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6月7日早上七点钟,我们自驾从成都出发前往宜宾蜀南竹海。途经乐山小息,品尝特色早餐小吃后继续前行;中午12:30到达宜宾“李庄古镇”,体验古镇历史印记、品古镇餐饮文化后;下午16:00总算到达目的地———蜀南竹海。 </h3><h3> 蜀南一路风景秀丽,山水清幽,经过长宁县,过景区西门后,一进去就是一段长长的竹海隧道,一下子便让人脱离了喧闹炎热,整个人都清爽了起来。</h3> <h3> 资料查证,翠甲天下的蜀南竹海,位于四川南部的宜宾市境内,素以雄、险、幽、峻、秀著名,有27道峻岭,500多座峰峦,其间茂竹、丹崖、澄溪、碧湖、飞瀑、古迹散布,景点极多,号称有八大主景区两大序景区134处景点,一级景点15个,二级景点19个。 其中天皇寺、天宝寨、仙寓洞、青龙湖、七彩飞瀑、古战场、观云亭、翡翠长廊、茶花山、花溪十三桥等景观被称为“竹海十佳”。蜀南竹海景区内共有竹子400余种,7万余亩,是我国最大的集山水、溶洞、湖泊、瀑布于一体,兼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的最大原始“绿竹公园”;空气清新,纯净,离子含量较高,是我国一级环保旅游区。 </h3><h3> 蜀南竹海,一天显然难以游遍……</h3> <h3> 下午16:00入住桔湘度假酒店,酒店住宿条件还蛮不错,价钱也比较实惠合理。</h3> 忘忧谷宁静之旅 <h3> 酒店小息后,下午16:30我们首先来到忘忧谷。 </h3><h3> 忘忧谷位于竹海旅游集散中心万岭小桥约一公里处,是蜀南竹海著名的景点。来到谷前映入眼帘的是用全竹搭建的谷门,刻有门联:“万竿翠竹扫去滚滚红尘,一溪清流奏出淳淳韵音”。主要景点有“永通池”、“古佛洞”、“五叠屏”、“天生桥”、“石破天惊”、“九天涤尘”、“石上流”等景观哦。 </h3> <h3> 沿着谷内的小溪往上走,蜿蜒蛇行,竹影丛丛。阳光透过瘦细的竹叶间隙,撒下忽明忽暗不规整的光斑。清澈的溪流,延伸跌宕,演变成五叠瀑,珍珠瀑等众多瀑布后,欢快地奔出山谷。踩在古朴厚实的青石板上,视线摇摆转折中全是轻盈翠绿的竹林,相互交错掩映咯吱声响,不禁让人忘却生活的烦忧。</h3> <h3> 葱郁的竹林、慈竹和楠竹掩映着的一条清澈的溪流,无处不透出阵阵凉意。</h3> <h3> “五叠瀑”</h3><h3> 在窄长的山谷里,密集又粗壮的楠竹,与一路上的溪流相伴,使整个山谷显得更幽深。在窄长的山谷里,密集又粗壮的楠竹,与一路上的溪流相伴,使整个山谷显得更幽深。</h3> <h3> “珍珠瀑”</h3><h3> 当你走在流溪与竹径之间,听那水鸣鸟啾,观那绿竹野花,竹尖摇摇,溪水潺潺,让你顿感那一世的清凉就在此时……</h3> <h3> “天生桥”</h3><h3> 天生桥是一快长五米,宽四米的巨石。两边连着两座山根,溪水从桥下面渡过,由于这里的岩石呈水平状分布,下面较软的岩石由于长期在水的冲刷下而被淘空,上面较硬的石块就成为了一座天然的桥梁。砂岩天生桥是除喀斯特地区天生桥以外罕见的天然景观。</h3> <h3> “石破天惊”</h3><h3> 从天生桥往上10多米,一块巨石好像从天而降,石壁上镌刻着“石破天惊”四个苍劲大字。