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骆驼的商业王朝(原创)

鸿雁南飞

<h1><b>序言</b></h1><h1><b> 徽商,明清时期颇具影响力的商帮,雄霸数百年,贾而好儒。推动了中国商业的繁荣,打造出独特的商业文化品质,积淀了具有生命力的行商理念,勾画了一道永不磨灭的亮丽风景,是现代商业运作的典范与楷模。徽商文化,是中国商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是中国商业文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弥足珍贵,是从商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和典范!</b></h1><h3><br></h3> 寄命于商,典当"徽骆驼" <h3>  前些年在苏州经营一家茶庄,一位长者问茶来自何方?吾答曰:徽州。“徽州?哦!徽骆驼!你们的祖先用骆驼把茶叶运过来。"</h3><h3>徽骆驼是江、浙、沪一带老人们对徽商的记忆!吾不解其义,直到若干年后,吾去一代文化巨匠胡适故居参观,见其堂屋中鹤然挂着几个醒目大字"努力做徽骆驼"。原来“徽骆驼”早已根植于徽州人血脉中,徽商值得骄傲的代名词。</h3><h1><b> 江南过去有个说法,叫“无徽不成典”,当铺的头柜朝奉则被称为“徽老大”。在江南人的发音中,“老大”与“骆驼”同音,徽州商人故而也就有了“徽骆驼”的绰号,亦被称为“徽骆驼精神”。</b></h1><h3> 《江南通志》说徽州商人“善识低昂时取予”,“以故贾之所入,视旁郡倍厚。”</h3><h3> 素以“勤于山伐,能寒暑,恶衣食”著称的徽州人,都能肩负父兄、家族生存发展的重负,义无返顾地“离世守之庐墓,别其亲爱之家庭”,“近者岁一视其家,远者不能以三四岁计”。</h3><h3></h3><h3>“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矣。”以自己的身家性命来搏取一份商海前程,无怨无悔,至死方休!</h3><h3> 数百年来,徽州人正是抱着这种破釜沉舟的信念,前赴后继地投身商海,才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商业神话。</h3><h1><b>这才是真正的徽骆驼精神。</b></h1> 贾而好儒,审时度势 <p><br></p><p> 徽州,素称“东南邹鲁”,生于斯、长于斯的徽商,一个显明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徽商的本质是儒商。“</p><p> 儒商”,实际始于徽商。因徽商好儒,亦儒亦商,或先儒后商,或后儒先商,总之是商儒结合,才有了儒商之称。 徽商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深厚的时代背景。</p><p><b style="font-size: 20px;"> 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b></p><p> 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下移,促使其临近地区的经济首先得到相应发展,中原文化也随之被引入江南。徽州正处在东南经济活跃带苏浙的中心,南来北往的要塞,徽州特殊地理环境和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促使徽州地主经济向商业经济转化。</p><p> 《江南通志》亦称徽州”咸有溪山之胜,然岭谷险陋,壤地硗瘠,水湍悍,,少潴蓄。不雨易枯,骤雨则山涨暴至”。</p><p><b style="font-size: 20px;"> 缺乏发展农业的基本条件和与日俱增的人口因数,是迫使徽州人大量外出经商谋生的基本原因;而丰富的物产、便捷的水路交通外部条件是使徽商孕育发展又一成因。</b></p><p> 然徽商至明代初期在盐商行业中其势力与晋商"巨鳄"比仍然很小。</p><h1><b>其原因是官督商销的盐引制度(即许可证制度)既大限制了徽商发展。</b></h1><p> 明初(1370年),边患严重,蒙、元残余势力猖獗,数次反扑犯我边戌、甚至危及北京通州安宁,军队长期驻守边塞,仅粮食供应缺口达150万担。山西行省出妙招:用准许进行食盐贸易为条件,招览商人运粮支边称之为“开中法"。