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爱尔兰十三日游记(上)

卢良贵

<h3>  2019年5月14日至26日,我与老伴到英国和爱尔兰旅游了十三天,长了不了见识,渡过了一段开心快乐的时光。现将一路所见所闻集录,既留着纪念又与众親友们分享。</h3><h3> 英国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玉国的简称,位于欧洲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島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还拥有十四个海外领地,总人口6600多万。下图就是英国本土地图。</h3> <h3>  英国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国力迅速壮大。18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统治的领土跨越七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最大的殖民帝国,其殖民地面积是本土的111倍,遍布东西半球,米字国旗挿遍全球,英国的殖民主义者自豪地说太阳永远照耀着大英帝国的国旗,英国是日不落帝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均取得胜利,但国力严重受损。20世纪下半叶大英帝国解体,世界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不过,英国仍然是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国民享有极高的生话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h3> <h3>  这是我们这次旅行的路线,由伦敦入境,顺时针方向把英国和爱尔兰转了一圈,再从伦敦离境。2018年曾评选出英国十大魅力城市,这次我们转了五个(伦敦、爱丁堡、约克、牛津、剑桥),还车观了格拉斯哥,剩下曼彻斯特、利物浦、巴斯、布莱顿留待下次吧!</h3> <h1><i>  【第1天】 5月14日 多云</i></h1> <h3>  早上从贵阳乘坐CA4440航斑7:50起飞,9:10到达成都。转乘CA423航斑直飞伦敦,飞机14:35起飞,于伦敦时间18:55(北京时间15日1:55,两地时差7小时)降落。</h3><h3> 飞机起飞后向北偏西方向飞越岷山、洮河、兰州、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后进入蒙古,再向西偏北方向飞越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瑞典、丹麦、德国、荷兰后到达英国,共计飞越十个国家。飞行高度11000多米,飞行距离9020千米,飞行时间11小时另20分钟。</h3> <h3>  飞机即将降落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h3> <h3>  这是我们领队兼导游王天娇,一个活泼伶俐、博闻多才、端庄美丽的西安妹子。别看年龄不大,本事可不小呢!一个人既作领队,帶团出行,到了英国又兼作导游,给我们讲解景点的特色、历史及文化。英语很娴熟,中文功底也很棒!一路上对我们照顾有加,很贴心!暖心!此行如此开心,全团人员如此和谐,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又好又年青的‘家长’,使我们团友和睦相处了十三天,快乐了十三天!在此要深深地感谢小王!!!给小王大大的赞!!!祝福小王永葆青春!永远快乐!幸福吉祥!</h3> <h3>  这是我们团的司机。是个诙谐幽默的英国人,驾驶技术娴熟,保证了我们全程安全旅游。富有语言天赋,很快就学会几句四川话。一到目的地,就用川味普通语招呼:‘到了!到了!下车!下车!’,逗得大家其乐融融。我们都很喜欢他!感谢他!你看我老伴正给他点赞呃!</h3> <h3>  这是我们团的全家福。二十一名团员(十五名成都的,六名贵阳的),加上领队小王共二十二人,一个虽然短暂但和睦的家庭。</h3> <h1><i>  【第 2天】 5月15日 晴</i></h1> <h3>  上午参观温莎古堡。</h3><h3> 温莎古堡位于伦敦近郊,距伦敦约40公里。是英国王室温莎王朝的家族城堡,也是现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最大城堡。与伦敦的百金汉宫、爱丁堡的荷里路德宫一样,都是英国君主的行政官邸。