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7葡萄牙风光一瞥

spring

<h3>葡萄牙Portugal座落在伊比利亚半岛上,这个半岛上只有二个国家,另外一个是西班牙。葡萄牙的领地比他的邻居西班牙小了很多,大约只有西班牙面积的百分之十八。但是1494年,小国葡萄牙居然能和大国西班牙平起平坐,共同瓜分新世界,当时的教皇仲裁结果,划了一条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葡萄牙,线西划归西班牙。</h3><h3><br></h3><h3>葡萄牙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实力?能和西班牙坐分新世界?其实当初一个原因是被逼的,一位葡萄牙人讲了一段话,大意是,我们国家一边是一个拿着剑的巨人,另一边是茫茫大海,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走向那末知的海洋。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葡萄牙成了一个世界级的殖民帝国。</h3> <h3>其实小国有时也会有小国的优势。八世纪时,阿拉伯摩尔人来扫荡了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个国家,不久,这两个国家都开始了收复失地的运动。西班牙大,收复运动的几百年间形成了许多分散的小公国,葡萄牙小,更容易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西班牙大,需要收复的地域广阔,直到1492年才收复了西班牙全境。葡萄牙小,1249年就收复了全境。一个国家要繁荣富强,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和平的环境,葡萄牙获得这样一个环境比西班牙早了200多年,这200多年非常重要,让葡萄牙在航海事业上先走了一大步。</h3><h3><br></h3><h3>那是一个傍晚,我们来到葡萄牙首都里斯本Lisbon的特茹河边,从这里开船出去不远就是那茫茫的大西洋了。</h3> <h3>就在刚才我们站的河边,转过身来就是商业广场了,几朵彩云正慢慢漂来。</h3><h3><br></h3><h3>我们是从西班牙的格林纳达飞来里斯本的,原本昨天中午之前就可以到达这里的,但是飞机晚点,搞得我们晚上10点多才到。我们这次要游5个国家,只给了葡萄牙2天多的时间,计划在里斯本玩一天,辛特拉Sintra一天,飞机晚点吞了我们10个多小时的宝贵时间,实在舍不得消减辛特拉的时间,今天白天去了那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到了傍晚才来到商业广场。上天一般是公平的,有不顺就可能有运气,现在让我们赶上了这美丽绚烂的一抹彩云。</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那彩云漂来似乎要告诉我们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国王曼努埃尔一世(1469-1521)刚一登基就迎来了葡萄牙贸易帝国的全面兴盛,他在如今商业广场这里修了一座里韦拉宫,除了宫殿,这里还有港口,造船设施,贸易行政大楼,管理着葡萄牙与欧洲,非洲,亚洲和美洲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当时这里一片繁忙兴盛。</p><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p><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755年11月1日,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发生了里氏9.0 级的大地震,随后是海啸,火灾,里斯本被夷为平地,滿目凄凉!那年才上台的葡萄牙首相德卡瓦略-梅洛自地震中生还,立即着手重建城市,他说:"现在该怎么办?埋葬死者,关心生者。"里斯本居然在一年内便完成了初步的重建,但是里韦拉宫及其他很多建筑再也没有建起来,在这商业广场,只留下了一座凯旋门。</p> <h3>现在让我来回顾白天的辛特拉一日自由行。辛特拉是里斯本北郊的一座小镇,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从公元13世纪就成为皇室的避暑胜地。