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柏坡——红色游记(一)

媪妪童心

<h1><b> 永遇乐•西柏坡感忆</b></h1><p class="ql-block"><b> 媼妪童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革命圣地,苍松翠柏英烈魂祭。溯源冀中,镌刻着斧头镰刀红旗。斜阳草树,寻常院落,曾是伟人住地。辽淮平,三大战役,领袖筹幄挥檄。</b></p><p class="ql-block"><b> 北平赶考,决胜晨曦,赢得山河六亿。七十沧桑,初心难忘,使命终牢记。可堪回首,今日柏坡,稠引墨客畅笔。谁曾想:东方大国,命定这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西柏坡 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曾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全中国,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是与瑞金、井冈山、遵义、延安齐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b></h1><h1><b> 景区内含: 中共中央旧址 、 西柏坡纪念碑、西柏坡陈列馆、五人铜像、西柏坡石刻园</b></h1><p class="ql-block"><br></p> <h1><b>这是走进西柏坡的第一个醒目标志:</b></h1><h1><b> * 英烈群雕</b></h1> <h1><b>这是树立在景区门口的大幅标牌:</b></h1><h1><b><font color="#ed2308"> "革命圣地西柏坡"</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 "西柏坡村欢迎您"</font></b></h1><h3></h3> <h1><b>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b></h1><h1><b>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定为“全国社会主义模范教育示范基地”</b></h1><h3><br></h3> <h1><b>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旧址</b></h1><h1><b> 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即: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1949年3月5日-13日在西柏坡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委员34人。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确定了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b></h1><h3><b><br></b></h3> <h1><b>  一间80多平方米的陕北窑洞风格土房,构成了七届二中全会和质朴会场。没有录音也没有扩音设备,与会的中央负责人和来自前线的同志们,坐在高低不同的木椅上听取毛泽东同志的报告。</b></h1><h1><b> 在这里,毛泽东同志提出并号召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此,“两个务必”精神浸润了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b></h1> <h1><b>  *周恩来同志旧居</b></h1> <h1><b>  *刘少奇同志旧居</b></h1> <h1><b>  *任弼时同志旧居</b></h1> <h1><b>  *中共中央机要室旧址</b></h1> <h1><b>  *中央档案室旧址</b></h1> <h1><b>*防空洞。</b></h1><h1><b> 防空洞全长二百三十二米,共四个洞口。分别在毛泽东旧居、刘少奇旧居后边,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东边,朱德旧居对面。</b></h1><h1><b> 毛泽东旧居后面山上有个报警钟,敌机来时便敲钟发出警报,敌机走后,发出解除警报的信号。</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五人铜像长青园</b></h1><p class="ql-block"><b>五人铜像从左至右依次为: </b></p><p class="ql-block"><b>周恩来 朱德 毛泽东 刘少奇 <span class="ql-cursor"></span>任弼时</b></p> <h1><b>*西柏坡纪念馆</b></h1><h1><b> 西柏坡纪念馆前身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b></h1><h1><b> 1955年,河北省联合当地政府建立了西柏坡纪念馆筹备处。1958年,因修建(岗南)水库、革命遗址搬迁。1978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旧址和纪念馆同时开放。2008年5月 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1年9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1949年3月23日,春寒料峭。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党中央领导动身前往北京。“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临行前毛泽东主席的一句感叹,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赶考”精神数十年的坚守和求索。</b></h1><h1><b> 雄关漫道真如铁,历史证明了“赶考”精神得自民心,需要驰而不息的主动作为来保持精神不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b></h1> <h1><b>  *西柏坡丰碑林</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登临俯瞰,联篇思绪…大国之起,走从这里,丰碑镌史立!</b></h1><p class="ql-block"><br></p> <h1><b><font color="#ed2308">  </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西柏坡文物保护碑记</font></b></h1> <h1><b>*西柏坡石刻园,即领袖风范雕塑园</b></h1> <h1><b>  *毛主席教农民插稲秧</b></h1> <h1><b>  *刘少奇与老农攀谈</b></h1> <h1><b>  *周恩来、邓颖超与孩子</b></h1> <h1><b>  *西柏坡远景自拍</b></h1> <h3>图//媼妪童心(手机自拍)</h3><h3>文//部分来自网络</h3><h3>制作//媼妪童心</h3> <h3> 注: 此次去西柏坡,恰遇“毛泽东旧居”维修,未曾拍到,留下缺憾,望各位读者谅解!</h3>