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的端午节

方田

<h3>  又是一年端午节,看着铺天盖地飞舞的粽子,记起母亲那年说:“明天我们包粽子吃”。</h3><h3> 那是七六年,我们跟随父亲部队换防到诸暨过的第一个端午节的前一天,这天正好是母亲的生日,我见脸盆里浸泡着一片片碧绿的长叶片很是好奇,忍不住问母亲:妈,这个是干什么用的?母亲神秘的说:“别动,明天我们包粽子吃”,说来也许没人会相信,在此之前我还从未吃过粽子。</h3><h3> 第二天,我眼巴巴急切盼望着放学回家可以吃上母亲包的粽子,想像不出粽子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忍不住向同学打听起包粽子的事来。同学质疑地看着我问“你没吃过粽吗?”我答:“别说吃了,我连见都没见过”她疑惑地看着我,稍会儿,在纸上画了个类似三角形的东西告诉我:“粽子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但是,粽子是有四个角的……”于是她告诉了包粽子的全部步骤:浸米和粽叶,包好之后或蒸或煮等等。</h3> <h3>放学回家已经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一进门便闻到一阵阵清香,我净手后跑进厨房,帮着母亲端盘子拿碗,期待着想像中的粽子。一会儿母亲给我和父亲端来的却是说稀不稀的两碗米饭。虽说清香扑鼻却不是我等的东西,于是急切的问母亲:“妈,不是说今天吃粽子吗?”父亲笑着说:“这就是啊,不过要换个名称叫粽子饭”。母亲略带歉意的笑着说:“没包好,放进锅里一煮全散了。”父亲打圆场地说:“都一样,省得剥粽叶了”“……”我无语。吃饭时我语焉不详地转诉同学的包粽子方法,母亲细细的听着,突然间我觉得自己对母亲太苛求了,马上讨好地说:“妈,这样也挺好吃的,清香甘甜还方便。”许多年后,那晚“粽子饭”的丝丝甘甜还常常回味在心里。</h3> <p class="ql-block">  母亲,十五岁参军,出过国,打过仗,立过功。是首长和战友们眼中的“陈小鬼”。转业后随军,在部队大院里勤简持家,常常去连队帮助战士们缝补浆洗,农忙时还去周边农村、农场,帮助贫下中农抢收抢种,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从小我们就脖子上挂着钥匙,听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学会了做饭,洗衣、扫地、擦桌、拖地板等家务,学会了替父母分忧。那时候部队北方人多,蒸馒头,做面条,确实也没有看见谁家会包粽子。</p> <h3>  之后的一天晚饭,母亲却出乎我们意料的端上了一大盘粽子,开心地介绍有红枣粽,白米粽,绿豆粽,还有肉粽……</h3><h3> 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吃粽子,至今甘甜在心。</h3><h3> 母亲就是这样,常常会出乎预料代给我们惊喜,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着幸福快乐,并成为刻在我们生命中美好的回忆。</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