从里斯本坐火车去辛特拉,40分钟就到了,在那我们坐公交车434先去了佩纳宫Palace Nacional da Pena。</h3><h3><br></h3><h3>佩纳宫是世界遗产,国王离宫,它建在一个山丘的山顶上,我的封面照就是我后来在摩尔城堡上拍的佩纳宫,那是万绿丛中一抹红。其实佩纳宫不是全红的,她是一座色彩缤纷鲜艳耀眼的乐园式城堡宫。</h3> <h3>中世纪时,这里仅是一个圣母小堂。在葡萄牙兴盛时期,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修道院。这修道院在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中被摧毁夷尽。</h3><h3><br></h3><h3>十九世纪,葡萄牙有位女王叫玛丽雅二世,她的丈夫叫费迪南徳,费迪南德擅长于蚀刻,陶器制作和画水彩画,是他造就了这个五彩缤纷的王宫。当年费迪南德可是花了大力气建造如今的佩纳宫,他的心血结晶于1855年竣工,而他也于同年去世。如今葡萄牙总统和其他政府官员频繁地用此地进行国务活动。</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手机拍摄佩纳宫全景很难,站在她面前拍摄,她像一位羞羞答答的淑女,藏在郁郁葱葱的青沙幔帐之中,任我转換场地角度,也无法见她真颜全貌。我们爬上后面的最高峰,终于没有树叶遮挡,但是她又离我远远漂去,没有长镜头只能见到一位虚幻美人。脚下的岩石只是一个尖尖,挪一步都要小心,否则可能跌下万丈深渊,想換个角度看美女也不行啊。</p> <h3>无耐之下,我只能拍个王宫模型。这王宫的建筑风格是个大杂烩,哥德式,文艺复兴式,摩尔式,曼努埃尔式都被采用,不拘一格。今天,她是葡萄牙国家古迹,也是葡萄牙七大奇迹之一。</h3> <h3>走进佩纳宫,宫中的玻璃彩绘比她的外观更加鲜艳亮丽。</h3> <h3>男人战斗保卫家园,女人生孕繁衍后代,这缤纷夺目的玻璃艺术品反应着对生活炽热的爱。</h3> <h3>宴会大厅装璜细腻。</h3> <h3>房顶雕刻造型比摩尔风格更加秀美,素淡的色调显得格外高贵典雅。</h3> <h3>宫中内院的墙壁上贴滿了彩色瓷砖拼花图案。</h3> <h3>宫外有广阔的绿地花园。这里有一个引种世界各地植物的植物园,不过我们没时间去了。</h3> <h3>荗密的丛林中,抬头仰望,在那高大的岩石之上,站着一个武士雕像。</h3> <h3>在佩纳宫登上同一路公交车把我们带到了山下的辛特拉王宫Palacio Nacional de Sintra。这个王宫标志性的建筑就是那两个乳白色的33公尺高的大烟囱。</h3> <h3>站在王宫的外廊里向外看,辛特拉小镇的房子色彩谈雅丰富,高低错落,周围绿树环绕。</h3> <h3>在葡萄牙成立共和制前,这里一直是国王的避暑宫殿。这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厅,叫"天鹅厅",天花板上绘制了27只天鹅。这里还有花砖装饰的"人鱼厅",藏有中国象牙塔的"中国厅",饰有花砖壁画及贵族徽章的"徽章厅"。</h3> <h3>金光璀璨的天顶</h3> <h3>大型瓷砖画虽然己陈旧,仍然反映着当年王宫贵族们的生活。</h3> <h3>国王当年睡的床</h3> <h3>从王宫模型看,这王宫规模不小呢。</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离开王宫,我们走路去了雷加莱拉庄园Quinta de Regaleira。辛特拉山峦起伏,树木茂密,滿目葱茏,风景宜人,贵族富商纷纷来这里打造他们的别墅,雷加莱拉庄园就是其中的一座。这里有雷加莱拉宫,雷加莱拉小堂,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的花园,有湖泊,洞穴,雕塑,喷泉,水井,长椅,和各种各样的小建筑。</p> <h3>一片翠绿之中,出现这样的人文景观,也是一个惊喜。</h3> <h3>设计精彩的雕花图案</h3> <h3>高耸的石头小亭</h3> <h3>石洞环绕着的水池</h3> <h3>自然而然的小石桥</h3> <h3>游人穿梭在岩洞流水间</h3> <h3>孩子们喜欢冒点险</h3> <h3>情侣们在这异国风情的小建筑前漫步</h3> <h3>一头雄狮也来这里溜达</h3> <h3>这就是座落在花园中的雷加莱拉宫了,它的第一位主人有一个绰号叫"百万富翁蒙泰罗"。</h3> <h3>这建筑风格清新优雅,奇特脱俗。