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旅行是向外读书。体验探索未知大千世界的最好途径。体味迥异的人文风情,领略不同的自然奇景,实乃人生一大乐事。夏日时分我生命的列车,载着心儿诗意远行,拉响了俄罗斯 北欧之旅的笛鸣…</h3> <h3>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受俄罗斯文化影响颇深。听着卡秋莎 山楂树 三套车等一首首优美的旋律,读着高尔基 普希金的经典唯美诗作,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萊蒙托夫 果戈里 托尔斯泰 契诃夫 柴克夫斯基 在心底植根。很多文化元素已融入我生命的血液。当踏上这既陌生又似乎熟悉的土地时,心波泛起一丝无以言状的涟漪,一种兴奋的期待,一缕莫名的复杂情感交集…</h3> <h3>第一站是莫斯科,住在郊外的酒店,晚十点天幕依旧一抹亮色。临窗眺望企盼夜色降临,一股浪漫诗情悄然涌起,不禁低吟浅唱最令我心醉的【莫斯科郊外的晚天上】</h3><h3> 夜色多么好令我心神往,在这迷人的晚上…</h3> <h3>莫斯科的清晨空气里透着清新的芳香,好不惬意啊…</h3> <h3>莫斯科的凯旋门型似巴黎的凯旋门,只是体积略小而已。它是为纪念俄军打败拿破仑而修建的。拿破伦在1812年率64万大军攻占了莫斯科,曾经狂妄的叫嚣:谁说我矮?我比麻雀山还高。后来惨遭兵败而退。我从来都认为人类战争皆为两败俱伤,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赢家。愿所有的凯旋门,都能成为永久的和平门。</h3> <h3>莫斯科红场是我红色记忆中的神圣之地。然而亲临后却感觉与想象的大相径庭。地面凹凸不平,面积约为天安门的六分之一。整个广场呈不规则斜坡状的长方形。然而这里却是俄罗斯的精神家园,是莫斯科历史的象征和见证。有位中国诗人曾为红场写下这样的诗句:十月革命的血,流淌过这条石铺设的史页,列宁不朽的灵魂,曾在此陵墓永远止步停歇。</h3> <h3>红场最有特点的建筑,就是九个洋葱头顶的圣瓦西里大教堂。色彩鲜艳别具特色,彰显了浓郁的俄罗斯民族艺术风格。</h3> <h3>列宁墓位于红场中央,上方建有检阅台。两边是灰色大理石观礼台,壮观的红场大阅兵仿佛历历在目。</h3> <h3>前苏联卫国战争功勋元帅朱可夫的青铜雕像。他是二次世界大战的传奇人物。骑在战马上的元帅,目光中透着军人的坚毅果敢。尽管世事沧桑历史变幻,一代英豪的名字必将永垂不朽。</h3> <h3>克林姆林宫是俄罗斯的标志之一,也是莫斯科的心脏。这所富丽堂皇的宫殿,既是俄罗斯最高权利的象征,更是珍藏大量文物的博物馆。并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因为只对外开放一小部分,所以也只能走马观花匆匆一掠</h3> <h3>映入眼帘的伊凡大钟楼。它是克林姆林宫的最高建筑。</h3> <h3>这是重达202吨的世界级鈡王。由于火灾掉下得一块就重11.5吨。这座从未敲响过的庞然大钟。堪称克林姆林宫的无价之宝。</h3> <h3>重达40多吨的榴弹炮王也从未开过火。这两个不凡的超级大物,彰显了俄罗斯民族强悍的性格和厚重的历史。</h3> <h3>远眺普京总统的办公大楼,轻风中似乎听到了他急促的脚步。若不是时间太匆匆,或许也有可能在此与他来个不期邂逅…</h3> <h3>位于麻雀山上的莫斯科大学,始建于1755年。是俄罗斯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顶尖级高等学府。也是莫斯科斯大林建筑风格的七姐妹之一。先后培养了13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著名的贵族诗人莱蒙托夫 大文学家契诃夫 思想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 前苏联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都毕业于这所世界一流名校。</h3> <h3>莫斯科大学建筑气宇轩昂,主楼有三万多个房间,集各种功能于一体,纵始一生也不可能都走遍。</h3><h3>坐在这美丽的校园中,依稀嗅到了久违的青春气息。我永远对校园情有独钟,校园里流走的短暂时光,永远是我人生旅途最美丽的风景。</h3> <h3>深邃的目光透着学者的睿智,手捧的书本沉淀着生命的厚重。</h3> <h3>对于莫斯科大学我有一种特殊情怀,缘于我的舅舅 舅母五十年代曾留学于此。舅母54年入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冻土研究室学习,59年回国放弃了中国科学院地质所的工作,执意要求去条件异常艰苦的兰州。并孜孜不倦的为之不懈奋斗。冻土研究是她倾其一生的事业追求。她是我国第一代享誉国际的冻土专家,却为人谦和低调,治学严谨 生活简朴 情操高尚,是我心中敬佩的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楷模。