由盐运司督促商人指定区域销售。晋商山、陕商人近水楼台,有的索性就在边塞地区招募流民,开荒屯田,用粮换盐,甚至连运费也省了,真乃出尽风头。</p><p>而徽州则“一日米船不至,民有饥色,三日不至有饿殍,五日不至有昼夺"哪里去征粮?且去边塞千里迢迢!</p><p> 既便是营商环境极为不利,徽州商人仍然急国家危难之急,千里运粮支边塞,体现了徽商骨子里的家国情怀!</p><p> 公元 1492年,明王朝改用“开中折色法”,替代“开中法”。所谓“开中折色”,就是原来是招商纳粮,现在改成纳银解部,(即交钱买许可证)然后直接到盐场支盐。</p><h1><b>新政免去了边塞运粮之苦,为徽州商人雄霸两淮创造了契机。徽州人开始大量涌入扬州、淮安等地。</b></h1><p><br></p><p><br></p> 徽商的文化自信 <h3>明盐业自″折色法"即纳银解部法实施以后,徽商大举进军两淮盐业,与晋商商战如火如荼。而近在咫尺的两浙盐区各盐场产量忽高忽低,很不稳定,官府责成按时以固定数额纳税,造成制盐工人纷纷逃亡,盐税大减。徽州府歙县人程正奎向官府进言:根据产量灵活纳税。却遭众人反对,他们言之凿凿:高皇帝法,迄今数十百年,安敢议纷更?程正奎笑曰:高皇帝法,数十百年,法穷矣!穷則变,变則通,庶可为长久计。程正奎建议最终为朝庭所釆纳。</h3><h1><b> 徽州盐商是依道经商,依义行事,商业道德、诚信非常好,所以在中国的商业群体当中必定会脱颖而出的,这是他们的优势。</b></h1><h3> </h3> 抱团取暖、共渡难关互助意识 <h1><b>抱团取暖、共渡难关互助意识</b></h1><h1><b>不怕失败、败而复起顽强韧性</b></h1> <h3>  面对实力雄厚的山陕商人,徽州人采取了一贯的抱团作战方式。徽商之所以能在扬州、两淮站稳脚跟,而且独占鳌头,与他们文化人格有关。</h3><h3> 据传,十八世纪三十年代,清乾隆初年的一个除夕之夜,程姓徽商偷偷溜进空无一人的两淮盐运司鼓楼,无法与家人团聚竟是程某运盐时盐船倾覆,一下子亏银四万两之巨,为逃避讨债人纠缠出此下策。就在百般无奈时,同乡吴某因欠债十万两,也来这躲债。两人互通情况后,吴某说道:我这尚有五万两银子,还债虽然不足,接济老兄倒还绰绰有余。干脆,我把这五万两借给你,你也好踏踏实实过个年。</h3><h3>感激不尽的程某回去后,随即置办了一桌佳肴美酒送到鼓楼。他对吴某说:阁下大恩不言谢!今晚就让我安心陪你守岁吧!</h3><h3> 辞旧迎新之际,两名患难与共的徽州商人开启了新的合作之旅!</h3><h1><b>正是这种抱团取暖,共渡难关互助意识;不怕失败,败而复起的顽强韧性;徽商在商海博弈中最终独占鳌头。</b></h1><h3> 清代《两淮盐法志》从侧面印证了这场争斗的结果,该书一共记述了80名盐商代表人物,其中,徽商就有60人,山陕商人各10人;而据《两浙盐法志》记载,在35位著名的盐商中,徽州人就占据28名之多。<br></h3><h3>公元1617年,明政府再次改革盐法,推行“纲盐法”,明确了盐业专卖制度。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王世华解释,所谓“纲盐法”,实际上就是盐商的专卖制度,手上有盐引的商人统统编入纲册,分为十纲,每年有一纲行旧引,九纲行新引,凡是纲册有名的商人可以获得永久的专卖权。所以,“纲法”的实行对徽商最大的好处,就是使徽州的盐商取得了世袭的垄断权力,而徽州盐商的巨额财富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积累的。郑景濂被成功列入纲册,经过数代经营,逐渐构筑起显赫两淮的郑氏盐业家族。</h3> 宗族影响力无处不在 <h3>  在徽州著名摄影师张建平先生出版的画册《徽州:捡拾历史的碎片》中,首次披露了一幅画有49人的《鲍氏祖容像》。这幅祖容像画的主人,正是清朝著名徽商鲍志道家族。画中的鲍氏族人共有49人,从明嘉靖年间的鲍氏十五世祖到清嘉庆年间鲍氏二十五世,年代跨越近300年。这是徽州目前发现的人数最多、年代跨越最大、画面最为华丽的祖容像,为世上罕见。据张建平介绍,在徽州发现的祖容像中,一般多是一人或两人画像,像这样一口气画了49人的祖容画像,目前还是首次发现。</h3><h3>这幅长2.5米,宽1.6米的巨幅画卷,从完工至今已珍藏两百多年,它记载着一个庞大徽商家族,祖祖辈辈纵横商海的努力和坚守。