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里的村庄(骑行南召天云村)

木子

<h3>20190607端午节木子和骑友坤哥,岁月物语,单车,新哥,一马二虎共六人骑行南召天云村。经龙翔路,过小寨、石门、南河店、白土岗、中午板山坪午饭;下午过钟店、小街、翻越慢岭到天云村,全程107公里。天云,云端里的村庄,南召最后一个通公路的深山里的村子。</h3> <h3>板山坪镇农民插秧种水稻</h3> <h3>南召山上产大理石做成了各种雕塑</h3> <h3>中午在板山坪镇午餐</h3> <h3>午饭后吊床休息</h3> <h3>过隧道</h3> <h3>二百年的古树栓皮栎</h3> <h3>大树在石缝中顽强生长</h3> <h3>路边的凌宵花野蛮生长</h3> <h3>天云村,平均海拔700米左右,是南召县所处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从山下海拔200米的地方,到达海拔近800米进村山口,只有短短6公里的路程。攀升这600米的高度,是一条有着十八道弯,仅能容一辆小轿车通行的道路。 这是南召最险的村道,象一挂天梯。 ,这挂天梯,是天云标志性的名片,就象川藏线上的“九十九道拐”。到过天云的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条路。 没有走过的人,只能在想象中,勾画天梯的样子。 走过的人,惊魂动魄又极大满足之余,还想再走一次。<br></h3> <h3>慢坡——是进出天云村的必经之路,原来交通不便,往村子运送货物只能靠肩背马驮,1998年,央视摄制播放了关于天云村的专题片——《最后的马帮》,在县里的支持下,该县最后一个不通车的行政村终于通了公路,终结了依靠马帮驮运货物的历史。</h3><h3> </h3><h3> 夕阳的余晖撒在能照到的地方,视野所及一片片金光、一处处翠绿,抬头头顶望望,云雾离得如此之近,此时此刻才可能真正理解天云的意思。</h3><h3> </h3><h3> </h3> <h3>天云村,位于南召县板山坪镇西南25公里处,由主峰海拔1444米的野人垛山脉所环拱着。野人垛,山高林密,鸟飞兽奔,至今仍然人迹罕至,因为曾经有野人出没而得名。</h3><h3>解放前,还有村民见过野人。</h3> <h3>天云山位于河南省南召县伏牛山的深山区。天云村从到镇上,需翻一座山———慢岭。</h3><h3>慢岭没路,只有悬崖峭壁。在这个海拔最低900米,最高1600米,面积52平方公里的村子里,490口人祖祖辈辈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h3><h3>天云路难走,许多老辈人没到过镇上一次;</h3><h3>天云路难走,许多孩子上不到高中就辍学;</h3><h3>天云路难走,外村闺女都不愿嫁进来,近亲结婚多,憨傻痴呆多……&nbsp;</h3><h3>承载千年的古村落,满怀历史的情怀。 在古村落慢慢凋零的年代,渐渐为人所知。&nbsp;</h3><h3>如今通路通电的天云村,依然保留着古村的原始风貌, 静时虫鸣鸟叫,闹时清风作陪。</h3><h3>晚上我们找一家了农户,吃一顿农家餐,杀了只柴鸡,炖上山野菜,别有一番风味!</h3><h3>天云,天云,不正是故乡天空上,飘过的那朵云吗?</h3><h3>返程时,体力强者,我们可以从慢岭徒步下山,慢岭没路,只有悬崖峭壁,被称为”空中部落”。</h3><h3>天云村有一条峡谷河流—莱河。</h3><h3>莱河之上,一线三潭有着美丽的传说。</h3><h3>在看看传说中的困龙潭、娘娘潭、黄龙潭,于天云村莱河上,一线三潭,各离三里。</h3> <h3> 大门口的那颗大树下,在这没有月光的山村里,几个人面对着这一桌子村民自种出来的粮蔬,吹着山风,呼吸着“氧吧”的空气,听着不知名字的虫儿的低唱浅吟,喝着小酒……已经完全忘记了一天的鞍马劳顿。<br></h3> <h3>农民屋顶的雨水观测仪</h3> <h3>楼上的太阳能发电</h3> <h3>发源于野人垛的溪流,从西、北两个方向流来,在天云村部附近汇合成一道河流,向东方流去。天云村分布在这三道河谷之中,成为一个旅行的大本营。从西边河谷走7公里,由海拔640米攀升到1440米,就到了野人垛。一路山势嵯峨,有石潭、石船、八仙洞,还有一个美丽的天池。由村部向北,山影重重,大勺子垛、小勺子垛,朵朵如花。</h3> <h3>最美的风光,却是在东面河谷。两河汇流之后,将大山冲开一道深深的峡谷,一直通到山下樊楼村,总长16公里。最险的一段,名叫母猪峡,长约3公里,中间宽两头窄,形似母猪。母猪峡最窄处仅有3米,两边石壁陡立,十分险峻幽深。母猪峡上,分布着黄龙潭、困龙潭、白龙潭、青龙潭、娘娘潭等瀑布。其中黄龙潭与娘娘潭落差都在二三十米,气势雄浑,尤为壮观。</h3> <h3>20190608返程从天云村经云露山,马山口镇王巷乡,石佛寺镇,经镇平县城到南阳,全程骑行105公里。</h3> <h3>镇平石佛寺国际玉城</h3> <p>骑行天云村小结</p><p> 天云村,听她的名字,就能勾起心灵深处那种最原始、最朴素、最深沉的情感,决定这个端午节小长假花两天时间去看看。