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行一探望老同学张恩成

荷塘悦色

<h3>李道运赵淑媛的丹东行也引起了我们要随他们一起去鞍山探望老同学张恩成的想法。</h3> <h3>5月31日上午我们一行4人从丹东出发,乘火车经沈阳转车到鞍山。火车上人很多,下午两点火车仃靠鞍山站,我们隨着下车的人流出了火车站。刚一出站,赵淑媛首先发現了等在火车站门口的张恩成。五十年没見过,她轻轻喊了一声"张恩成”,果然是他。又是一个五十年没見面的老同学,这次相見,份外惊喜。</h3> <h3>五十年的岁月匆匆渡过,大家都已年过古稀,看到老同学身体健康,神彩奕奕,十分欣慰。</h3> <h3>我们到来前张恩成已幇我们联系好住处:科大国际酒店。听他介绍我们知道了鞍山科技大学的前身是鞍山钢铁学院。我们住的酒店就在科大校园内,环境优美,交通方便,老同学想的很周到。我们乘8路公交很快到了酒店,安排完住宿休息了一会儿,张恩成邀请我们去他家看看。</h3> <h3>在酒店房间里合影</h3> <h3>这是在酒店楼下的院子里合影。</h3> <h3>酒店离他家不远,边走边聊,步行很快就到了。门开了,张恩成夫人老关已在家里等我们了。房子很大,看得出老关是个非常勤快能干的人。若大的房子收拾的干净整洁,一尘不染,布置的很有品位。发几张照片看看。</h3> <h3>只拍了一角,第一次来不好意思到处拍照。</h3> <h3>老关还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大家共同举杯,庆祝相逢。</h3> <h3>大家从下午一直聊到晚上,真是说不完的话,真心盼望着明年的聚会。老关也说:"明年我们俩一起去北京。"希望尽快定下时间,好安排家里的事情。</h3><h3><br></h3> <h3>时间太晚了,我们要回酒店了。张恩成明天还要带我们去千山,老关忙了一天也该休息了。大家恋恋不舍的告别。</h3> <h3>科大的校园很大,从外部看,跨越了公交三站地。我们住的酒店在校园的一侧。旁边有假山瀑布,山林很大,林中有小亭子,林中有铺着石板的小路,还有可以跑小车的林间路,优美如画,休闲的好去处。</h3> <h3>酒店亱景</h3> <h3>假山瀑布留影</h3> <h3>酒店楼下的院子里</h3> <h3>在酒店的树林中散步</h3> <h3>石板铺的小路</h3> <h3>林中的小亭子</h3> <h3>我们住的酒店美吧,这要感谢张恩成同学。</h3> <h3>第二天,我们在酒店门口乘8路公交车去千山。由于正好是周未,又赶上六一儿童节,所以人比平日多了很多。路很通暢,车开的也快,我们很快就到了。</h3> <h3>千山大门口的合影</h3> <h3>在门口自行拍照</h3> <h3>有张恩成做向导,我们一路很顺暢。为了节省体力,他建议我们向里走时乘坐园内电瓶车,因为是上坡道,回来时步行,因为是下坡道,省力,还可以边走边观赏景色。</h3> <h3>上山导览图</h3> <h3>在电瓶车上(角度不合适,只拍了3张)</h3> <h3>下了电瓶车,就要爬山去看天成大佛,张恩成腿不太好,他在山下等我们,四人一起向山顶冲刺。</h3> <h3>先到了大佛寺,从这里上山去看天成大佛。</h3> <h3>大佛寺山门</h3> <h3>大殿还在装修</h3> <h3>这是我们上山途中拍的第一,张照片。老邓在前边走的快,而且边走边数台阶。一路全是大石块铺就的,可見修此路不易。</h3> <h3>坐在路上休息了。</h3> <h3>到这里是40O个台阶,合个影。</h3> <h3>护栏由共和国长子鞍钢生产的第一炉钢制作。沿途很多这样的提示牌,让人们不要忘记曾是共和国长子的鞍钢。</h3> <h3>一路向上,走走停停。</h3> <h3>这就是天成大佛,天然大石块想成的大佛。我们快登顶了。</h3> <h3>这是五佛顶</h3> <h3>另一景区,只能这山望着那山高了。</h3> <h3>终于快登顶了,拍照者的手指都留在这了。</h3> <h3>登山途中拍的周边景色</h3> <h3>登顶了,莲花宝塔是这个景区的最高峰,上山共走了1427级石阶。</h3> <h3>莲花宝塔</h3> <h3>上山大约用了一个小时,有点累,但很高兴。</h3> <h3>稍作休息就开始下山了。下山速度就快了。</h3> <h3>和张恩成汇合后,我们开始转移,向下一景区挺进。我们沿着木栈道边走边看沿路的风景。</h3> <h3>这是路过龙谭时拍的景色。千山的水很少,有一潭水还有几只黑天鹅也是景区一美景。</h3> <h3>水中的红鲤鱼</h3> <h3>潭中的黑天鹅</h3> <h3>途中的合影</h3> <h3>又一次大合照留念</h3> <h3>正在休息。远处山顶处叫天上天。可惜我们没上去。</h3> <h3>在这里休息后,我们就要离开千山。</h3> <h3>在科大站下了公交车,本想找一处吃饭,无意中进了一个科大的食堂。食堂很大,里边摆满了桌椅,很干净。虽然还没到开饭时间,有部分饭菜已经端了出来,热气腾腾。工作人员以为我们是下过乡的老人,还说:在这吃饭体验一下下乡时集体生活。我们虽没下过乡,但也可以体验一下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感觉,只是现在的学生食堂比我们当时条件好多了,我们回忆起当初在食堂吃饭大家围着桌子站成一圈吃饭的情景。(只顾吃饭忘了拍照)</h3> <h3>我们已买好第二天的车票,就要告别老同学了,每个人都很不舍,依依惜别,互道珍重。张恩成同学激动的热泪盈眶,盼望着明年的重逢。</h3> <h3>再見,张恩成同学!</h3> <h3>再見了,鞍山</h3> <h3>我们四人告别鞍山,坐上了开往沈阳的火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