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每年有相当多的时间在这里渡过。</h3><h3> 古堡始建于1070年,迄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作为宫廷活动场所也有900多年历史。古堡地势东高西低,以圆塔为界分东西两大部分。东面的‘上区’为王室生活区,包括卧室、歺厅、画室、舞厅、觐见厅、客厅、滑铁卢厅、圣乔治堂等。收藏了众多皇家名画及珠宝,可惜不许拍照。</h3> <h3>  古堡远晀。</h3> <h3> 这是古堡的外墙。</h3> <h3>  古堡入口。</h3> <h3>  在古堡上区与下区之间的一个小山丘上,建有一座圆塔,是古堡的标誌性建筑。塔顶有一旗杆,女王在时便悬掛王室旗,不在时便悬掛英国国旗—米字旗。</h3> <h3>  这是上区入口。</h3> <h3>  这是滑铁卢厅(网上下载的图片),又称晏会厅,是为庆贺滑铁卢战役胜利而建的,墙壁上掛有滑铁卢战役将领的画像和图画。历史上,莎士比亚曾应伊丽莎白一世的邀请来到古堡,写出了"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的剧本,该剧首演就是在滑铁卢厅举行的。</h3> <h3>  看!王室卫队来啦!</h3> <h3>  古堡的西部是"下区",有一座著名的教堂——圣乔治教堂,始建于1475年,是一座哥特式建筑,英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均发生于此。18世纪以来,英国历代君主死亡后都埋葬于此。</h3> <h3>  这就是圣乔治教堂。</h3> <h3>  教堂大厅。</h3> <h3>  1936年,英王爱德华八世在此向曾两度离婚的美国平民辛普森夫人求婚,为了爱情毅然放弃王位,由一国之君降为温莎公爵,出走英伦三島,直到1972年其灵柩才重返温莎。这段不爱江山爱美人的风流逸事,不但使古堡名声更加远扬,更为温莎平添了几分缠绵浪漫的气氛。</h3> <h3>  在古堡外中歺后前往古香古色,充满诗情画意的英格兰乡间——科兹沃尔德。参观号称特兹沃尔德的"威尼斯‘’的水上伯尔顿小镇。</h3> <h3>  这是沿途的田园风光。</h3> <h3>  伯尔顿小镇有一条小河穿镇而过,两岸建筑大多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古香古色。众多酒吧中来自英国和世界各地的骚客们在此优闲自在,几杯小酒下肚便对着小河发呆!日子倒也好过!</h3> <h3>  这是百老汇塔,建于1798年,是科兹沃尔德地区的第二高点(海拔312米)。</h3> <h1><i>  【第3天】 5月16日 晴</i></h1> <h3>  上午参观古老的牛津大学城。</h3><h3> 牛津以世界一流的学府和遍布全城的古迹,吸引着莘莘学子和众多游客。公元912年,它已成为英格兰的一个要地,泰晤士河和柴威尔河在此会合,当时河水不深,用牛拉车即可渉水而过,故得名牛津。</h3><h3> 牛津大学建校时间已不可考,早在1096年就有人在牛津讲学。 1167年英格兰国王与法兰西国王发生争吵,英王一气之下将在巴黎大学就读的学生召回,安置在牛津的一座王室宫殿内学习,这便成为牛津大学的初始。而今牛津大学是世界上现存第二古老的大学,培养出八个国家的12位国王(荷兰、挪威、约旦、泰国等),6位英国国王,6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个国家的53位总统、首相(克林顿、撒切尔、希思、布莱尔、卡梅论、日本德仁天皇、甘地、昂山素季等)。</h3><h3> 牛津大学由38个学院以联邦制的形式组成。</h3><h3> 在牛津,城市和大学融为一体,街道从校园穿过,大学没有校门和围墙,也没有招牌,高高的石墙上爬满老藤,淡淡的绿叶中绽放着艳艳的花朵。分属不同历史年代、不同流派的建筑彼此交错,在牛津散步就像荡漾在历史之中,使人觉得时光倒流。</h3> <h3>  这是牛津大学的校徽。盾形的校徽中有三颗王冠,上二下一,昭示大学教育的高贵和荣耀。中间是一本展开的书,书页上用拉丁文书写"主照亮我‘’几个字,从中可以看出牛津建校后宗教对学校的影响。</h3> <h3>  这是圣玛丽学院。</h3> <h3>  这是卡法斯塔,位于牛津市中心,塔的外墙有一座精致的钟,每15分钟就会出现机械小人跳舞报时。</h3> <h3>  这是一座哥特式塔形纪念碑,叫殉道者纪念碑。建于1841年,是为缅怀克伦莫、拉提莫、理查德三位主教而建。因天主教与新教的搏杀及皇权的争夺,他们在1555—1556年间在此被吊起活活烧死。</h3> <h3>  以下几图是基督教会学院。该院是牛津大学规模最大最壮观的学院,建于1525年,其引以为傲的是在近200年内,产生了16位英国首相。