</p><p> 7号早上7点,新、单车、木子、阿坤、一马二虎、岁月物语六位骑友准时从人民北路钢材市场集合点出发了。</p><p> 在集合点,碰巧遇到征途俱乐部的一队人马,他们是要骑行到南召鲁山交界那里的分水岭,两队汇合,一直一块到南召白河店那里才分了手。</p><p> 第一天的线路计划是,经龙翔路,过小寨、石门、南河店、白土岗,中午到板山坪午饭;下午休息后,过钟店、小街、翻越慢坡到天云村。</p><p> 下午4.30左右,按计划准时赶到省道248旁边的小街村,在这里略做休整,就要开始翻越慢坡了。</p><p> 慢坡——是进出天云村的必经之路,原来交通不便,往村子运送货物只能靠肩背马驮,1998年,央视摄制播放了关于天云村的专题片——《最后的马帮》,在县里的支持下,该县最后一个不通车的行政村终于通了公路,终结了依靠马帮驮运货物的历史。</p><p> 尽管慢坡已经修了公路,但这盘山路陡、窄,急弯一个接着一个,想要把车子骑起来、快起来是不可能的。大家吃力地推车爬坡,走几步就要停下来歇一歇、喘喘气、喝点水,满眼的美景也顾不上看了。</p><p> 爬了一个多钟头的山,走了短短的6公里路程,爬升了800多米,历尽千辛万苦,6点来钟,终于来到了这充满诗意的地方---天云村。</p><p> 找到昨天预定的4号农家院,女主人热情地接待我们。她说今天放假客人多,村子小,接待能力有限,好多客人已经没有地方安排住宿了。是呀,我知道的就有和我们同线路、骑行过来的捷安特俱乐部的二十来人。</p><p> 房间在老乡家的一楼,宾馆标准间的配置,床新被洁。房东告诉说,随着人们对天云的了解,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乡里、县里非常支持这里的民宿旅游,已经发展了十多家,政府给每家都有一定的资金补贴。</p><p> 放好东西,稍稍休息,趁着女主人做饭的间隙,大家到村子四周看看。一条小河从村子中间穿过,河水清澈,几只鹅鸭在那里悠闲地游荡。问河的名字,回答叫莱河,再问为什么叫莱河,老乡也说不出为什么。虽然现在考究不出为什么,当时命名时一定会有着深层的寓意在里面。</p><p> 夕阳的余晖撒在能照到的地方,视野所及一片片金光、一处处翠绿,抬头头顶望望,云雾离得如此之近,此时此刻才可能真正理解天云的意思。</p><p> 走着看着和老乡攀谈着,增加着对天云村的了解。村子位于海拔800米左右的大山深处,由主峰1444米的野人垛山脉所环拱着,是南召县所处最高的行政村。</p><p> 险象环生的挂天梯,神秘莫测的野人垛,五彩斑斓的槲叶曼,险峻幽深的母猪峡,气势雄浑的瀑布群,满是传奇的娘娘潭……一个个原始的、奇异的地方组成了天云险、幽、秀、奇的自然风光。特别是莱河上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着困龙潭、娘娘潭、黄龙潭,一线三潭,各距一公里,而且各自有着自己的美丽的故事在流传。</p><p> 村子卫生室前是一片大点的空地,几个村民正在铺水泥面。问起野人的事情,都说是真的,是前几年才去世的那位大叔在解放前后那段时间吧,在野人垛那里看见的,野人比人高大,一身黄毛,跑得飞快……后来就没有人再看到过了。老祖先用野人来命名一座山,那里曾经真的有野人吗?那里曾经是野人的“乐园”吗?</p><p> 意犹未尽,房东微信我们开饭了。一盘生菜、一盘空心菜、一盘腊肉辣椒丝、一盘山野菜、一盘拌黄瓜、一盘鸭蛋鹅蛋、一大盆子南召的特色美食——土鸡黄花苗绿豆汤。</p><p> 大门口的那颗大树下,在这没有月光的山村里,几个人面对着这一桌子村民自种出来的粮蔬,吹着山风,呼吸着“氧吧”的空气,听着不知名字的虫儿的低唱浅吟,喝着小酒……已经完全忘记了一天的鞍马劳顿。</p><p> 入睡地很快,睡地很沉、睡地很香。是在一阵“给-给-给儿”的公鸡叫声中醒来的,开始是一只公鸡在叫,接着是一群公鸡接替打鸣,好久没有听到这种叫声了,听起来很熟悉、很地道,这是不是也可以叫做乡愁呢?在天云,还了一个久违的单纯的睡梦。</p><p> 为了少让我们中午暴晒,女主人5点钟就起床生火做饭。我们6个人没有一个睡懒觉的,早早地把自己容在天云的晨曦里。蓊郁的山林,碧绿的菜园,幽静的山谷,叮咚的河水,高低起伏的鸟声,薄薄的轻雾……天云,天上云间,听似缥缈,望之神往,但确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p><p> 6.30准时出发了,到了慢坡的最高处,就要从这里拐弯下山了,大家驻足回头再看看天云。依依不舍,依依不舍,把天云存在照片里,把天云留在视频中……。</p><p> 天云,在高山之上,在云端之上,在精神家园之上,这就是我们慕名而来的天云啊!</p><p> 翻越慢坡到达省道248线,接着翻越南召内乡交界的分水岭,过云露山、马山口、高丘、王岗、石佛寺,中午在镇平县城午餐;下午经柳泉铺、遮山、王村到家。</p><p> 一个环线,两天骑行,第一天行程107公里,第二天行程105公里,全程共计212公里。</p><p> </p><p> 2019.06.0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