巨石一破两开,从30-40厘米的破逢中长出几株楠竹,巍然屹立。</h3><h3> 石头向路边一侧,几株楠竹在巨石的重压和遮档下,依然曲折地长出,最终伸出云霄。面对此景,你不得不赞叹楠竹的刚劲和它那顽强的生命力。</h3> <h3> “九天涤尘”</h3><h3> 山谷的尽头,是一帘清润的瀑布从高高的竹林中泻下,给人以“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据说溅起的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道道七色的彩虹。遗憾的是我们来得较晚未能目睹到七色的彩虹,但是倾泻而下的瀑布还是让我赏心悦目,畅人肺腑。</h3> <h3> 站在谷底,任瀑布冲刷,任水花飞溅,任水声震耳,吸大自然之精华,嗅天地间之灵气,忘却尘寰的纷繁,让心灵感受恬静与幽深</h3> <h3> 走在蜿蜒崎岖的小径上,有野花青竹可看,有流水清风入耳,更有那美女们的欢笑相伴,何来忧与愁呀,这里除了清凉,剩下的还是清凉……</h3> 辉煌博物馆 <h3> 蜀南竹海博物馆有多种竹类标本。斑竹、苦竹、人面竹、湘妃竹、罗汉竹等,绿叶婆娑,各显丰姿。博物馆内有竹类的标本和古代的弩、火箭、震天雷等竹制军事武器,竹箩筐、竹档席、竹棚栏等与工业、农业、交通、水利等有关竹器的图片和实物,以及竹海造纸用的各种设备,竹海人雕塑供奉的蔡伦塑像等等,让人们更加了解到竹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辉煌成就。</h3> 蜀南竹海观光索道 <h3> 清晨,走出宾馆,地面湿漉漉的,昨夜的一场小雨,让空气更加潮润多了一些凉气。</h3><h3> 早餐过后从宾馆出发,乘景区3号观光车前往竹海观光索道。 </h3><h3> 资料查证,蜀南竹海观光索道是我国最长的索道之一。它上起观海楼、翡翠长廊景点,下至墨溪、忘忧谷景点,全长2742米,相对高度(上、下高差)350米,单边行程30分钟。索道行经几座长满翠竹的山峦沟谷,一路上是俯瞰壮观竹海最佳经历。</h3> <h3> 乘座观光索道观竹海的确很爽,四周和脚下是浩瀚竹林,绿波起伏,車厢如一叶小舟在波涛中航行,真是竹海行舟:时而直冲云霄,时而滑向谷底,能领略大海中乘风破浪,登云踏雾的感觉,惊险人生的无穷乐趣,尽在其中,太美妙了。</h3> <h3> 满山苍翠,云雾茫茫,人在缆车上,宛若乘云破雾天上飞行。</h3> <h3> 竹林峡谷,远远可见绝壁上一条瀑布高挂。</h3> <h3> 缆车在竹海中破雾而行…… </h3><h3> 云雾飘渺上青峰。</h3> 观海楼恰心之旅 <h3> 我们乘索道上行体验了在林海中乘风破浪之后,仍未尽兴,走到观海楼,就不顾疲劳,登上了观海楼的顶楼平台。<br> 观海楼在翡翠长廓东侧,海拨880米,楼为六边形,共八层,高二十五米,为竹海景区最高点,登上楼可以俯瞰整个蜀南竹海景区。</h3> <h3> 登楼远眺,极目四望,山山岭岭,浩瀚广阔的翠竹如万倾碧涛,使人胸襟顿开,心旷神怡。</h3> <h3> 竹海茫茫,云浪滔滔……</h3> <h3> 竹山上起云涌,变幻万千……</h3> <h3> 据说,北宋诗人黄庭坚曾来此一游,当他登上峰顶,看到如此秀美成片的竹海时,他情不自禁的赞道:“壮哉,竹波万里,峨眉姊妹耳!”