</h3> <h3>  此图中右下图是汤姆塔,由此可进入汤姆方庭。左下图是从汤姆塔门洞中看到的学院教堂尖顶。上图中的建筑是学院的歺厅,曾作为电影《哈利.波持》的霍格沃兹学校和飯堂的拍摄地,是游客们趋之若鹜的地方。</h3> <h3>  老伴听说是《哈利.波特》的拍摄地,赶紧拍照留念!</h3> <h3>  这座圆形的建筑就是牛津大学图书舘,是英国最古老的图书馆,于1602年开放,藏书600多万册,虽然藏书没有大英图书館多,但历史比大英图书館早150年。钱钟书在牛津留学时常到这里读书。这座图书舘还有一件很牛的事:根据1611年英国书业公所的决定,英国任何一家出版社出版图书都免费向牛津和剑桥图书館各赠送一册,至今如此。</h3> <h3>  图书馆旁的万灵学院。万灵字院是牛津大学唯一不招收本科生的学院,每年只面向牛津大学的优秀本科毕业生组织入学考试,因此,成为万灵学院的研究生在英国是一件十分困难而又无比荣耀的事。</h3> <h3>  图书馆对面的圣母马利亚大教堂。</h3> <h3>  图书馆附近还有座旱桥,因形似意大利威尼斯的叹息桥被称为牛津大学叹息桥,是牛津的一个著名景点。它跨越街道连接赫特福德学院南北两部分,是世界知名叹息桥中唯一桥下没水的桥,和威尼斯叹息桥形似而寓意不同,桥南是校区,桥北是学生宿舍,考试完后学生们拿到试卷返回宿舍,若对成绩不满经过叹息桥时总不免叹息一番。你如果是此校学子,经过此桥时是叹息还是欢喜呢?</h3> <h3>  这是谢尔登剧院,建于17世纪,以古罗马剧场为兰本,环绕剧场外的围栏石柱上是历代罗马皇帝雕像。但这里并不是专门用来演剧的地方,是牛津大学举办新生入学及为毕业生颁授学位等传统仪式的场所。</h3> <h3>  从正面看谢尔登剧院是圆形建筑,从侧面看是前圆后方的建筑。</h3> <h3>  谢尔登剧院的街对面便是鼎鼎有名的布莱克韦尔书店,该店门面不大,但一入内顿感壮观。这是全世界最大最负盛名的学术书店。创建于1879年,地上共三层,特别之处是地下一层,延伸到三一学院的花园底下,面积900多平方米,以三一学院院长的名字诺林顿命名为‘’诺林顿空间"二十多万册图书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说他气势恢宏绝不为过!只有親自进入这间书店才能体会到它的浓浓的文化氛围!</h3> <h3>  布莱克韦尔书店的旁边不远便是三一学院,游客不能入内,只能在铁门处拍张照片了。</h3> <h3>  由于时间有限,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牛津,受牛津文化的熏彿,觉得自己似乎刚从牛津叹息桥上走过,痛感自已这一生书读得太少,想到牛津读书只有等来世了!正如唐代书法大师颜真卿所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h3> <h3>  在牛津匆匆用过午歺,便赶往莎士比亚的家乡——斯坦福德。</h3><h3>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他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斯坦福德,1613年莎翁从伦敦返回家乡,于1616年4月23日自己的生日那天辞别人世,终年52岁整。他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代表作主要有《奥赛罗》、《哈姆雷特》、《麦克白》、《威力斯商人》、《罗宻欧与朱丽叶》、《第十二夜》等。他的作品被多种文字翻译,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他的戏本被表演的次数远远超出其他戏剧家。</h3> <h3>  这是莎翁家乡埃文河畔的莎翁纪念碑。</h3> <h3>  纪念碑四周有四座雕像,是他剧本中的四个人物:</h3><h3> 左上图是《哈姆雷持》中的哈姆雷特。</h3><h3> 左下图是《亨利五世》中的皇太子。</h3><h3> 右上图是《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h3><h3> 右下图是《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h3> <h3>  埃文河畔风景如画,鲜花盛开,人与天鹅、野鸭、乌鴉等动物和谐相处,人们在此优闲自在,十分愜意!</h3> <h3>  这就是莎翁出生、居住的老房子。</h3> <h3>  这是莎翁旧居街头的一个雕像,不知是不是他戏中的人物。</h3> <h3>  当晚住在切斯特,正赶上日落,赶快在停车场抓拍了张日落照。