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常将“闲事”当正事 </b></h3><h3> 蒋小勤是上黄镇的女企业家。她不但在商海里卓有成就,旅游用品远销海外数十个国家,而且富有爱心,常常欢喜管“闲事”,尤其爱管老年人的“闲事”。 </h3><h3> 2018年岁末,蒋小勤到无锡女儿家度假,恰逢雪花纷飞。她趁着夜晚的雪景,在利庄菜市场附近兜风,忽然有个衣衫单薄的老人,透过树林里昏黄的灯光映入眼帘。这个老人蜷缩在树下瑟瑟发抖,看上去年逾七旬了。她顿生怜悯之心:看样子是位乞讨老人,这样落雪夜会不会被冻死?带他去找旅社行吗?不行,万一是精神障碍患者怎么办?不管怎样,反正不能让他冻着!想到此时,她毫不迟疑地跑回家抱来一条被褥、一件棉衣、一条棉裤。老人也许是手被冻僵了,穿衣服十分吃力。她见老人举止并不异常,这才放心地走过去帮他穿。老人穿衣裹被,却露出没穿袜子的双脚。她对老人说,去找个旅社住下来,有困难她可以帮忙。老人语音含糊地回答了一句,意思是说他在这里等一个同伴。她想也是,如果是等人,乱跑是不行的。她默默地脱下自己的袜子,套到了老人脚上。已近晚上十时,她才回到家。因为忘带手机,女儿找不到她正急得在家团团转呢。第二天一早,她不放心地赶到老地方,看到树林里没了人影,这才定下心来。</h3><h3> 蒋小勤是改革开放初期涌现出来的企业家,也是上黄镇最早无私奉献、关爱老人的志愿者,先进事迹很早就被溧阳电视台作专题报道。那年,上黄敬老院开业,她送去一只大型电视机,为二十多个床位配套新被褥,给每位“五保”老人赠送一件皮衣外套。此后,她成了上黄敬老院的亲人。不管企业工作多忙,每逢重要节令,她都会带着鸡蛋、月饼、水果等物品,前来看望老人。如今,她已退居二线,让儿子掌管了企业,可对敬老院这份感情却没褪色,依然每年前来几次。 </h3><h3> 蒋小勤常说:“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今天我们尊重老年人,明天小辈们就能尊重我们。”在老母亲患病期间,她再忙也每天腾空去医院看望。虽然兄弟姊妹很多,她却默不作声地抢先支付医药费。她身传言教,影响了下一代人,孙儿孙女都抢着去医院照料老人。她说,母亲也是位助人为乐的好人,受到全村人的敬重,我就是在母亲熏陶下成长的。 </h3><h3> 追溯蒋小勤少年时代,村民们记忆犹新。那年,她在上黄镇前中村读小学,村上有位瘫痪的女孩也上学,她从四年级一直背到小学毕业,成了班上学雷锋标兵。蒋小勤的性格有些像男孩,遇事机智勇敢。有一年夏季放学回到村上,看见有一村民家里发生火灾,她大胆地闯入屋内,舀水浇灭了大火,等到大人们从田头赶回,连一点火星都不见了。 </h3><h3> 好多上黄人记得,前些年蒋小勤回娘家,总要给村上老人们带一份礼物。有时给老太太们送一套衣服,给老爷子们捎两瓶酒,有时送羊毛毯,有时送挂历,有时二百、三百地发红包。村上有位老太太,大家称呼为“蛮娘”,生前总叫蒋小勤为“丫头”。逢年过节,“蛮娘”总能收一份厚实的礼品,还有五百或一千元的红包。邻村有位村民,与蒋小勤素昧平生,有次急性盲肠炎进了上黄医院,其妻子因交不起手术费急得哭起来。蒋小勤看到后,立即从包里拿出仅有的一千元钱说:“快去交费,不要你还。”这件事过去近二十年了,蒋小勤自己也早已忘记。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一位年青人,称她是救命恩人。年青人感恩地说:“当年父亲患急性盲肠炎,幸亏是你雪中送炭!”</h3><h3> 2016年,蒋小勤在人民医院奉侍母亲。夜里九点左右,见门前路边有位女士,因无钱回家而急得流泪,就立即叫来一辆出租车,把这位女士送回上黄。还有一位女工,上完夜班到市人民医院探视病人,因为饥饿突然胃疼,晕倒在地。一会儿女工醒来,睁眼一看却是蒋小勤扶着。当时两人并不相识,可就像亲姐妹一样。她把女工扶到桌旁,又买了一碗热面。女工吃下面条,很快恢复了元气。像这样的善事,在蒋小勤生涯中比比皆是。 </h3><h3> 既管本地“闲事”,也管外地“闲事”,所以有人称蒋小勤“管得宽”。 2018年,蒋小勤出差北京乘公交车,有位老大爷正要上车,车门却被关上了。这位老大爷非常生气,立即跑到公交车前面挡住去路,乘客纷纷下车指责老人,老人越发不肯罢休。公交车耽误了时间,乘客意见纷纷。蒋小勤心想,这样拖延下去,一是伤害了老人,二是耽误了乘客,三是影响了道路交通。她也跳下车来,排开众人亲切地向老人说:“老大爷,别生气,我这里有一百元钱,送给您买包香烟消消气。”说着就从包里掏出一张百元币,微笑着塞到老人手里。驾驶员见解了围,发动引擎就走了,而她却被丢在站头上,还听到有人闲言:“这两人是一道的。”她被误解并未感到委屈,反而觉得心里很踏实。 </h3><h3> 在常州汽车总站,蒋小勤买了无锡票准备进候车厅,忽见广场上倒着一位老人。上前细看,只见老人口吐白沫,手脚抽搐。她想叫出租车送医院,可出租车进不来,想请人帮忙又叫不到能帮忙的人。她急中生智想到了汽车站站务人员。站务人员跑来一看,说:“是我们的老员工,快打120电话!”不一会,救护车来了,蒋小勤帮着把患者抬上车。看着救护车消失,才想起要赶无锡班车,可打开手机一看,时间早已超过了。有位站务人员说:“别补票了,我送你进站。”蒋小勤笑着摇摇手,径直走向售票窗口。 </h3><h3> 在无锡也遇到一件怪事。那天蒋小勤乘公交车过十字路口,明明是绿灯,前面一辆私家小车却停住了,公交车也被迫停下来,司机拼命按喇叭,可红灯已亮起来了。车上不少乘客产生了不满情绪,纷纷指责前面小车。有位头扎孝布的老大爷更是火冒三丈,竟下车去教训前面小车司机,双方因此产生口角。老大爷愈加气得火上加油,爬上了小车引擎盖。眼看一场矛盾就要升级,蒋小勤又是“引火烧身”,跑下车劝老大爷:“老大爷,别发火,你家里还有事呢,别跟小青年一般见识,伤了身体,我去叫他向你赔个礼。”她接着对小车里青年人说:“用不着争面子比高低了,停在这里大家都是损失,交警来了只会处罚你们,因为你挡在前面。赶紧向老大爷赔个礼吧!”那位青年人被说服了,问怎么赔法。蒋小勤说:“你们赔两百元钱吧。”青年人答应了,说身上没现金,请蒋小勤先垫付,等会手机上汇过来。蒋小勤希望得的是对方的态度,也不计较他能否真的汇钱。双方矛盾很快得到调解,汽车开动了,蒋小勤以二百元钱平息了一场风波。 </h3><h3> 蒋小勤说:“世上许多小事,都因为处理不妥,才酿成了大祸。我能化解一个矛盾,花点小钱是值得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