</h3> <h3> 壮观珠海,云烟朦胧,却也别有韵味……</h3> 独特的翡翠长廊 <h3> 位于竹海深处的翡翠长廊,是蜀南竹海的又一胜景。翡翠长廊路面是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天然红砂石铺成。两旁密集的老竹新篁拱列,遮天蔽日。红色地毯式的公路与绿色屏风般的楠竹交相辉映,形成秀丽壮美的翡翠长廊。加之这里的道路时起时伏,顶上两旁的修竹争向内倾,几乎拱合,长廊就显得更加幽深秀丽,从而成为蜀南竹海最具特色的标志性景观。</h3> <h3> 密集的老竹新篁拱列,遮天蔽日,顶上两旁的修竹争向内倾,几乎拱合,使长廊更加显得幽深与清凉。</h3> <h3> 红色地毯式的公路与绿色屏风的楠竹交相辉映,凡是游人到此,都要下车留念,你看:来一个与众不同的造型以此留恋。</h3> 仙寓洞 <h3> 穿越蜀南竹海大峡谷。坐“大峡谷索道”,走进仙寓洞、天王寨。</h3><h3> 资料查证,竹海大峡谷位于著名景点仙寓硐和挂榜岩之间,呈“V”字型,南北走向,长2000多米,谷口处最深有400多米,最宽有600多米。大峡谷非常神奇,从谷口处往里(北),峡谷越来越窄、越来越浅,同时又分为几条小峡谷,最后与山顶齐平。峡谷两旁皆是陡峭险峻的岩壁,岩壁上长满了郁郁苍苍的楠竹林,秀丽无比。</h3><h3> 大峡谷索道不算太长,两边索厅清晰相见,约有数十米长。坐上缆车,只见四周云雾茫茫,脚下白云翻涌,透过云雾看峡深不见谷底,两侧翠岭时隐时现,峡险壁峭,丹红相嵌,景色秀美。</h3> <h3> 仙寓洞位于两县交界的擦耳岩陡崖之中,为蜀南佛山胜地,以奇险幽静著称,有“竹海明珠”之称。仙寓硐起先是一个天然岩腔,长300余米,宽和高2至15米,洞上莽莽的竹林,洞下是竹海大峡谷。此地从旁观望,尽显攀岩陡峭,从洞入,四周绝壁清冷,给人以仙风道骨之感。</h3> <h3> 南山门入口处有隐安道人题写的“仙寓洞天”四字。左侧门柱上有半幅对联:“修真安乐是蓬莱”,传闻系隐安道人出。</h3><h3> 仙寓洞是一个依山靠岩建造的石窟寺庙,相传这里是玉皇大帝赐给营造竹海有功的瑶箐仙姑居住处,从南山门进洞,首先看到的是道家殿堂——凌霄殿。</h3> <h3> 凌霄殿从左至右分为灵官殿、老君殿、玉皇殿,是仙寓洞先佛后道、佛道合一的历史见证,清末一代名士杜柴扉在岩上绝壁处题“凌霄殿”匾额,一统三殿。 </h3><h3> 洞内有明嘉靖年间摩崖造像和西游记故事浮雕群。</h3> <h3> 站在洞口眺望远方,崇山峻岭,竹波荡漾,青绿翠蔓,碧浪无垠,竹海风光,尽收眼底,清代诗人沈毓新有诗赞曰:“仙寓之山高插天,上有石洞悬其巅,一径盘空绝人迹,只许猿鹤时蹁跹”。</h3> <h3> 这里最早是一个道观,后来佛教兴盛,宋朝以后,相继建了观音殿,老君殿等活动场所。</h3> <h3> “仙寓洞中仙气袅,忘忧谷里忘凡尘。”</h3> <h3> 途中,一龛新凿卧佛,卧佛凿雕在红色砂石岩中,释迦牟尼佛身后,还有十四天神塑像。据介绍,一九九四年,香港作家、国际佛教学会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洁居士捐资修建了释迦牟尼卧佛和紫竹观音。