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遗址游览记

幽邃南山

<h3>2019年端午节,偕朋友一行七人,来到仰慕已久的旅游避暑胜地麟游,我们游览了大山里的皇家御花园——西海苑公园,然后来到了著名的九成宫遗址景区,最后到达了石鼓峡,参观拜谒了石窟佛像,游览了峭壁峡谷——石鼓峡,一路胜景美不胜收,拍了一些照片,作成美篇,也算不虚此行。当然,只有九宫遗址印象最为深刻,九成宫最早叫仁寿宫,建于隋文帝时期,唐太宗时期叫九成宫,李治黄帝时期更名为万年宫。目前尚算雄伟壮观的九成宫建筑,已不复当年隋唐离宫规模的千分之一,如今还算基本小康的麟游人民,生活也未能赶不上当时离宫之富庶。唯有两通石碑虽经千年风雨,百代战乱,仍巍然屹立,笔体飘逸遒劲,字迹清晰可观,向游人讲述着历史,展示着当年的辉煌和文治武功。特别是《醴泉铭碑》的艺术成就,历史价值,被誉为“三绝碑”,冠绝古今,成为不朽。能有幸和好朋友一起造访这一千年文化胜地,内心无比的激动和兴奋。</h3> <h3>凤凰山广场</h3> <h3>西海苑公园,当年的御花园。</h3> <h3>九成宫遗址位于麟游县城区,是隋唐时期帝王的避暑离宫遗址。始建于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由尚书右仆射杨素监工,宇文凯为将作大匠,于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竣工。离宫初名“仁寿宫”,是取《汉书·董仲舒传》中“尧舜行德,则民仁寿”之意。隋义宁元年(公元617年)仁寿宫随着隋王朝的衰落而荒废。唐贞观五年(631年)李世民下诏修复仁寿宫,增加禁苑、武库等,并更名为“九成宫”,取《吕氏春秋·音初》“为之九成宫之台”之句,意思是复集九重台。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唐高宗李治又更名为“万寿宫”,并营建了太子新殿等建筑。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恢复了九成宫原名。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836年),麟游遭暴风雨,洪水和泥石流冲毁了九成宫部分宫殿。</h3> <h3>九成宫以其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引人入胜的山水胜景、凉爽宜人的气候,吸引了隋唐两朝四帝二十一次频繁驾幸,虽经一千多年逐渐颓坏,但地上地下仍有大量珍贵文物遗存,如一代楷书宗师欧阳询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碑、唐高宗李治御撰御书的万年宫铭碑、唐宫廷水井、点将台、梳妆台及目前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唐离宫缭墙城门遗址等。</h3> <h3>如椽巨笔,矗立在甬道正中的台案上。象征欧阳询书法冠绝古今,无人超越的历史地位。</h3> <h3>乾元门</h3> <h3>两仪殿</h3> <h3>延福殿</h3> <h3>隋文帝杨坚始建仁寿宫。在仁寿宫君临天下,处理政务。</h3> <h3>大唐天子在九成宫会见外国使臣,接待四方来宾。</h3> <h3>李治和武则天临幸万年宫。</h3> <h3>唐三彩</h3> <h3>李治武则天驾临万年宫</h3> <h3>《醴泉铭碑》,一代名君唐太宗御批,直臣魏征撰文,楷书大家欧阳询书写,史称“三绝碑”。欧阳询书写此铭,时年七十六岁,此铭是其代表之作。自古以来,此铭一直被誉为”楷书之极则”。</h3> <h3>《万年宫铭碑》</h3> <h3>一路同行的同学朋友,加上拍照的我我共七人。</h3> <h3>距九成宫遗址不远,澄水河谷,有峡曰石鼓峡,盖因丰水期水流湍急,声响如擂鼓而名焉。</h3> <h3>石鼓峡</h3> <h3>石鼓峡石窟上之古柏,形似花盖,根若龙爪,枝柯交错,虬曲盘卧于崖壁之上。</h3> <h3>诗圣杜甫,赋诗赞美九成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