</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宫殿脚下繁花似绵</p> <h3>进入宫殿要走过这座漂亮的石门</h3> <h3>近看宫殿的雕花精巧别致</h3> <h3>一座又一座优雅的建筑让人目不暇接。</h3> <h3>走近宫殿,里面一系列的纯白雕刻尽显主人的高贵气质</h3> <h3>白色雕花中配着色彩素雅的绘画</h3> <h3>黄色的墙壁更突显白雕的清纯,这里的一切设计都是那么动人的美丽。</h3> <h3>不知道这幅作品是否反应了当时在这里主人的生活</h3> <h3>雷加莱拉庄园最著名的景点是一座深27米的涸井,这也是最吸引人的一个地方,它就从这个非常不起眼的石洞进去。</h3><h3><br></h3><h3>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过美术三杰:达.芬奇、拉菲尔、和米开朗基罗。也涌现出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h3><h3><br></h3><h3>但丁最著名的作品就是他的《神曲》,神曲里描写世间有地狱、练狱和天堂。这个涸井周围环绕着螺旋楼梯,共有9个旋层,象征着地狱、练狱和天堂的9重循环。</h3> <h3>据说带着孩子向下去探险会很有趣,我们沒有下去。站在那里往下看,我突然醒悟,原来我己经站在天堂的最高层,自己却浑然不知。想往一个和平幸福,无忧无虑,不愁衣食,十全十美的天堂是人的自然追求,但是那个天堂是根本不存在的。真实的天堂里没有十全十美,而是和平与争斗,幸福与痛苦,忧愁与快乐同时存在的。对于那些守猎捕鱼,采果充饥的早期人类来说,我们早就在天堂。尽情地享受我们已经拥有的美好吧,放弃纠结,欢快地迎接每一天!</h3> <h3>我还想去另一个庄园,蒙塞拉德公园及宫殿,据说非常漂亮,先生想去摩尔城堡。不必纠结,随着他去吧,很可能他是对的,我们已经游了一个庄园,去摩尔城堡会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h3> <h3>在这滿山石头的城堡上,鲜花依然顽强地绽放着。</h3> <h3>摩尔人城堡建于公元8-9世纪,是葡萄牙最著名的中世纪城堡,也是整个欧洲仅存的一座阿拉伯人建造的城堡。</h3> <h3>从城堡上往下看,辛特拉王宫全景就在眼前,远眺可以看到里斯本。</h3> <h3>城堡蜿蜒曲折,順山起伏,雄伟壮观,像巨龙伏卧在高山之上,行走于苍翠之间。</h3> <h3>多像中国的长城啊,天上突然飞滚而来的乌云在演示当年这里摩尔人和基督教军队兩次易主的故事。</h3> <h3>这凄美荒凉的城堡规模巨大,占据着辛特拉第二高峰的整个山头。我们一阶一阶地往上攀登,向着摩尔城堡的最高峰前进。</h3> <h3>登上颠峰,回首望去,真是一览众山小,刚才见到的苍龙一下子渺小了许多,抬头仰望,苍穹之下就是那万綠丛中一抹红的佩纳宫封面照。这城堡是我们在辛特拉的最后一站了。</h3><h3><br></h3><h3>风光秀丽的辛特拉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里的宫殿,这里的庄园,这里的城堡,这里的青山,一切都让人恋恋不舍,诗人拜伦形容这里是人间"伊甸园"。</h3> <h3>在葡萄牙的日子过得好快,似乎眼睛一眨,一天已经没了,这第二天我们只有半天,下午2点就要飞往法国南部的尼斯了,里斯本的景点只能有所取舍了。</h3><h3><br></h3><h3>我们选择去了贝伦区Belem,首先来到了热罗尼姆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onimos,这可是在葡萄牙全盛时期,历时100年才修建落成的雄伟建筑。那是公元1501年,国王曼努埃尔一世下令修建,每年使用5%的亚非贸易收入支付工程开销,彩用金彩米黄石材建造,规模宏大,堪称珍宝,皇家祖先及许多历史名人都长眠于此。</h3><h3><br></h3><h3>我想照一张全景,向后退,再退,再退,无论怎样向后退,始终无法把这华丽雄伟的建筑完全放进我的镜头。最后,我登上了大发现纪念碑Padrao dos Descobrimentos,终于在碑的顶端圆了我的全景照。</h3> <h3>我原以为大发现纪念碑一定是纪念哥伦布,麦哲伦这样著名的航海家的,没想到这个纪念碑是为纪念恩里克Henrique逝世500周年而建造的。</h3><h3><br></h3><h3>恩里克(1394-1460)是谁?我从来沒听说过他呀,为什么纪念他?原来恩里克是国王若昂一世的第三子,他对争夺王位不感兴趣,终生末婚,一心扑在葡萄牙的航海事业上。