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温润如玉

<h3>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 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h3><h3> 学习心理学,走进孩子内心,更好的教育孩子!</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自己人什么都好说</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自己人效应</b></h1><h3><br></h3><h3> <font color="#39b54a"> </font><b style=""><font color="#010101">正在给学生上课,可是他不听课,在下面折纸。</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 老师对学生的这一行为非常生气,那你会如何处理? </font></b></h3><h3><b style=""><font color="#010101"> 一位老师随之发怒大叫:“你在干什么?站起来!”</font></b></h3><h3><b style=""><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 <b style="color: rgb(1, 1, 1); text-align: center;">这种情景很常见,学生会怎么想?</b></h3> <h3>  他会认为老师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愤怒之情,只是在责怪自己,很难理解老师情绪后面是替学生着急。</h3><h3> 但如果孩子把我们当成自己人,他就会明白,老师是在提醒自己要认真听课,并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h3><h3>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得学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用孩子的视角教育孩子!</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好马配好鞍</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配套效应</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font color="#010101">当你穿一件款式新颖,做工精致的上衣去上班,美美哒接受的大家的夸奖,然而大家在由衷赞叹你的审美眼光,漂亮上衣时,总不忘提醒你,配上同款的裤子以及皮鞋会更好看,然而当你把这一切都配置好之后,大家可能又会盯着你的发型了……</font></h3> <h3>  在教育中,我们也可以利用配套效应来影响孩子。例如:</h3><h3><ul><li>让孩子做家长和弟弟妹妹的老师,孩子为了像个老师的样子,就可能会认真学习知识,以便更好的传授,行为上也会尽量起到表率作用;<br></li><li> 再如你衣服穿得这么干净,书写是不是也要工整呢?<br></li><li> 你人长得这么漂亮,是不是更要讲卫生呢?<br></li><li> 你看你数学学得那么好,说明你很聪明,有悟性,在语文方面,是不是也要努力才行啊?老师相信你能努力多读书多积累,变得更优秀!<br></li></ul></h3> <h3>  <font color="#010101">老师一次又一次的强调学生们的优秀,就是在给他们贴上一个优秀的标签,种下一颗优秀的种子。</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学生们努力的扮演自己心目中优秀的角色,并为之不断努力,即使发挥不佳时,也会刻意的控制自己的行为,最终在名义和行为结果上实现配套,成就班主任对整个班级的成功管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当然这种好马配好鞍的配套要适度,不能提过高要求,要循序渐进。</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3+1≠5-1</b></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心理加减法</b></h1><h3><font color="#39b54a"> </font><font color="#010101"> 在食堂打饭,食堂师傅往你碗里打一满勺菜,觉得给多了,马上又从碗中拨出一点,这时你心里肯定会不高兴,暗骂师傅小气;反过来,如果师傅先往你碗里打一小勺,在往碗里添加一点儿,这时你心中充满谢意。其实两种情况下,你得到的菜的总量是一样的,但心里感觉却不相同。</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就是奇妙的心理加减法,人们总有那么一种倾向,习惯得到而不习惯失去。</font></h3> <h3><ul><li>有同学爱画画,她要用三次满分来换一次画报展览的机会;<br></li><li>有同学愿意参加班级展演,也要用三次积分来换取,否则没有参赛资格。<br></li><li>班级积分币奖励,如果不遵守纪律或不完成作业,老师会把奖励收回;<br></li><li>学生也害怕失去……</li></ul></h3><h3></h3><h3></h3> <h3>  班级管理中还可用到很多心理学……</h3> <h3>  关注孩子的道德品质,做好底线教育!</h3> <h3>  选好领头羊,培养班干部!</h3> <h3>  班级管理无小事,执行力是第一生产力!</h3><h3> 建立规则后,所有人都要遵守规则,一旦有孩子违反规定,一定要及时纠正。</h3> <h3>  引进竞争机制,让班级充满活力!</h3> <h3>  关注就是力量!</h3><h3>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h3> <h3>  感人心者莫乎情,温暖胜于严寒,感化往往胜于压制,适时用温情教育孩子!</h3> <h3>  <font color="#010101">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是科学的,严肃的,但如果我们能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解释、演绎它们,生成自己的管理经验和教育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影响孩子的一生。</font></h3>

孩子

老师

班级

教育

自己

学生

优秀

效应

努力

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