</h3> <h1><i> 【第5天】 5月18日 阴</i></h1> <h3>  早歺后乘车赶往霍利黑德码头,乘轮渡穿越爱尔兰海,于下午4 点到达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爱尔兰是欧盟成员国,与英国用英镑不同,使用欧元。两国边境基本不设防,有英国签证便可出入爱尔兰,无须另办签证。</h3><h3> 爱尔兰共和国简称爱尔兰,西临大西洋,东靠爱尔兰海与英国隔海相望,是北美通往欧洲的通道,环境十分良好,有"翡翠島国‘’之称,全国绿树成荫,草地遍布,又有"绿島‘’和"绿宝石‘’之称。</h3><h3> 爱尔兰从1169年开始遭英格兰入侵,1541年起英王成为爱尔兰国王,1916年都柏林爆发反英起义,1921年双方签订《英爱条约》,英被迫允许爱南部26郡成立爱尔兰自由邦,爱北部6郡仍属英国,成为现在的北爱尔兰,1937年爱尔兰宣布成立共和国并独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内,1948年12月21日脱离了英联邦成为永久中立国,1949年4月18日英国承认爱尔兰独立。</h3> <h3>  在都柏林我们先游览了凤凰公园。这个公园原是爱尔兰总督奥蒙德公爵于1663年修建的鹿苑,占地1760亩,是欧洲最大的公园和皇家鹿苑。该园景色怡人,绿草如茵,爱尔兰总统府和美国大使館坐落其中。</h3> <h3>  这是凤凰公园内的标志性建筑,阿瑟.韦尔斯利纪念碑,高205英尺,是欧洲最高的纪念碑。这位爱尔兰出身的将军当年率领英军在滑铁卢打败拿破仑,被授予"威灵顿公爵‘’头衔。纪念碑上刻有1815年滑铁卢大战的浮雕。</h3> <h3>  这就是爱尔兰总统府。</h3> <h3> 这是爱尔兰吉尼斯黑啤酒厂,吉尼斯啤酒是世界第一犬黑啤酒品牌。吉尼斯世界纪录源于该厂,1954年该厂出版了首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此后《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每年都会修订充实,出一个新版本,成为用37种语言文字,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累计销量逾1亿册的世界最畅销的版权图书之一。</h3> <h3>  隨后参观都柏林市梅林广场。广场中间是公园,三面环绕着乔治风格的红砖房屋,爱尔兰参众两院、政府大厦、自然史博物馆、国家美术舘座落其间。</h3> <h3>  这是广场公园内的奥斯卡.王尔德(爱尔兰著名诗人)纪念碑及碑对侧的男、女人雕像。两座雕像的底座上刻有王尔德语彔:</h3><h3> 生活中有两个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h3><h3> 只有两种人最具有吸引力,一种是无所不知的人,一种是一无所知的人。</h3><h3> 任何地方,只要你爱它,它就是你的世界。</h3> <h3>  这是公园内的战争纪念碑,碑内有长明灯。</h3> <h3>  这是公园内的殉国者雕像。</h3> <h3>  以下二幅图是广场周围各家各户的门的集锦。门漆成五颜六色,真是五花八门。为什么会这样呢?据说十八世纪爱尔兰有两位作家摩尔和哥瑞德,两人是邻居,原来两家的门都是白色的,两人又都酷爱喝酒,为了防止醉酒后的哥瑞德入错家门,摩尔便把自家的白门涂成醒目的绿色,而哥瑞德为了提醒喝多了的摩尔,把家门涂成红色。此后其他人家也各自将家门涂上不同的颜色,形成了一道独持的风景线,人们称之为:‘’都柏林之门"。</h3> <h3>  这是位于都柏林市中心的一座不锈钢针状纪念碑,叫光明纪念碑,于2003年建成。其底座直径3米,顶部直径只有15厘米,高121.2米,如定海神针般直入云霄,整座建筑充满现代感,已成为都柏林的新地标。</h3> <h1><i>  【第6天】 5月19日 阴</i></h1> <h3>  早歺后参观都柏林市郊的宝尔势格庄园。宝尔势格庄园是一座皇家庄园,建造于18世纪20年代,由100个工人历经12年建造完成,占地14000英亩,其景色开阔怡人,精心设计的雕塑、花园、梯田、水池闻名于世。</h3> <h3>  这是庄园大门,门前有一大块地毯样的草地。</h3> <h3>  这是庄园中轴线上的梯地、草坪、喷水池。</h3> <h3>  这是胜利女神雕像。</h3> <h3>  这是园内的碉楼,登顶可晀望园内风景。</h3> <h3>  园内奇花异木繁多!</h3> <h3>  这是日式花园,能在欧洲看到日本风格的园林!少见!</h3> <h3>  离开庄园我们便驱车前往莫赫悬岩。都柏林位于爱尔兰东面,莫赫悬岩位于爱尔兰西边大西洋畔,两地相隔近300公里。下午三点过到达莫赫悬岩。</h3><h3> 莫赫悬岩是爱尔兰著名的风景旅游景点,它由地壳变动和大西洋的惊涛骇浪冲击而成,最高处离海平面200多米,是欧洲最高的海岸悬岩,是欧洲的天涯海角,以奇、险称著于世,每年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很多情侣在此许下海誓山盟。