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泰宁游(八)——邵武县和平古镇(禾坪古镇) 老柯游记

<h3>离泰宁40公里,有个历史文化名镇—禾坪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我们一行三人包了个出租车,接送加等待。请了导游,否则有些地方不开门,迷宫似的古镇也难以顺利参观。</h3><h3><br></h3> <h3>东门谯楼,建于1588年,以防范山贼土匪。风雨谯楼,见证了古镇数百年烟雨往事。</h3> <h3>和平古称“禾坪”,意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禾苗旺盛。汉代已有村落,鼎盛于唐宋,明清建城堡,面积达0.43平方公里。</h3> <h3>现存古民居三百余栋,徽派建筑,堪称古建筑的活化石。</h3> <h3>福建第一街</h3><h3>唐代,和平主街已是闽北商户集散中心之一。街长660米,宽6-8米,青石中间铺,鹅卵石两边嵌,历经千年,故称“福建第一街”。</h3> <h3>这个方格是庆贺中榜的标志。</h3> <h3>和平书院</h3><h3>始建于唐天成元年,沿用到1968年,长达千余年,是闽北最早的宗族学校。从这里走出2名宰相 ,6位尚书,137名进士。</h3> <h3>课堂</h3> <h3>原来的大门,据说上面的匾额是朱熹朱子写的。</h3> <h3>里宽外窄的窗户</h3> <h3>黄氏大夫第</h3> <h3>过去的水井。</h3> <h3>严格按等级修建宅邸,不能逾矩。</h3> <h3>但是可以表示对未来充满抱负的愿望,比如这儿的蝙蝠,福。</h3> <h3>这里曾是县丞署。俗称分县衙门。</h3> <h3>注意前面的两个坑,这是罪人罚站的地方,久而久之就形成坑了。</h3> <h3>李氏大夫第</h3><h3>清末建筑</h3> <h3>“大夫第”题字文革时被抠掉。</h3> <h3>走在老屋窄巷中,似乎回到那遥远的年代。</h3> <h3>每每看到这些府邸老宅,就想到我爷爷柯逢时,晚清重臣,官居一品,为国为民也曾尽职尽责,殚精竭虑。如今在湖北金牛柯家塆的老家已破烂不堪,只剩残砖碎瓦;武昌的府邸被日本鬼子当司令部,又被美国飞机轰炸 ,遗迹全无。如果保留至今,亦堪称文物古迹了。</h3> <h3>记录下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h3> <h3>恩魁,房主人在清乾隆元年中恩科第一。住在老屋里的人是主人的后代还是分来的住户?</h3> <h3>现代和过去的交融和冲撞。</h3> <h3>现在居民的住宅楼。</h3> <h3>黄氏大夫第成了旅游中心。</h3> <h3>这儿还有一座宝塔,名聚奎塔,为一代忠烈、时任邵武知县袁崇焕所题。而且是袁崇焕唯一的题词。</h3> <h3>和平古镇确实是一片和平景象。</h3><h3><br></h3> <h3>告诉您,音乐伴奏“中国风”,是我16岁的外孙张雨舟的作品,是他作曲又演奏的,好听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