他不常出海,而是航海活动的组织者。</h3><h3><br></h3><h3>大航海时代的开创需要一位有力的组织者去推动,恩里克站了出来!那时远洋航海成本高昂,技术有限,很可能是赔本买卖,出海可能就意味着藏身大海,这么冒险的事业谁干呀。恩里克视野开阔,眼光长远,认定了葡萄牙的未来就在海上。他意志坚定,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把航海事业进行到底。他有权力,有资金支持,他建立的机构培养了大量航海、造船、绘图人才,他领导下制造的卡拉维尔帆船极大地有利于之后的远洋航行,他所制定的战略扩张了葡萄牙的势力,将葡萄牙推向了辉煌。站在这大发现纪念碑最前面的人就恩里克王子。</h3> <h3>地理大发现,又称大航海时代,发生于15世纪到17世纪,那时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新的贸易路线。在这之前,一本《马可波罗行记》风迷欧洲,书中的东方,似乎遍地黄金,搅得欧洲人热血沸腾,当时的陆路交通充满危险,促进了欧洲人远渡重洋。中国的指南针,古希腊天文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圆说,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些都极为有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葡萄牙和西班牙君王的战略眼光与支持是航海世业的强大后盾。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498年达.伽马绕过了非洲的好望角,开辟了从欧洲通往印度的航线,1521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h3><h3><br></h3><h3>这些伟大创举背后的艰辛难以想象,关于麦哲伦船队在太平洋上的日子,请看维基百科的描述:"1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没有吃到一点新鲜食物,只有干面包充饥,后来连干面包也吃完了,只能吃点生了虫的面包碎屑,这种食物散发出老鼠尿一样的臭气。船舱里的淡水也越来越浅,最后只能喝带有臭味的混浊黄水。为了活命,连盖在船桁上的牛皮也被充作食物,由于日晒、风吹、雨淋,牛皮硬得像石头一样,要放在海水里浸泡四五天,再放在炭火上烤好久才能食用。"出发时,麦哲伦的船队有5艘船,约270人,返回时只剩了1艘船,18名船员,连麦哲伦本人也死在了菲律宾的一个小岛上。何等的惨烈辉煌!</h3><h3><br></h3><h3>大航海时代大大拓展了人类活动的地域,在15世纪中叶,人类仅知道世界陆地面积的40%,海域的10%, 到了17世纪末,人类己知90%的陆地和90%的海域,地理大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全球化高潮,对世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h3><h3><br></h3> <h3>从大发现纪念碑,我们走路到了贝伦塔Torre de Belem。它建于曼努埃尔一世时期,是一座防御工事,后来逐渐转型为海关、电报收发塔和灯塔,也曾经是大航海家们的起始点。</h3> <h3>从贝伦塔走回修道院,再往前走一点,就到了著名的贝伦蛋挞店Pasteis de Belem,那里的蛋挞确实美味可口。</h3> <h3>这28路有轨电车是里斯本著名的观光游览车,也是有名的扒手车。我的朋友在这车上被几个人架住两个胳膊搜身,尽管如此,仍然赞扬说坐这趟车游览里斯本真好。我们没有坐它,而是坐着15路有轨电车从贝伦区回到旅馆。</h3> <h3>圣胡斯塔升降机Elevador de Santa Justa 离我们的旅馆很近,每天来回来去都看到它,乘坐它原本在我们的计划之中,但是真的没时间了,因飞机晚点吞了我们10个小时,不得不把乘升降机的计划取消,另外取消的还有游览圣乔治城堡Castelo de Sao Jorge。</h3> <p class="ql-block">在里斯本的时间过得飞快,幸运的是,我们在这里的两天都是阳光明媚。游里斯本,住在市中心的火车站附近很好,方便去贝伦区和辛特拉,而辛特拉比首都里斯本更值得欣赏,也许有一天,我还会再去辛特拉,那美丽的伊甸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