</h3> <h3>  徽州是典型宗族社会,宗族影响力无处不在,在商业活动中,父带子、叔带侄、舅舅带外甥、亲属之间、邻里之间抱成一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徽商则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结成的商帮团体。遍布各地的徽州会馆、同业公所的建立,就突出体现了这种精神,从而大大地强化了徽州商帮内部的凝聚力,提高了市场竞争力。</h3><h1><b> 近代徽州人胡适,早就认识到徽商宗族团体的优势,他听说家乡绩溪准备编纂县志时,就说:“县志应该注重县里人移动转徙经商的分布与历史,县志不能够只见小绩溪,而不看见那更重要的‘大绩溪’,若无那大绩溪,小绩溪早已不成个局面。”</b></h1><h3> 胡适所说的“大绩溪”实际上就是靠宗族纽带联系的散落于各地经商的绩溪人团体。宗族意识隐含的强制性在这里起着关键性作用。</h3><h3><br></h3> 徽商发迹后对文化发展之贡献 <h3>  徽商发迹后,努力推动当地文化发展。</h3><h3> 公元1634年,徽州盐商子弟郑元勋,做了件大事,在扬州修了座颇具文化味的园子一一影园。</h3><h3> 公元1640年,影园黄牡丹盛开,郑元勋邀文人参加别开生面诗会。文人墨客现场赋诗,扬州诗会有约定成俗,既现场赋诗,当场刻印,三日内尚可改易重刻;而这次则不同,用匿名方式赛诗。十七位大师现场赋七言律诗数百首,郑元勋命人重新抄录隐去作者,送文坛领袖钱谦益评审。南海黎遂球所作十首一举夺魁。郑元勋令人特制两只黄金酒怀,内刻"黄牡丹状元"五字以示奖劢!影园黄牡丹盛会一时被传为佳话。</h3><h1><b> 梁启超书:扬州盐商对清代学术文化的发展,与欧州文艺复兴,有异曲同工之妙。</b></h1><h3> 祁门人马曰琯、马曰璐,兄弟二人虽为一介商人,却主持诗坛数十年,身边聚集数百位文人诗客。“横陈图史常千架,供养文人过一生”。</h3><h3>公元1772年,乾隆开馆修《四库全书》,全国献书共500种以上共四家,除一家为宁波人所献,其余三家均为徽商所供。</h3><h3><br></h3><h3><br></h3>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学者专家眼中的徽商】</b></p><p>徽州人首先是在宋代利用科举文官制度确立之际,以尚文重教来回应与时俱来的第一次挑战,纷纷进入了官僚集团,取得了政治上的成功;到了明代中叶,他们借这个大航海时代的出现、国内商业经济发展的机遇,又大举向商业进军,取得了经济上的突破,也可以说是第二个回合的成功。我觉得徽商在全国的重要地方,特别是江南地区织成徽商严密的、庞大的网络,这个网络是一种创造,对今天来说也是很有作用的,特别是网络密集的地方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长三角今天是引人瞩目的,和徽商当年的经营恐怕有关系。</p><p><b style="font-size: 20px;">——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叶显恩</b></p><p>徽州是中国经济的一个代表地区,它曾经经济发达,同时,它还有高度发达的文化,这些东西曾经辉煌过,我们想让它再度辉煌,怎么辉煌?首先要保护好,保护好这个根,要让新的文化在这个根当中自然生发。</p><p><b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毛佩琦</b></p> <h1><b>  徽商在历史长河中,把儒家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b></h1><h1><b>重视教育的儒家传统;</b></h1><h1><b>崇尚儒雅的社会风气;</b></h1><h1><b>维系族群的宗族观念;</b></h1><h1><b>刚健有为的进取斗志;</b></h1><h1><b>吃苦耐劳的徽骆驼精神。</b></h1><h1><b>抱团取暖、共渡难关互助意识,</b></h1><h1><b></b><b>不怕失败、败而复起顽强韧性。</b></h1><h1><b>赴国急难、民族自立的家国情怀,</b></h1><h1><b>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b></h1><h1><b> 徽商文化,是留给这片土地子孙后代永不枯竭的精神财富,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