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甲:我是一九四九年生的。</h3><h3>乙:这一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h3><h3>甲:所以,大家都叫我"解放妮"。(玉山话)</h3><h3>乙:和共和国一块成长。</h3><h3>甲: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七十年过去了。</h3><h3>乙:我们都老了,退休回家了。</h3><h3>甲:我问你,活了这七十年,你最大的体会是什么?</h3><h3>乙:有三点。一、毛主席让我们站起来了。二、邓小干让我们富起来了。三、习近平让我们强起来了。</h3><h3>甲:完全正确。记得刚解放时,玉山县城流行过一些童谣,蛮搞笑的。</h3><h3>乙:你听过吗?</h3><h3>甲:听过。会讲话时还学过。</h3><h3>乙:那你学给我听听。</h3><h3>甲:可以,(玉山话)嗨啦啦啦,嗨啦啦,天光吃豆腐花,中午吃豆腐渣。</h3><h3>乙:这是说老百姓当时吃的一般般,但要求不高。只要歺歺有吃的,大家就唱海啦啦了。</h3><h3>甲: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吃的方面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h3><h3>乙:是呀,以前是没得吃,吃不饱。说在是吃不下,吃不了。</h3><h3>甲:改革开放后,物质供应极大丰/富。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应有尽有哇。</h3><h3>乙:现在是少吃荤多吃素,少吃细粮多吃粗,少吃油腻多散步。</h3><h3>甲:解放初的童谣还说,(玉山话)字不识,挿钢笔,烂不通,进县中。</h3><h3>乙:这是说当时的文化水平很低,连进中学的都一般般。</h3><h3>甲:现在的玉山成了全国闻名的博士县。七十年来玉山输送了四万多名大学生。这些大学士又湧现出数百成千的博士硕士。</h3><h3>乙:这种变化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叫做一步登天。</h3><h3>甲:解放初的童谣还说:(玉山话)吃吃嬉嬉,政府救济,吃吃睡睡,政府优待。</h3><h3>乙:这是说当时的一些玉山人不主动改变命运,只想在家等政府救助。</h3><h3>甲:七十年的发展证明,玉山人民从来不等靠要。而是有条件的要上,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h3><h3>乙:一点没错,七十年来,玉山的县城扩大了五倍以上。一九五八年,我们用肩挑车推,土法上馬,建起了七一水库,实现了早涝保收</h3><h3>甲:建国十周年,我们自力更生,堆土卷棚。在冰溪河上建起了第一座玉山大桥。</h3><h3>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发动全县人民集资赞助,建起了玉虹大桥。</h3><h3>甲:进入新世纪,我们先后建起了现代化的金山大桥和铁拉索的彩虹桥。</h3><h3>乙:金山大桥是双向四车道,很壮观。彩虹桥既可通车又可观光,铁拉索上彩灯闪烁,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h3><h3>甲:经过七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军事实力是世界前三名。老百姓安居乐业,过上了小康生活。<br></h3><h3>乙:在这么民富国强的时候,我退休了。家中宽敞,外面漂亮,子女孝顺,老伴善良。卡里有钱,喜气洋洋。我没有别的要求,只望身体健康,多享几年福。</h3><h3>甲:我还有个心愿未了结,藏在心中七十年了。</h3><h3>乙:什么心愿?能向大家公开吗?别不好意思,都七十岁了,怕什么?</h3><h3>甲:你别想多了。我这个心愿,估计在座的观众们都有。</h3><h3>乙:在座的都有?包括我们站着的吗?</h3><h3>甲:不包括你。因为你己经没有别的要求了。</h3><h3>乙:我那是在个人生活方面。不包括国家大事。</h3><h3>甲:这么说,我们还是有共同语言的。那我就宣布:我藏在心中七十年的心愿是——</h3><h3>合:解放台湾,统一祖国。</h3><h3>甲:作怎么知道的?</h3><h3>乙:因为我也是——</h3><h3>合:解放妮。</h3><h3><br></h3><h3> 文骥 文慧写于2019年6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