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莱芜户外联盟英姑峡之行</h3> <h3>巍巍太行出苍穹,隐隐青山万千重。800里南太行似一条巨龙,其中的南、西太行因历次造山运动中更为强烈的隆起产生了大量褶皱和断裂,加之河流的冲涮切割形成了数不清的峡谷,自古就有“北雄风光最胜处”之说,被列入中国最漂亮的十大峡谷之一。</h3><h3><br></h3><h3> 山西长治市的壶关县因古县治之北有百谷山,之南有双龙山,两山夹峙,中间空断,山形似壶,地势险要,以壶关口为关,因而得名“壶关”。壶关大峡谷是太行峡谷群的标志性峡谷,是壶关乃至长治地区的拳头旅游景区,峡谷内开发有八泉峡谷、青龙峡、红豆峡、紫团洞等众多景区景点,在这条峡谷中,产生了大量褶皱和断裂,形成了险绝奇特的独有地貌。</h3><h3><br></h3><h3> 鹅屋山,位于山西壶关县东南约300华里的桥上村南部。山峰突兀,势拔五岳。据此,进可视中原,退能守上党,自古为兵家必争之要冲。三国魏武帝率军至此,惧险回师,留下名篇《苦寒行》,哀叹“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h3><h3><br></h3><h3> 英姑峡位于鹅屋乡南掌村西南的大山上、老鸦砣东北山下,传说战国时期南掌村的英姑丈夫参加围魏救赵战役战死疆场,英姑思夫心切每日守望,最后化为石柱。当地人为纪念之,称此谷为“英姑峡”,对面的山峰为“望夫峰”。此地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层岚叠嶂,奇峰耸立,倒也有些张家界的味道,可惜缺水严重。峡谷一路都是台阶,原先可能是进行过或者曾经设想过旅游开发,但估计是人来得太少而作罢了。整个峡谷完全荒废,台阶路年久失修,需集中注意力。</h3><h3> 万佛寺系建于一突起的孤峰上的小庙,规模虽小但布局工整,方寸之中更显的小巧灵陇。万佛寺的东南方向视野开阔,视线内山峦起伏、公路盘桓、梯田成片、村庄点点,更是观日出的极佳地点。</h3><h3> 天生桥位于鹅屋村东北的英姑山上,天桥宽约5米,厚6米,跨度50米,最大高度150米,号称北方最大的天生桥,鹅屋天生桥造型优美,其桥洞呈标准的圆拱形,宛若天工。斗胆站在桥上,天上白云飘动,望之仿佛天旋地转、山倒桥移一般,即便是万里无云的天气,两侧那深不见底的深渊仍然给人以强烈的震憾。</h3><h3> 猫路,顾名思义,就是山猫才能翻越的绝壁小道,形容其极其险峻。猫路原是连接壶关县桥上乡和鹅屋乡最近的一条羊肠小道,折叠悬挂于近乎90度、海拔1500米的鹅屋山峭壁上,全长4公里。原来路面最窄处约有20厘米,最宽处也就60多厘米,10多处台阶坡度超过了70度。小路的一侧便是悬崖绝壁,容不得半点闪失,即使是当地人,非不得已,也不轻易走猫路。据传说当年杨六郎兵败壶关到此,后有追兵,前面悬崖,无路可走,焦急中有猫在崖壁上跳跃前行,杨六郎遂沿着猫的行走痕迹攀越悬崖逃过追兵,而终有此路。</h3><h3> 莱芜户外部落联盟一行54人,于2019年6月8号~9号,到达目的地,天生桥~猫道~万佛寺~英姑峡之驴,汗水,疲劳,不快,被美景一扫而光,不虚此行~</h3> <h3>巍巍太行山绵延800里</h3><h3>最美却在西太行</h3><h3>在山西</h3><h3>有一处媲美“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的张家界</h3><h3>至今未被完全开发,至今免费存在</h3><h3>这就是英姑峡</h3><h3>在山西,有一条</h3><h3>因风景绝美,生态原始</h3><h3>一直是驴友们钟爱之路</h3><h3>这就是被当今驴友称为网红路线</h3><h3>大猫路—天生桥—万佛寺—英姑峡</h3><h3><br></h3> <h3><br></h3><h3>一个通往仙境的天然石拱桥~天生桥。</h3><h3><br></h3> <h3><br></h3><h3>一段废弃的猫路 却拯救过一名历史名将~杨</h3> <h3><br></h3><h3>一座漂浮在云端的神殿~万佛寺</h3><h3><br></h3> <h3><br></h3><h3>一个隐藏在太行山深处不输于张家界地貌的喀斯特峡谷~瑛姑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