险峻笔直的悬岩断层鳞次栉比,仿佛一部巨书。黑色的锯齿状悬岩沿着克莱尔郡海岸延绵八公里,伸入浩瀚无际的大西洋。在大西洋的波涛声中,站在离海面200多米高的峭壁顶上,犹如站在一个史前巨人的肩上,迎着强劲刚烈的大西洋海风,令人不得不感叹天公造物的尉为壮观!</h3><h3> 由于其独特的景色,很多影视作品都把这作为外景拍摄地。如"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瑞安的女儿"、"麦金托什男人"、"公主新娘"等,很多影迷和追星族纷纷来此打卡。</h3> <h3>  看!是否很壮观!</h3> <h3>  悬岩腹中还有个山洞,成为良好的海鸟栖息地,每年有3万多只海鸟未此繁衍后代。</h3> <h3>  悬岩上还长着许多珍稀植物,不知名的小花在大西洋的狂风骇浪中顽强地绽放!</h3> <h3>  当晚入住戈尔韦的酒店,这是酒店附近的一个教堂。天色已晚,教堂已经关门,只能外观。</h3> <h1><i>  【第6天】 5月19日 阴</i></h1><h3><i> </i></h3> <h3>  早歺后离开戈尔韦前往北爱尔兰的首府贝尔法斯特,又从爱尔兰島的西海岸回到东海岸,路程比昨天还要多50多公里,直到下午1点才到达贝尔法斯特。</h3><h3> 首先参观政治壁画与和平墙,这是贝尔法斯特的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1969年到1998年的30年里,当地的新教徒与天主教徒发生激烈冲突。为了隔离两派教徒减少冲突,在贝尔法斯特城西修建了一道隔离墻,并将此墙称为和平墻。此墙建成后,一些教徒便在墙上涂写乱画,以宣泄仇恨,搏取同情。日积月累和平墙上竞留下了2000多幅壁画,成为贝尔法斯持一道独特的城市景观。如今的北爱尔兰人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将和平牆和壁画保留下来,纪念那段历史,期盼永世和平!</h3> <h3>  你看:墙顶还装有铁絲网!</h3> <h3>  这幅图是当时冲突的写真。</h3> <h3>  连地下通道里也画满了壁画。</h3> <h3>  我在和平墻上找到一位中国游客的留言:"祝 世界和平 中国‘’。</h3> <h3>  隨后参观【泰坦尼克号博物馆】</h3><h3> 泰坦尼克号是贝尔法斯特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建造的,是史上最大最豪华的客轮。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的处女航从南安普顿前往纽约,4月14日晩11:40撞上冰山,15曰凌晨2:20沉没,有705人获救,1502人遇难,成为轰动全球的海难事件。为了纪念这一惨痛的历史事件,缅怀海难死者,在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的旧址上修建了泰坦尼克号博物馆,于2012年3月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时落成开放。该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重现了泰坦尼克号从设计、制造、下水、啓航、航行的情景,记彔了失事后营救过程中许多感人的事迹。</h3><h3> 而今,泰坦尼克号博物馆以其独特而优美的造形成为贝尔法斯特市的新地标,也成为到贝市旅游的必到景点。在2016年世界旅游大奨评选中获得‘’世界最佳旅游景点"大奖。</h3> <h3>  博物馆的正靣呈三叶结构,好像一组风帆已经展开正迎风啓航。</h3> <h3>  这是侧面。</h3> <h3>  在博物馆前广场上,竖立着一块用建造泰坦尼克号船体的钢板作成的‘’泰坦尼克"标识,仔细看钢板被搂空的地方正是‘’TITANIC"这几个英文字母。你参观时看到这个标识了吗?</h3> <h3>  这个雕像应该是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女主角露絲吧!</h3> <h3>  贝尔法斯特市政厅位于贝尔法斯特市中心的登戈尔广场,兴建于1898年,1906年落成。中间的主圆顶高173米、直径53米,四周建有塔楼,花园中有维多利亚女王雕像,东侧有泰坦尼克号遇难者纪念碑及泰坦尼克号制造商埃德沃德.哈兰德爵士的雕像。</h3> <h3>  这就是泰坦尼克号遇难者纪念碑。</h3> <h3>  这是市政厅内部。</h3> <h3>  上集完。明日游览巨人之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