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一首《赏牡丹》,赋于牡丹国色天香的美誉,千古传唱!一段武皇则天与牡丹的古老传说,引发古今多少赏花人对洛阳牡丹的神往!</h1><h1> 上世纪1985年下半年间,在浙江杭州煤炭工业学校学习的我,曾在西子湖畔牡丹亭见到过大片种植的牡丹,由于季节原因沒能看到牡丹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色。闲暇时间也曾多次栽培过牡丹,苦于栽培技术欠佳,是只见牡丹苗不见牡丹花,故心中久存有一定要去洛阳看牡丹的念想!</h1><h1> 4月10日,网友传来第三十七届中国牡丹花节在洛阳开幕的消息,此刻的我们正准备从大连前往烟台,然后经青岛返回湖北荆州,当即我们决定改变行程,从青岛去洛阳看牡丹,以了却多年的夙愿。</h1><h3></h3> <h1> 青岛北至兰州西的G184次高铁于4日14日下午14.09分到达洛阳龙门站,随即我们乘坐出租车沿龙门大道前往下榻的酒店。</h1><h1> 洛阳龙门大道北起洛河洛阳桥,与洛阳老城区(定鼎南路)相连接,自北向南横贯洛阳洛龙新区,南至高铁洛阳龙门站与238省道相连,可直达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我们预约的如家酒店位于龙门大道(太康东路)第一大街附近,处于洛阳龙门站、中国国花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方便。 </h1><h1> 下图为网络截图,蓝色定位点为酒店所在位置,洛阳博物馆前面的绿色区域为隋唐城遗址植物园。<br></h1><h3><br></h3> <h1> 受网络上"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广告语的洗脑,为不虚此行,一放下行李我们就乘出租车直奔洛阳古城区而去。</h1><h1> 丽景门在洛阳西关,是洛阳老城的西大门,号称中原第一门,也是洛阳古城的象征。下图为我们实地拍摄的丽景门及古城内的一些景观。</h1><h3><br></h3><h3></h3> <h1> 下图为来自网络媒体拍摄的丽景门景观,照片中古代都城的庄严布局和辉煌气势,让人感触到千年帝都古文化的浓重气息。但实地景况给我的感觉是古城商业气味太浓,市场和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状况欠佳,真有点让人大跌眼镜。</h1> <h1> 洛邑古城位于洛阳老城区东面,是洛阳市政府正在开发中的一个旅游景区。由丽景门经西大街往东、转南大街向南、转吕氏街往东、经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纪念馆(北门)步行即可到达,亦可乘车经九都东路到达。</h1><h1> 下图为位于九都东路洛邑古城正门内的"洛邑古城"坊。</h1><h3></h3> <h1> 洛邑古城全部建成后将是古都洛阳旅游文化的浓缩,它集游玩、吃喝、住宿和购物于一体,是一个穿越时空、踏巡访古、休闲娱乐的好地方。</h1><h1> 下图为洛邑古城内已建成开放的部分景观和三十七届中国牡丹文化节、第二届河洛文化大集活动的宣传广告牌。</h1><h3></h3> <h1> 下图为洛邑古城内的文峰塔。</h1><h1> 文峰塔最早建于北宋时期,后几经波折、多次损毁重建,现在的文峰塔是清代重建的。</h1><h3></h3> <h1>洛邑古城内的仿古建筑。</h1><h3></h3> <h1> 暮色渐至,园内游人也逐渐增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活动也相继拉开帷幕,各种地方特色小吃的味道弥漫在园内夜空中,此刻正当游园时!为不影响第二天观赏牡丹的主体活动,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洛邑古城返回了酒店。下图为牡丹节和河洛文化大集的宣传标语</h1><h3></h3> <h1> 4月15日一大早,我们在酒店附近的特色小吃店吃完早餐,然后乘车前往赏花第一站、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约10分钟的路程就到达目的地。</h1><h1>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位于洛阳洛龙区王城大道(东),聂泰路以西,南临古城路,北接隋唐城北路,北邻洛阳博物馆和洛阳广播电视台。隋唐城遗址植物园面积很大,是集科研、科普、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园内建有梅园、外来植物园、牡丹园、木兰琼花园、岩石园、盆景园等17个专类园区。千姿牡丹园共种植九大色系、1258个品种、30万余株牡丹,是目前国内牡丹品种最多的牡丹园之一,国家4A级景点。</h1><h1> 下图为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南大门内广场。</h1> <h1>千姿牡丹园入口</h1><h3></h3> <h1> 千姿牡丹园内道路两侧盛开的牡丹花。