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岗培训入京城,北京师大取真经

美友67948711

<h3>最好的生活</h3><h3>不是躺到床上睡到自然醒</h3><h3>也不是坐在家里无所事事</h3><h3>更不是走在街上随意购物</h3><h3>而是</h3><h3>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h3><h3>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h3><h3>回头有一路的故事</h3><h3>低头有坚定的脚步</h3><h3>抬头有清晰的远方</h3><h3>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h3> <h3>  周新林教授 ,这位北师大心理学部博士生导师,儒雅的外表下深藏可贵的灵魂,他知识渊博,建树颇多,他研究《脑科学新进展及其对教育的启示》,从“类脑计划(人工智能)”开始为我们讲解,讲到了人脑的基本构成,讲到了脑袋大小与智力的关系,脑科学与教育到底有什么关系,脑科学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周教授以动态投影真实的为我们演示了大脑不同领域的分工;他又生动形象的将长时记忆比作硬盘,短时记忆比作内存;把冰箱里的菜和砧板上的菜比作长时记忆和瞬间记忆,教师就是塑造学生的长时记忆,而所谓的马虎,注意力不集中,那是信息量过大,超出了孩子短时记忆存储量。周教授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我们反复了解大脑的布洛克区域和威尔尼克区域,使我们了解到不同学科的教学任务,应该激活学生的哪一部分大脑,且应该怎样激活学生的某一部分大脑,以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他让我知道理论和实践上核磁对人体没有伤害,而CT对人体有害,要少做。,周教授告诉我们,教育是建立在大脑具有可塑性的基础上,集中学习是快乐学习,而分散学习效果才更好 ;他让我们了解到正在研究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能够帮助老师完成一部分教学工作,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总之,周教授的课如拨云撩雾,为我打开了一扇扇窗,为我赶走迷茫,去除无助。这第一节课我便明白此行没有后悔一说了。</h3> <h3>  张国龙教授,短短两个多小时,我就已经成了她的铁粉,他的课与众不同,不是生硬的讲解,课件的堆叠,他的每句话都极具才情,富含哲理,又很接地气,看似随口那么一说,但是每句话又都不是随便说的,真不愧是飽读诗书,擅长创作之人。他的人文情怀达到了很高的造诣!讲解过程中不时会口吐莲花,或将我们带上高山之巅,感受徐徐清风里的心旷神怡;或将我们引入深涧溪流,听水声潺潺;时而发人深思,时而带来满堂笑声,时而又引我们感动落泪。您如通幽曲径,屈曲盘旋,熟话说高山仰止,我们却是不由自主跟随着您,越走越远,越攀越高。 北师大沃土,藏龙卧虎,每位专家都是学富五车,在各自领域独占鳌头,为国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不再赘述。因为他们虽然各有千秋,但他们身上也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深厚的知识底蕴藏在朴实的气质和简单的生活里,真正体现了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一校训!我定带着你们送给我的厚礼,让偏远山区的教育之花结出硕果!</h3> <h3>  胡志峰老师的《师生沟通艺术》让我们在有趣的问答和互动中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而且必须要有艺术的沟通,而沟通的最大前提就是学会去倾听,倾听别人的诉求,产生同理心,感受别人的感受。</h3> <h3>  赴京十天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有太多的不舍和留恋,总想把握分秒机会学到更多有价值的知识。庆幸何深老师满足了我们的愿望。何深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三帆中学语文教师,曾任首师大附中第一分校语文教研组组长、首师大附中第一分校年级组长。曾获“北京市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等称号,负责并参与多项有关传统文化教育、整本书阅读等内容的市级、区级课题,承担海淀区教材分析与研究讲座《七下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七上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等。何深老师深刻的讲解了中学语文的核心素养,多角度的解读了核心素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让我们一线的语文老师有了教学把手,明确的语文教学方向。</h3> <h3>为期十天的学习即将结束,感谢北师大盛情招待,虽不舍却终有离别,我将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科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迎接知识挑战,不懂就学,没有就补,学习是我自身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我将用终身学习来引领自己的专业成长,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