</h3> <h3> 走过卧佛,一道飞瀑从山崖直落谷底,飞珠溅玉,欢快奔放,游人们纷纷驻足留影。</h3> <h3> 仙寓洞幽深奇险,位于悬岩绝壁的天然岩腔里,一条曲折险峻的石路通往天宝寨后门。</h3> 天宝寨 <h3> 从仙寓洞东侧的悬岩峭壁中走过洞门,就来到了天宝寨,据说这是邵道人修仙的地方。</h3> <h3> 天宝寨相传建于1862年清代咸丰年间,地方官府为防御石达开太平军入川而建。古寨长1500米,高20米,宽10米左右,洞的顶部均系岩石构成,多为半边洞,依洞而建,曲折奇特,内有独具匠心的13道坚固的石寨门,地形险要易守难攻。</h3> <h3> 在天宝寨的悬崖绝壁之上,雕刻着《古代兵法精华-三十六计》,按照每计的内容,精选群众比较熟悉的战例,雕刻成一幅幅摩崖石刻的巨幅图画。</h3> <h3> 一幅幅画卷栩栩如生,巍然矗立于悬崖红色绝壁之上。</h3> <h3> 天宝寨部分天然山洞,部分人工凿成,洞上绝壁凌空,洞下削壁千纫,陡不可攀,行走其间,虽烈日高照,但山风送爽,让凉意骤添。</h3> <h3> 途中有罕见的巨大蘑菇石,高有10多米,上面的石块如伞盖,危而不坠。传说此石原是仙寓洞道长使用的伞,放在此地后化作黄色的石头,故取名“黄伞石”。</h3> <h3> 经过《美人计》石刻画,听说路过此地的游人都要伸手去摸一下美人的丰胸,以此来提防日后不要被美人给迷失了方向。</h3> <h3> 天宝寨部分天然山洞,部分人工凿成,洞上绝壁凌空,洞下削壁千纫,陡不可攀,行走其间,虽烈日高照,但山风送爽,让凉意骤添。</h3> <h3> 《古代兵法精华-三十六计》画卷。</h3> <h3> 石刻巍然矗立于雄奇险峻的绝壁之上,寓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蔚为壮观。</h3> 海中海 <h3> 海中海原是竹海山上一个比较低的槽谷,后筑坝形成一个湖泊,于一九九八年三月对外开放。湖泊面积约60亩,湖面空旷开阔,俨然茫茫竹海中的一个“海子”,故名海中海。</h3><h3> 因工程维修,遗憾的是这次没能游玩……</h3> <h3> 站在“海中海”的大堤上放眼远眺,湖水明净清澈,远处翠绿的小岛,把宽广的湖面分成两半,伸向苍莽的竹林中,显得深邃幽远。</h3> 七彩飞瀑沁心之旅 <h3> 七彩飞瀑系蜀南竹海又一个重要景点,以自然景观为主,该景区有大小景点十几个。景点主要体现为山翠崖雄、清泉碧潭、飞瀑彩虹。其中尤以飞瀑彩虹最有著名。如其名字一样,七彩飞瀑,在阳光的折射下,彩虹的出现让瀑布更加锦上添花,美如仙境,可遇而不可求。</h3><h3> 《江安县志》载:“万岭箐南北飞瀑,殆似庐山”。不择地而出的泉水,使得深邃幽深的竹海充满灵气,山岩跌宕处,每每作了悬泉飞瀑。山间数十条姿态各异的瀑布中,最为壮观的,当数七彩飞瀑。</h3><h3> 七彩飞瀑位于石鼓山和石锣山之间的葫芦谷中。从深林里流出的水潦河,从回龙桥下分为四级泻下悬崖,落差高达200米。因其水流量大,流速快,加上岩壁陡峭,流水一出山谷口,飞身直下,蔚为壮观。