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九湖记

听雨(cxf)

<h3>大九湖,有九个大小湖泊连环相扣,其实并非是湖,准确地说,应该是湿地。也许在丰水的时候成为湖泊,枯水时却成为草甸和沼泽。</h3><h3><br></h3><h3>大九湖位于神农架西南,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四面环山,属于高山湿地。栈道把九个湖连在一起,像人文始祖神农氏手腕上一串翡翠佛珠,冥冥中,似乎感觉到在为天下苍生祈福, “ 为万世开太平 ” 。</h3> <h3>我们冒着霏霏细雨,从三湖开始起步,全程走了两个小时。在湿地上行走,泥土夹杂着绿植和鲜花散发出甜甜香味,湿润清新的空气沁入心脾,神清气爽,脚步都变得轻松起来。</h3><h3><br></h3><h3>栈道两边分布着高山草甸、泥炭藓沼泽、睡菜沼泽、苔草沼泽、香蒲沼泽、紫茅沼泽及河塘水渠。物种繁多,林林总总,目不暇接,我记不清它们叫什么,但知道,每一棵不同的树、不同的草、不同的苔藓,都有标注,有自己的谱系和名子。</h3><h3><br></h3><h3>有的地方特别提醒,不要在湿地中行走,有毒蛇出没,想必也是动物天堂。在这里生长的动植物是幸运的,没有任何人为加害,顺时而生,物竞天择。</h3> <h3>徒步四湖,逾万步,一路 “ 情随境迁,感概系之矣 ” ,心盈惬意,出神入化,忘路途之远近,岂有疲惫之感?</h3><h3><br></h3><h3>在四湖中,唯六湖景色更加迷人,除了沼泽湿地,还有一湖碧水。在湖的对岸是高低起伏的山峦,青山浮水上,倒影映水中,浑然一体,像一幅水墨丹青。在雨中,黑云氤氲,山岚生烟,只能看出山的大概轮廓。待到雨霁,白云缥缈,峰峦叠翠,沟壑分明。</h3><h3><br></h3><h3>湖水漾起涟漪,泛起粼粼波光,禽鸟随性游弋,曳动落日余晖。湿漉漉的小花,星星点点,遍及沼泽草甸,抛出诱人的媚眼;葱郁树木,像出浴的仙子露出羞答答娇容。</h3><h3><br></h3><h3>浅浅苍山,蓝蓝湖水,郁郁疏林,离离碧草,青青苔藓,互相交织,构成高山湿地特有的风光。是谁把那山、那水、那湿地、那花木、那苔藓拼成诗味美图。突然间,心中像长出翅膀,飞出万千思绪。</h3> <h3>大九湖不像扎农湿地,夐辽广阔,芦苇密密匝匝,绿浪接天;也不像西溪湿地 “ 一曲溪流一曲烟 ” ,环境清幽、水道纵横;更不像沙湖湿地,山与水辉映,水与沙依偎,苇与鸟共处,既融合江南水乡之灵秀,又具有塞北大漠之雄浑。</h3><h3><br></h3><h3>大九湖却以其高海拔、多物种湿地生态,别具一格,是高山湿地典型代表。虽然与其它湿地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似的,即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多种生态功能,是物种的贮存库和气候的调节器,也是 “&nbsp; 地球之肾 ” 。</h3><h3><br></h3><h3>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人与生物圈多样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不仅有效地延长了生物链,也防止和避免了物种消失、气候变化给人类造成不堪重负的灾难。</h3> <h3>对大自然的认识,只有走近了,躺在它的怀抱中,才能感受到她的呼吸、她的脉搏跳动、她的体温、她的喜怒哀乐、她对人类的好,才能从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h3><h3><br></h3><h3>如果神农氏没有尝百草,就不可能有《神农本草经》;如果郦道元止步于庭,就写不出历史、地理综合巨著《水经注》。</h3><h3><br></h3><h3>大九湖对我们而言,不能只看作是一个迷人的高山草甸和湿地,它的研究价值永远高于观赏价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生态系统科普百科全书。</h3> <h3>文字/摄影/听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