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6月3日,重走长征路第23天,我们从庆阳乘车行车200余公里,来到吴起镇,参观志丹县中共中央旧址,吴起镇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刘志丹烈士纪念园。吴起镇地处陕西吴起县中部,为全县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h3> <h3>吴起县城</h3> <h3>吴起镇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大将吴起(约前400年)屯兵驻守而得名。1935年,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成为长征落脚点而名播中外。该镇历史悠久,胜利山因“割尾巴”战役而闻名天下,新窑院设有毛主席纪念馆,是革命老区,历史重镇。吴起镇是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的会师地,还有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历史上重要“直罗镇会议”,决定了在陕北扩大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决定了陕北是红军的落脚点。</h3> <h3>直罗镇烈士陵园</h3> <h3>毛泽东在吴起镇会议总结发言时指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已经完结一年长途行军,开始新的有后方的运动战。他还强调指出:正确的方针,需要我们一致的努力,首先统一领导问题,应由政治局委托常委去解决。吴起镇会议是榜罗镇会议和铁边城会议的继续和完善。</h3><h3>会议批准了榜罗镇会议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战略决策,决定党和红军今后的战略任务是建立西北苏区,以领导全国革命,从而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完结,开创了党中央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的新的历史时期。</h3><h3></h3><h3>吴起镇会议为1935年11月上旬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顺利会师作了准备,对团结和汇聚西北革命力量起了重要作用。这次会议对我们党由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的转变和党在西北地区开始建立抗日反蒋统一战线,作了重要的准备,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h3><h3>1935年10月29日,陕甘支队发表《告红二十五、二十六军全体指战员书》,明确指出,陕甘支队与红二十五、二十六军的会合,为的是“开展西北苏维埃运动的大局面替中国苏维埃运动定下巩固的基础迅速赤化全中国。”指出“我们的会合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一个伟大胜利是西北革命运动大开展的导炮”。号召全体指战员,“团结起来为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粉碎敌人新的围剿开展西北苏维埃运动的大局面开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武装保卫苏区而斗争。”</h3> <h3>毛泽东旧居</h3> <h3>吴起镇红军烈士纪念碑</h3> <h3>会师纪念碑。毛主席题字“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h3> <h3>图为中共中央在吴起镇旧址。</h3> <h3>毛泽东旧居</h3> <h3>美国人斯诺在保安第一次采访了毛泽东,写了西行漫记,从此红军和毛泽东的名字传遍世界。在这座窑洞前为毛主席拍的照片,也许是斯诺一生中最满意的得意之作。</h3> <h3>斯诺拍照贺子珍。</h3> <h3>斯诺拍照</h3> <h3>讲解员为我们唱半夜来叫门的歌。</h3> <h3>1936.7至1937.1中央的重大会议</h3> <h3>李维汉夫人,李铁映的母亲。</h3> <h3>团友们在认真听解说。</h3> <h3>团友们在拍摄资料。</h3> <h3>毛主席旧居前留影。</h3> <h3>参观保安革命旧址,现为志丹县,参观刘志丹烈士陵园。</h3> <h3>志丹县烈士纪念碑</h3> <h3>刘志丹生平</h3> <h3>此展板只说了戴季英执行了极左肃反路线,其他人未提。</h3> <h3>参观后,行车90公里,入住延安市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