</h3> <h3>舅母的足迹遍及世界最艰苦的不毛之地。她曾几次强烈要求去南极考察。都因年龄身体原因没被批准。</h3> <h3>这是舅母耗尽毕生心血,关于冻土科学专著的部分书籍。</h3> <h3>走进莫斯科大学,内心充满亲切敬意之感。加之我一直都有浓烈的校园情结。我喜欢那里飘着文人气息的清雅味道,喜欢远离尘嚣的纯净安宁。美丽校园永远是我灵魂膜拜的圣洁殿堂。</h3> <h3>莫斯科大学一片郁郁葱葱,令人称奇的是整个校园没有围墙,全部开放式犹如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走在清幽的林荫路上,一股令我沉醉的墨香扑面而来。真想穿越时空回到心仪的课堂,重度那美好的学习时光……</h3> <h3>清晨我用热情驱散了圣彼得堡的寒冷。</h3> <h3>如果形容莫斯科是一个偏于中性的女子,那圣彼得堡就是一个浑身透着古典美感的贵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圣彼得堡一幢幢古老建筑颇具欧州风情。建筑风格感觉与莫斯科有很大不同。</h3> <h3>参观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冬宫,是此次俄罗斯游的重头戏。冬宫坐落在涅瓦河畔,墙面绿白相间是巴洛克特色的建筑,恢弘大气颇有傲视群雄的皇家气派,可谓俄罗斯精神气质的象征。</h3> <h3>走入金碧辉煌的冬宫,仿佛进入了眼花缭乱的神殿迷宫。高大空旷的雄伟气派,让心灵顿时有一种脱俗的圣洁之感。</h3> <h3>这里收藏了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世界顶级艺术大师:达芬奇 拉斐尔 毕加索 梵高 莫奈 塞尙等人的绝世珍宝,据说要想仔细看完所有展品,大概需要几年时间。可惜我们只有一个多小时的参观时间,走马观花都算不上,只能匆匆一瞥而过。</h3> <h3>栩栩如生的雕塑,刻画的人物形象如此生动逼真。</h3> <h3>我对于美术可谓一窍不通,但是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画作,还是犹如电闪般震撼心灵。尤其是回来细细品味照片后,更觉一股余香沁脾耐人寻味。</h3> <h3>夏宫位于芬兰湾南岸,由喷泉 花园 宫殿三部分组成。被称为喷泉王国,俄罗斯的凡尔赛宫,是俄罗斯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丝毫不逊于凡尔赛的皇家后花园。金色的雕像,数不胜数的喷泉不停的在飞花吐玉。</h3> <h3>慵懒的依偎着仙境中的凭栏,心儿不觉有些迷蒙,恍惚中感觉进入了梦中的桃源……</h3> <h3>上花园 下花园美若仙境。芳草如茵似绿绒丝毯。一排排绿树被修剪的整齐划一,犹如站立着接受检阅的仪仗队士兵。</h3> <h3>灵魂在诗情画意的妙境中放飞!从心底涌起的快乐喷泉煞是奇爽无比啊…</h3> <h3>青铜骑士原名彼得大帝纪念碑。位于圣彼得堡十二月党人广场。雕像底座是一块重40吨的花岗岩。这座彼得大帝铜像,曾受到普希金的高度赞扬,并为之写下了著名的叙事诗【青铜骑士】,因普希金名句而得名传世的这座雕像,由此成为了圣彼得堡的标志性象征。</h3> <h3>圣彼得堡被称为北方威尼斯。美丽的涅瓦河好似一条蓝色绸带沿市区蜿蜒穿行,流向芬兰湾 流入波罗的海。它像母亲的乳汁滋养着这一方土地,也用少女般的柔情温润着这座城市。它是圣彼得堡的灵魂。岁月在这里静静流淌,伫立河边仿佛听到城市的心跳,听见涅瓦河在歌唱,隐隐的涛声似乎在诉说着,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沧桑……</h3> <h3>隔岸远眺的建筑是圣彼得堡大学。享誉世界获诺贝尔生理学奖的巴甫洛夫 著名化学家门捷烈夫 大文豪屠格涅夫 大名鼎鼎的俄总统普京 总理梅德韦杰夫均出自这所名校。望着河对岸的大学校舍,一股景仰之情油然而生。</h3> <h3>涅瓦河畔最具特色的建筑群就是彼得保罗要塞。它是圣彼得堡城市的发源地。原来是战争时期修建的一座防卫要塞,后来变成了一座监狱。被称为俄罗斯的巴士底狱。曾关押过很多革命志士 十二月党人。伟大作家高尔基也曾被囚于此。今天的彼得保罗要塞是有历史意义的博物馆。</h3> <h3>被涅瓦河浸润包围的斑驳砖墙,也似乎永远背负着历史沉重的阴影…</h3> <h3>和兔子岛上的兔子来个亲密接触吧。</h3> <h3>这座头小比例失调的彼得大帝铜像,望去感觉有些滑稽可笑。无数人的触摸使他铜身的手腿处铮铮发亮。我也不能例外轻轻的触摸,因为彼得大帝是圣彼得堡城市的创建者,触摸他就是在触摸这座城市的灵魂。</h3> <h3>巴洛克风格的彼得保罗大教堂几何造型别致,高高的塔尖是圣彼得堡的象征,至今也是这座城市的最高建筑。俄国历代沙皇 皇后均安葬于此。它堪称圣彼得堡厚重历史的见证者。</h3> <h3>离开圣彼得堡的凌晨,天空洒落濛濛细雨。仿佛是它不舍的泪水在与我道别。再见了优雅的圣彼得堡,再见了美丽的俄罗斯。匆匆掠影匆匆足迹,却留下难忘的感知 永远的回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