</h1><h3></h3> <h1>成片种植的牡丹</h1><h3></h3> <h1>置身于牡丹花海中的老伴</h1><h3></h3> <h1> 牡丹一向是富贵吉祥、繁荣幸福的象征,它的花色泽艳丽,婀娜多姿,富丽堂皇,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因其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h1><h3></h3> <h1>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中心广场,由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洛阳牡丹甲天下"碑刻。</h1><h3></h3> <h1>海黄</h1> <h1>胡红</h1> <h1>景美、花美,心情美!</h1> <h1>首案红</h1> <h1> 70D单反相机拍摄,是不是已具有专门水平了?</h1> <h1>大胡红</h1><h3></h3> <h1>赏花,赏心悦目!</h1> <h1> 据我观察,去洛阳赏牡丹花的时间应该在清明节后5天左右即4月10日前后为最佳,图片中可以看到,有些牡丹花在开始凋谢,如遇风雨天则欣赏效果可能会更差。</h1><h3></h3> <h1> 牡丹花与景点有机结合,赏花同时赏景,给人以美的享受。</h1><h3></h3> <h1> 去洛阳赏牡丹,建议不要在法定假期(含周末)去,因为门票价格要比周一到周五的门票价格翻番还多。</h1> <h1>迎日红</h1><h3></h3> <h1>在牡丹园写生的人</h1><h3></h3> <h1>海黄</h1><h3></h3> <h1> 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内的"野趣水景园"湖边,一位巴基斯坦游客主动要求为我们拍摄的照片。</h1><h3></h3> <h1>拍摄于野趣水景园湖边的桥上</h1><h3></h3> <h1>野趣水景园一角</h1><h3></h3> <h1> 游览完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后,我们随即乘车来到了与之相聚不远的中国国花园(西入口)。</h1><h1> 中国国花园位于洛河南岸的隋唐古城遗址上,东起洛阳桥,西至牡丹桥,南临洛宜路,北至洛浦公园南堤,是目前国内最大牡丹专类观赏园,国家4A级景点。全园分为六大景区,种植有九大色系、1000多个品种、50万株牡丹。下图为位于牡丹桥附近的中国国花园西入口。</h1><h3></h3> <h1> 中国国花园西入口广场,背景为孔雀与牡丹雕塑组合。</h1><h3></h3> <h1>中国国花园西入口园内广场</h1><h3></h3> <h1>胜葛巾</h1> <h1>岛大臣</h1><h3></h3> <h1>明星</h1><h3></h3> <h1> 遮阳棚下的牡丹花,可以避风雨和延长其观赏期,但观赏效果打折扣。</h1><h3></h3> <h1>"二乔亭"前</h1><h3></h3> <h1>洛阳红</h1><h3></h3> <h1>红辉狮子</h1><h3></h3> <h1>黑海撒金</h1><h3></h3> <h1>海黄</h1> <h1>白雪塔</h1><h3></h3> <h1>赵粉</h1><h3></h3> <h1>遮阳棚里的映日红</h1> <h1> 中国国花园内的“欧阳修亭"和牡丹花王</h1><h3></h3> <h1>花王</h1><h3></h3> <h1>位于龙门大道的中国国花园正门。</h1><h3></h3> <h1> 古都洛阳的牡丹花园众多,比较著名的有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中国国花园等8家。植物园的牡丹品种多,牡丹种植与景点的组合有特色,观赏性比较强,但绝大部分牡丹在盛花期间处于露天状态,便于观赏拍照但不禁风雨的吹打。国花园的牡丹分品种集中种植且规模大,给游客以视觉上的震撼,且大部分都安装了防护棚,可延长观赏期但不利于游客拍摄。据出租车司机介绍,邙山的牡丹也很有看点,都是本土历史上的优良品种。俗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有朋友问我洛阳归来还看花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花还是要看的,至于赏牡丹嘛,则可遇而不苛求了。</h1><h1> 千年古都洛阳的旅游景点也很多,比如白马寺、龙门石窟,还有洛阳周边的少林寺、邙山等,因为这次外出时间巳半个月的原因,只能留给下一个行程了。</h1><h1> 尽管我们此次只接触到洛阳城的N分之一,更谈不上对洛阳有什么了解,但洛龙新区留给我的印象很深、也很好,比如出租车司机的服务态度好、收费规范等,洛阳的消费水平相比那些海滨城市有天壤之别。</h1><h1> 再见了洛阳!再见了千年古都!</h1><h1> 当天下午,我们从洛阳龙门站乘高铁经郑州、汉口返回了荆州,回到了家,结束了半个月的暮春之旅。</h1><h1> </h1><h3></h3> <h1>所有图片均由70D、华为P20拍摄</h1><h1><br></h1><h1><br></h1><h1> 2019年6月15日定稿于湖北松滋</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