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i><b style=""><font color="#ed2308"> 人与人相识都是一种缘分,相识邓关心是偶然也是必然。很多年前的一位同修送给我一幅邓老师的作品,当时没有在意,看了,一直搁置在茶室的博古架上,只是听朋友说,外地人,暂寄居鄂州,画家。印象中,何许人也,一概不知。过去这么多年了,说起来,也是机缘巧合,一次相见,便能知心,也是不容易。说起书法画画,我是个十足的门外汉,这么多年,颠倒求生,到也认识不少书画界的朋友,但是自身的修为、素养,却是一塌糊涂。听刘教堂老爷子说,邓老师是个流浪画家,为了画画,在外,一个人流浪好多年,为了写生,一幅画、一个人,十三年来,走遍天下。这让我感动。凭心而论,当下,能够为了艺术如此下苦功夫的人已是不太多了,可以说少之甚少,一个人,万缘放下,一门深入,不管以后,我相信,自有花开见佛的时候。为了艺术,难得的坚持,让人敬佩,这种执着,让我尊重。</font></b></i></h1> <h1><font color="#167efb"><b> 一直以来,我都很向往。一个人,为了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做真实的自己。不卑膝,不苟且。然而这么多年来,一直苟延残喘,活得不成样子。有很多时候,在現实面前,不得不低头,为了生存,迷失了初心。每次去邓老师工作室,有时说说话,聊聊天,莫不对我是一种警醒,也是棒喝。看着邓老师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依然怡然自得其乐的样子,这让我思绪万千,也让我汗颜。有时候,真的觉得,我们在人生的路上似乎越走越远,迷失了方向,以致忘却了归家的路了。而邓老师这物我俱忘,阔然世外的状态,让我心生忌妒,心生欢喜。</b></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b> 真的觉得,窃以为喜。!自我的感觉良好,总自已为是的认为,只要有信仰,还有做人的原则底线,梦想终究是会实现。可是一转眼的工夫,四十多年过去了,一事无成,反而心里的包袱越来越重。总觉得自己是活得算清醒的一个人,到头来,妄想执着,反而身不由己,随波逐流。闲下来的时候,泡壶茶,本以为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反而每每不得清净,难以心安。邓老师的状态,是艺术和生活完美交融的状态,是廓然忘我的状态,心有万千而云淡风轻,那份酒脱和自在让我向往之,却无以抵达。</b></font></h1> <h1><b> 有时候,生活就是一种挣扎。渴望的梦想在艰难的路上孤独前行,在选择和放弃中无不是煎熬。生活不仅仅生下来活下去那么简单,人活着还得有追寻,还得有梦想,灵魂还得有地方安放。,还得有对生命的彻悟和性命的圆满。画家,画笔是心灵的一扇窗,画画必然也是一种修行,也是生命的歌唱。悲欢,寂寞,凄切,默然,或者天高云淡。看得出来,邓老师是非常有性格的一个人。孤傲,狂放,闲云野鹤般,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行者。生命是孤独的,终极是绚烂,像火里的莲花,热烈,奔放……</b></h1> <h1><b><font color="#ff8a00"> 看过邓老师好多的画,山水空灵,意象万千。[肖旭老师语] 邓老师的画题材很多,风格迴异。有工笔,写意。有山水,有人物。有小品,有长卷。更有反映鄂州新时代城市文明建设,魅力乡村,吴都风貌,时代气息比较浓郁的本土佳作。鄂州全景图,观音阁,梁子湖,万秀村等等……每一幅作品无不体现了邓老师对鄂州的热爱之情,鄂州的发展、鄂州的变化,在邓老师的画作里表现得淋漓尽致。</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一次偶然的相遇便能相知,这是缘分,也是邓老师的悲心。每每和他聊天,听他谈到写生时的刻苦,敬佩之心由然而生。为了大江之觞,历尽艰辛,写生素材堆积如山,一幅作品448米,超巨幅长卷,敢想人之不敢想,敢为天下先,勇猛恣意,气概让人赞叹。一幅画,春夏秋冬四卷,始于三江源,终笔於上海。听画界的朋友说过,最长的一幅有关长江的画作是美院的学生画的,是很多人一起通力合作完成的,叫万里长江图。历时二年,二百零八米。邓老师的大江之觞,448米,更宏大,更详尽,更壮阔。仅裝裱耗时就得半年,更不谈创作,听邓老师反复介绍,光墨汁颜料就得大几十斤,更不言创作所耗的精力和时间。时常听邓老师这么讲,我知道我的水平不怎么样,但是我这十三年来,精心准备,刻苦写生,努力积累素材,就是为了为这幅画的开笔做准备。不管以后,不计得失,努力的把这幅画早日画出来,这也是我对自己的一个交待。也是对一直关心我和关注这幅画善心人的一个交待。</font></b></h1> <h1><b> 为了生存卖画活命,为了梦想苦苦坚守,为了大江之觞破斧沉舟。这就是流浪画家邓关心当下最真实的生活。讲到激动的时候,邓老师也会莫名的流泪,有激动的泪水,也有遭遇非议、冷眼、嘲视,无奈的伤感。时常会听到圈里人的评议,功底不怎的,自不量力。但是更多的是支持,是祝愿是期待。刘敬堂老爷子十几万字的文史资料,几个月呕心沥血创作有关这幅巨幅长卷的架构和思想,八十好几了,还在为了这幅画奔走,为了这幅画,不惜余力,倾心所以,用实际行动默默奉献,无限支持。</b></h1> <h1><i><b><font color="#ed2308"> 时下画界不乏些许能人者,以能书善画招摇过市者众。难脱一个俗字。古人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矣。 羁绊太多,岂能如意?放下名利诸障,灵感自会不期而至。古人作画心存恭敬,平和简净,无一丝烟火气。当下画人,名利心去一点,人品就高一点,大抵是不会错的。 气贮胸中,待晴窗净几,笔墨精良,心安之时,笔下自然有情有意,才会洒脱自如,纵情天地。 衷心的祝愿邓老师的艺术人生路越走越宽广,大江之觞早日创作完成。在艺术的人生路上硕果累累,艺德双馨。立德,立言,开宗立派。我们当拭目以待,不知关心老师以为然否?ԅ(¯ㅂ¯ԅ)ԅ(¯ㅂ¯ԅ)</font></b></i></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