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我的十年高三教学路

流溪地理先生

<h3>  时光流逝匆匆,如白驹过隙,所有的一切都如弹指一挥间。20年前,我参加高考的情景还历历在目,20年后,我带领着我的第十届高三毕业班的同学在高考的备考之路上奋战了300多天。</h3> <h3>  这一年,生活上的琐事,事务性的工作繁多,各类的培训任务也不少,挤占了很多高三地理教学的时间。幸亏一路走来,坚定的意志还是战胜了一切困难,让学生们在高考备考中成绩不断提升,自信心不断增强。</h3> <h3>  高三学生,很累!高三老师,也很累!十年的高三,和学生共同经历了十次的高考备考过程,累是肯定的,如果把高考备考看作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可能早就觉得枯燥无味了。作为一名高三老师,面对着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青春面庞,内心迸发的责任感总会让自己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生怕自己的懒惰影响了学生的未来,要知道一位学生就是一个家庭,学生的未来就是家庭的未来,家庭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br></h3> <h3>  曾经有人说,教了那么多年高三,还用备课吗?直接用原有的课件和资料上课不就行了吗?其实,作为一名教师,这样做是完全可以的。但是,这样做,对学生而言是不负责任的。毕竟,每届学生的学习基础都有差异,每年的备考都有不同的方向,更重要的是每年的备考更应该积累过往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加以提升和优化,让自己能够在薄弱点得以加强,强化自己的内功,找到教师的幸福感。</h3> <h3>  曾经记得,头两届(07、09届)的高三教学,作为刚出道不久的年轻教师,我更多的是在知识层面上把知识讲清讲透,力求灌输更多更细的知识,让学生用知识武装头脑。当然,这种做法能够应对难度并不太大的广东地理X科卷。那时候,成绩还算过得去,07届有一位同学取得广州市第五名,09届一位同学取得广东第十名的好成绩。</h3> <h3>  后来高考改为广东命题的文综考试,随着教学上有了一定的积累,多次的高三教学让我感觉到只是不断重复知识点的灌输式教学效率其实并不高。于是,经过了2011、2012、2013届的数据积累和小范围的尝试后,2014、2015届的高三地理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活学巧用,小组竞赛”为主题和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将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等理念融入到高三课堂教学中,创设自问自答、互问互答、设问比赛、解题比赛、说题比赛和命题比赛等。通过小组竞赛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从各类活动中提升地理素养,逐渐明晰地理核心原理和规律。</h3> <h3>  2016年7月,我从从化中学调到了从化六中,经历了2017、2018、2019三届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单位的改变,让我重新有了一位新教师的感觉,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学生状况,工作方式需要改变,教学方法需要调整。2016年3月,我加入了王旭老师地理工作室,每周四与工作室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进行网络教研,王旭老师倡导的“小步调探究”教学法成为2017、2018届高三地理教学的主要方向,学生通过小步调的探究,对于主干的知识有了更清晰的脉络。</h3> <h3>  2019届是我进行高三教学的第十个年头,我始终相信厚积才能薄发。这一届高三教学,在向新高考过渡的关键时期:一核四层四翼、情境教学、德智体美劳和核心价值观的落地成为学科教学绕不开的问题。这一年,我尝试将“小步调探究”、情境教学和过程性教学等融合,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问题反思、讲题训练、评改综合题等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一路走来,学生在参与中不断提升成绩。</h3> <h3>  年年的高三教学,我都以每年都是新高三老师的心态要求自己。因为对于教师而言,学生是新的,每年的高考在传承中一定有新意。十年毕业班的备考过程,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后的反思。但无论如何,用心教学、从容淡定应对、强化内功是成功的法宝。当然,最需要感谢是我教过的十届高三学生,你们在课堂中的给力表现经常会成为我课堂设计的新灵感,让我在教学路上不断前行。纵然我有许多的不足,但你们总给我足够的包容和信任,让我有足够的决心砥砺前行。我也会在你们的鼓励下继续耕耘,继续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