵岩,寺以岩名,是雁荡十八古刹之一。四周群峰环列,雄壮浑庞;古木参天,环境幽绝。清人喻长霖的一副楹联的下联,生动地写出了它周围的景色:“左展旗,右天柱,后屏霞,数千仞,神工鬼斧,灵岩胜景叹无双”。该寺初建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因寺境山水灵秀,名闻京师,宋太宗特赐御书五十二卷。咸平二年真宗(999)赐额“灵岩禅寺”。</h3> <h3>  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灵岩禅寺”。</h3> <h3>  从侧面登阶可进入灵岩寺。</h3> <h3>  灵岩寺。</h3> <h3>  黄炎培早年题写的寺名。</h3> <h3>  卓笔峰。</h3><h3> 峰形下圆上锐,如一只巨笔书空。前人“海作砚池天作纸,笔花飞动五云齐”的诗句,就是描写此峰的动人神态的。</h3> <h3>  独秀峰。</h3><h3> 在卓笔峰的西面,独立挺秀,凌空斗绝,出类超群,峰顶有虬松一棵,苍翠有致,有时云雾缭绕。前人“举目霞标自一峰,峰头云散见孤松”的诗句,就是写它的丰姿的。</h3> <h3>  登卧龙谷在卓笔锋旁上天桥,天桥是一条依嶂壁修造的栈道。</h3><h3> 电梯建了,不知为何不启用。</h3> <h3>  攀登卧龙谷的路,是在高达近百米的悬崖之上,一路无论是仰视还是俯视都能看到悬崖千姿百态,每个岩石经岁月的打磨都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裂缝。</h3> <h3>  沿阶梯登上卧龙谷谷口,前面是凌空高架在悬崖峭壁上的玻璃栈道,作为观景平台,边上都是透明的钢化玻璃,站在上面远眺风光,一览众山小,由山顶能将山下的风景都净收眼底。</h3> <h3>  玻璃栈道部分是带特效的,人走过时玻璃会出现破裂的图像和声响。</h3> <h3>  过了玻璃栈道,前面即是龙口湖,湖深5米,湖水清冽碧绿。</h3> <h3>  湖口有蓄水设施,作适量放水,确保小龙湫瀑布常年不断。</h3> <h3>  断肠崖石碑。断肠崖下面就是绝情谷,据说是金庸小说《神雕侠侣》小龙女跳断肠崖的拍摄地。</h3><h3> 站在此处视野非常开阔,可以一览整个景区,山景、水景相融,确实很美。</h3> <h3>  断肠崖上的瀑布如飞珠撒玉往山下直泻。在阳光照射下,瀑布会溅起的水流折射出一道道美丽的七彩光谱彩虹。</h3> <h3>  卧龙谷是小龙湫上的一段长约1.5公里的峡谷,因谷口如一条伏卧的龙而得名。谷内树木葱茏,清水明净,高爽清幽。洞穴星罗棋布奇景罗列,飞尘不到,恍若桃源。</h3> <h3>  卧龙谷景区的美,美在它山景与水景相融合,这里的奇峰怪石形态万变,特别容易让人浮想联翩。</h3> <h3>  卧龙谷景区是雁荡景色最为丰富的一处。在一片碧绿之中还有片片火红的红枫。</h3> <h3>  断肠崖到卧龙潭这段,空谷幽兰,山花烂漫。</h3> <h3>  卧龙谷东侧是一座高数百尺、长约百丈的巨岩。岩底有伏羲洞、风洞、灵岩洞等3个并列的岩洞。</h3> <h3>  猩猩脸谱。<br></h3> <h3>  沿路边走边看,流水潺潺,不远处只见一条细流直下谷底,这正是小龙湫瀑布的源头之一。</h3> <h3>  卧龙潭是卧龙谷的尽头,还是《神雕侠侣》中古墓出口的外景地,里面有个石洞可坐竹筏进去,里面有小龙女的墓。</h3> <h3> 卧龙潭旁有一条山路,可上峰顶与去净名谷方洞景区。现在禁止通行。</h3> <h3>  游完卧龙谷,可以沿小溪对面栈道返回断肠崖。</h3> <h3>  小龙湫又名小瀑布,在灵岩寺右侧后面的隐龙嶂底,是灵岩的主要观景之一。悬崖环峙,岩腹有如珊瑚、玛瑙颜色。瀑飞崖上,触石腾空如雾团结旋;而流转飞洒,水珠溅人。瀑水搏潭,因光作色,形态万千。无怪前人有“我来看不足,长啸独凭栏”的赞叹!潭水从乱石间流出,汇合成卧龙溪,再蜿蜒地向南流入碧玉溪。小龙湫左侧山上,有猴子捧仙桃一景;卧龙溪中有鸭子戏水等景致,都值得一一看。此外,潭前那一块长方形的大石头很像一方砚台,砚台旁边还靠着一块扁长方形的小石条,样子象一块松烟墨。</h3> <h3>  游完灵岩,今天要赶回杭州,时间来不及,路过灵峰,只在景区外面拍了几张照片。</h3><h3> 灵峰和方洞、灵岩号称雁荡三绝。灵峰为雁荡山的东大门景区,总面积约46平方公里。以悬崖叠嶂,奇峰怪石,古怪石室,碧潭清润而著称。景区内层峦叠嶂,奇峰环绕,千形万状,美不胜收。灵峰夜景,移步换形,变幻多姿,妙不可言。两大奇洞——观音洞、北斗洞为游人所必至。合掌峰是雁荡山的代表景观之一。</h3><h3> 这些只能留待下次观看了。</h3><h3><br></h3> <h3>  雁荡山很大,仅北雁荡山,就有灵峰、灵岩、方洞、大龙湫、显圣门、雁湖,净名谷7个景区。</h3><h3> 雁荡山很美,美的让人流连忘返。</h3><h3> 这次时间关系,没能全部如愿,给自己留个念想吧。</h3><h3> 雁荡山,明年再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