</h3><h3> 听路人介绍,若是晴天正午,阳光透过升腾的水雾,折射出七色光环,形成一道色彩缤纷的彩虹,“七彩飞瀑”由此得名;若阴雨天气,水气同雾气融,满谷云雾,时淡时浓,瀑布也时隐时现,又是另一番情趣;若是在夏天雨季,瀑布像一条巨龙从天而降,铺天盖地,咆哮奔腾,声震数十里外,极为壮观。</h3><h3> 七彩飞瀑宽4米,高50米,高峻雄奇。瀑布的旁边有一岩腔,称为浩然洞,上面有一块大石头,在上面可以观赏到瀑布的全景。</h3><h3><br></h3><h3> 遗憾的是我们路过此景没有阳光,便没有看到彩虹……</h3> <h3> 从七彩湖往下走,就能看到湖水从出口往下流去形成的瀑布,还能看到刚才的廊亭桥。瀑布是从人工修建的出水口均匀的流下,跌流到平静的2层平台的水里。这是七彩飞瀑的一个跌水,宽15米,高约10米,七彩湖水飞落在水潭里,回荡溢出,声如钟鼓回鸣。瀑布下的小湖里,早有竹筏等着我们,我们在竹筏上,正面的看了这个瀑布,竹筏的主人拉着绳索就把我们运到了对岸。</h3> <h3> 第一叠名“一匹银绸”。</h3><h3> 下了船沿台阶下去,一路听着哗哗的水声。循声回望刚才乘竹筏的湖水,正从许多石墩之间的豁口倾流而下,形成了第一叠瀑布,宽约15米,高15米。瀑布飞落到下面的水潭里,声震山谷。</h3><h3> 路人介绍,蜀南竹海是块宝地,这里除了漫山遍野的竹子而外,还有很多不择地而出的泉水,由于山岩跌宕,多数形成悬泉飞瀑。这不但使深邃幽深的竹海充满灵气,而且也给这竹海中的条条山谷增加了神韵。</h3> <h3> 第二叠名“遥天雪塔”。</h3><h3> 走在长长的下山台阶上,不时出现的跌水、瀑布使我的心情超好。走到了“天雨亭”,站在亭子里看对面的瀑布,而瀑布的流水太急,水雾都飘到了亭子里,形成“天雨”。这是第二叠瀑布,宽10米,高15米,高峻雄奇,水雾数丈,每当太阳透过水雾,分解成七色,绚丽多姿,七彩飞瀑以此得名。</h3> <h3> 瀑布吼声如雷,一泻千里,整个山谷犹如千军万马在鏊战。在这绝佳之地“怎么也得来一个力量的迸发与瑜伽的造型。</h3> <h3> 瀑布落到下面水池,池中有块石碑,刻着“遥天雪塔”。下了亭子,钻到瀑布后面的石壁下。雪白的瀑布水从天而降,水珠飞溅,水流迫不及待的飞奔而下。同样是从山崖下向外面,近距离的看瀑布,这里的和九天瀑布迥然不同:九天瀑布是缓慢的水帘,是薄膜一样的一层水,而天雨瀑布流下的速度快,像倾倒下的珍珠集团。</h3> <h3> 瀑布,溪流,竹影,石墩与美女构成了一幅《许你一世清凉》的山水画。</h3> <h3> 走进竹海,走进长廊,走进瀑布,走进那一世的清凉。</h3> <h3> 从瀑布后面转出来,走过浅水池的两排红石头的矮墩子,看到溪水又从悬崖边流下去…… </h3><h3> 走到悬崖边,看到前面的山崖上刻着巨大的绿字:“彩练飞堑”。脚下是奔腾而下的流水,这里是山的缺口,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峦,都被绿竹覆盖。悬崖边有铁栅栏,栅栏前的小水池里有一巨石,刻着“七彩飞瀑”。</h3> <h3> 在这里回头,可以看到刚才走过的3级瀑布的全貌,银白色的水从苍绿的山谷间,接力般飘下,使青山活泼了起来。这里的水池中,刻有一个真牛大小的石牛,半卧在水中。<br></h3> <h3> 再往下到了“听瀑轩”,是个长廊。略略可以看到最壮观的“七彩飞瀑”第三叠。