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驾游散记

高谦

<h3> 陕西属旅游资源大省,文物古迹、自然风光众多。近日,与朋友自驾从湖南、经湖北进入陕西。七天自驾线路如下:从湘潭护潭广场出发,经湖北十堰至陕西,依次经过漫川关、铜川市陈炉古镇、延安甘泉县雨岔大峡谷、延安市枣园和杨家坪、宜川黄河壶口大瀑布、从宜川进入沿黄线黄河风光公路至韩城市党家村和汉太史司马迁祠、洽川黄河湿地风景区、南阳市卧龙岗诸葛亮祠等景区,然后经湖北荆州、仙桃,由岳阳返回湘潭。全程共3147公里。</h3><h3> 一、漫川关古镇与“朝秦暮楚”</h3><h3> 漫川关位于陕西山阳县境内。古时南方货物水运均至此上岸,由骡帮转运往秦晋等地,“水码头百艇联樯,旱码头千蹄接踵”即为时下盛况。“朝秦暮楚”的典故也出于此(此典故出处有二,指事为紫荆关,指人则为漫川关)。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古代,朝依秦,暮随楚,于大国夹缝中求生存,也是无奈之举。现古镇仍留有不少古迹。</h3> <h3>马王庙即为当时骡马帮帮会驻地,负有组织调配货物,排解纠纷之职责。</h3> <h3>  双戏台建筑较为少见。</h3> <h3>  二、低调、朴实、厚重的陈炉古镇</h3> <h3>  耀州窑早已是闻名遐迩,但耀州窑的“千年炉火不熄”之基地,则是在陕西铜川市印台区陈炉古镇。古镇远离闹市的喧杂与浮躁,低调地座落在群山环绕之中。古镇不大,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古镇很美,静谧中独显其朴实与厚重。</h3> <h3>  无论你来与不来,陈炉古镇蓝天、清风、月夜、星空,它们都在这里,永远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为你驻足,只随自己心的方向,在最美的时刻,在最美的陈炉悄然绽放。</h3> <h3>  三、雨岔大峡谷,怎一个美字了得</h3> <h3>  陕西甘泉县有个雨岔大峡谷,五条山沟构成了雨岔独特的地理奇观。亿万年前地表割裂,山脉出现裂缝,雨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如今美仑美奂,令人叹为观止的峡谷奇观。</h3> <h3>  流水线条,立体弧度,高低错落,青苔层染,在阳光折射下,砂岩色彩丰富,纹理清晰,从而产生多层次,多角度的光影效果,造成视觉上的冲击震撼。</h3> <h3>  光影、色彩、线条、砂岩、峡壁、青苔、丛草自然和谐共生,留给游人的却是无尽的美的享受。</h3> <h3>  四、延安一心中永远的圣地</h3> <h3> 延安古称肤施、延州,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延安即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现为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h3> <h3> </h3> <h3> 五、秦晋大地的璀璨明珠一一壶口瀑布</h3> <h3> 壸口瀑布,被誉为“黄河之心,民族之魂”,成为中国精神最形象、最完美的表达。</h3> <h3> 六、韩城有个党家村</h3> <h3>  陕西韩城西庄镇一处狭长的幽谷里,有一座被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世界民居之瑰宝”的明清古村寨,它就是党家村。</h3> <h3>  党家村明清古建筑群,始建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明末清初时,四合院建设进入全盛时期。清咸丰六年(公元1851年)筑泌阳堡,村寨合一的格局得以完成。</h3> <h3>  精美奇巧的门楣与壁刻家训及木、石、砖雕,使文学、道德、美学三者之间巧妙融合,凝聚着潜在的乡村文化力量,也是在建筑装饰上创造的文明成果。</h3> <h3>  党家村现留存123座四合院,11座祠堂,5个哨楼及庙宇、戏台、文显阁、看家楼、泌阳堡等古建筑。保留至今的明清古建筑群,诉说着七百年来的兴衰往事,见证了党家村的历史沧桑。</h3> <h3> 七、韩城幸有司马迁</h3> <h3> 汉太史司马迁祠墓位于陕西韩城市芝川镇,占地104亩,依山就势建立于四个平台之上。整个祠墓从地形上看,头枕梁山,毗邻黄河,南接韩塬,北绕芝水,实属山水环抱的风水宝地。</h3> <h3> 依石挢前行,依次经过三座牌坊,牌匾上分别书写“汉太史司马祠”、“汉太史司马迁祠墓”、“高山仰止”。</h3> <h3>  沿古石径前行,即见司马迁祠。祠前对联写道“圣人光道统,汉史竞经文”,横批:河山之阳。对联及横批概括了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终于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鸿篇巨制一一《史记》的历史功绩。</h3> <h3>  佇立在司马迁祠城墙垛口前望,黄河平缓流淌着,高速公路大桥越河而过,历史和现实就如此交织在一起。韩城因司马迁而更显厚重,而从韩城走出的司马迁文学和史学上的巨大贡献,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而桥上飞驰的汽车,正奔向美好的愿景。历史、现实与未来,由韩城人司马迁而串起,始终生生不息。</h3><h3> 韩城幸有司马迁,真好!</h3> <h3> 八、南阳卧龙岗,人龙诸葛亮</h3><h3> 河南南阳市有座诸葛亮祠,它南濒白水,北障紫峰,遥连嵩岳,山水相依,景留四时。古人为了纪念诸葛孔明先生,依山岭就势在卧龙岗建祠。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清康熙年间再次重修武候祠,并按照前人的“龙岗全图”重新修建了卧龙岗十景和卧龙书院。</h3> <h3>  进入武侯祠大门,迎面即是两座牌坊,呈三门四柱楼式。两侧为碑廊,陈列着历代关于诸葛亮事迹的碑刻。沿牌坊前行数十步,即为武候祠主殿。左右两侧各立三通石刻碑,主殿为三门,门两侧对联及殿内匾额从各个角度和层面评价了诸葛亮的一生,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和深刻警示。</h3> <h3>  武侯祠主殿两侧为卧龙岗十景,苍松翠柏掩映下,古朴庄严。游人留涟于此,总会有些许不同的感悟和收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