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的人说话少

刘文平

<h1><font color="#b04fbb">  《易经·系辞下传》第十二章谈到说话(辞),有惭、枝、寡、多、游、屈六种情况,表明言为心声是不可逃避的事实:将要背叛的人说话羞惭,心中疑惑的人说话支离;吉祥的人说话少,浮躁的人说话多;诬陷好人的人说话游移,失去操守的人说话卑屈。</font></h1><h1><font color="#333333"><i>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i></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孔子曾说:“不了解言语的使用,没有办法了解别人。”</font></h1><h1><i><font color="#333333"> 《论语·尧曰》第三章,孔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font></i></h1> <h1><font color="#b04fbb">  孟子则自认为“知言”,即可以分辨诐辞、淫辞、邪辞、遁辞。公孙丑说:“什么叫做辨识言论?”孟子说:“偏颇的言辞,我知道它的盲点;过度的言辞,我知道它的执着;邪僻的言辞,我知道它的偏差;闪躲的言辞,我知道它的困境。”</font></h1><h1><i><font color="#333333"> 《孟子·公孙丑上》,“何以知言?”曰:“诐辞知其所敝,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font></i></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