</h3> <h3> 然后就要往山上走了,到了“忘归亭”才可以看到最壮观的“七彩飞瀑”第3叠。</h3> <h3> 第三叠名“七彩飞瀑”。</h3><h3> 我刚看的那几叠瀑布和第三叠瀑布比,只能算跌水。第3叠瀑布位于谷口末端,宽约10多米,高约50多米,穿峡出谷。是由3股大的水流喷出,组成瀑布的源头。源头的瀑布又在山崖上各自摔碎成更细、更多股白色水流,跌下深谷。我在亭子上和亭子周围山路的各个角度,观看瀑布,这里听到水声已经小多了,只看到那纯白的银练挂在山崖前,婀娜的飘动。在如此碧绿的山谷间,有这一垂直的白练舞动,确属神来之笔。往瀑布下望,为悬崖峭壁,深不见底。</h3><h3> 七彩飞瀑气势非凡,声震数里。满谷被雾气笼罩,瀑布也随着时隐时现,犹如云中白龙,听说日照强烈时水面会折射出瑰丽夺目的七彩颜色,而且能随日照上下浮动,有时彩虹般的色彩也延展到下叠瀑布上段和落瀑坠地激起的水幛上,洁白的水流摇动着斑斓多姿的彩光。</h3><h3><br></h3><h3> 第四叠名“飞声瀑”。</h3><h3> “飞声瀑”是看不见的,只闻其声。谷口面对百里平川,开朗明亮,日照强烈,有雾腾起,更加看不到谷底。</h3><h3><br></h3><h3> 七彩飞瀑从深林里的绝壁上倾泻而下,太阳一出彩虹飞,给深邃幽深的竹海增添了灵气。</h3> 迎风湾 <h3> 迎风湾是《五粮春》广告“爱到春潮滚滚来”、电影《卧虎藏龙》、《风云2》及世界小姐写真拍摄地,景区内鸟语花香,山水清秀,环境优美,既有青城之幽,又有峨眉之秀,更有一亿四千万年前鱼化石,堪称竹海一绝。</h3><h3><br></h3><h3> 遗憾的是因时间关系只匆匆路过,包括还有好多景点未能游玩,期待着下一次的早点到来……</h3> 漫步美食天堂 享受自然馈赠 <h3> 蜀南竹海绵延的竹林之美无需多言,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这里还隐藏着一种特色美食——“全竹宴”。勤劳的宜宾人把竹的根菌、竹笋、竹竿,再到竹的枝叶每一部分都充分利用,形成独具特色的“全竹宴”。最全的“全竹宴”一桌能够达到100多种形色各异的菜品,每一道都与“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真可谓是“无竹不成席,满桌皆是竹”。<br></h3> <h3> 第一天晚上我们在忘忧谷景区品尝了美味的“全竹宴”,全竹宴菜品种类有“竹荪蛋”,应该就是竹笋还小的时候的样子吧,就炒了菜;还有竹燕窝,其实就是竹林里的木耳吧?有竹叶包的“黄粑”,就是年糕吧,长方形的;竹胚胎、竹孙、竹筒蒸的米饭等。全竹宴的味道色彩都挺不错,至今仍回味无穷,期待下次再去品尝一下……</h3> <h3> 第二中午虽未能游玩成“海中海”,但在那里我们又一次品尝到了“全竹宴”……</h3> <h3> 下午16:00点,我们驾车往回走。再见了,蜀南竹海,七彩瀑布,人间仙境,神仙住的地方……<br></h3><h3><br></h3><h3> 为时一天的蜀南竹海旅游,让我全然忘记了城市的喧嚣,因为那一抹绿色,让我感到了远离红尘的空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