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季博罗小学数学组公开课《简单的找次品问题》

呵呵

<h3>6月10号星期一上午第一节课,永发中心学校博罗小学五年级教室内正开展一节数学公开课《简单的找次品问题》,由陈娃老师执教。</h3> <h3>新课设置两个问题:</h3><h3>“你理解什么叫‘次品’吗?</h3><h3>你们知道怎么样使用天平吗?”进行引入,</h3><h3>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她理解的次品是那些品质不合格的物品,有的说她认为的次品是重量比标准重量少的那些物品。</h3> <h3>新授时,陈老师用课件出示例题,让同学们经历“1.讨论一下如何称——&gt;2.动手称一称——&gt;3.思路说一说——&gt;4.解题过程写一写”四个重要过程,较好的完成了由教师引导、师生共同规范找次品问题这种类型题目的解题过程。</h3> <h3>动手中……</h3> <h3>随后的巩固练习拓展到5个物体中有一个次品(较轻)。陈老师让同学们利用所学的解题方法与思路,小组合作思考写出过程,并且对出现疑问的同学进行指导。</h3> <h3>板演</h3> <h3>放学后,各听课老师进行评课。</h3><h3>陈娃老师先自评:陈老师认为在本节课的重难点教授时,自己没有达到很好的突破。“在三瓶钙片中有一瓶少了3片,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可以保证找出次品?”,称一称时表达不够明确、思考和讨论程度还不够、同学们就开始动手,以致于同学们出现了“两次”“三次”等等答案。陈老师认为在下一次处理这里的重难点时,不应该直接把钙片放进天平数次数,而是没放之前就让学生先思考:这两瓶钙片放入天平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那“平衡了”要再深入思考说明了什么?“不平衡”又说明了什么?</h3><h3>梁球校长及其他老师肯定了本节课的上课思路,并指出在课堂上学生的错误就是最好的资源,陈老师利用学生“两次”“三次”的不同答案,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得到这些答案的想法,以此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但课堂教授时可以改进的地方还是存在:如由引入到新授的衔接上,可以设置比较生活化、比较能激起同学们兴趣的情境入手更好。过渡时,用“数一数”这个方法,要追问“如果个数很多的时候呢?数方便吗?”;用“掂一掂”这个方法,要追问“能保证准确吗?”;用“天平称”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你至少需要称几次?最后,在处理本节课重难点上还得更加细心。</h3> <h3>前路仍需进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